欢迎来到图者知识网!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0则

小学 时间:2023-05-16

【www.tuzhexing.com--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一):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必修课之一。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教育理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潜力,透过给学生创设一种动态、开放、主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获取信息时代所需的各种知识和潜力。我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既是开展教育教学系列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贯彻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使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有章可循,并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同时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好处

  1.使学生结合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取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潜力、实践潜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2.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为依托,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升教科研潜力;以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带动学校办学特色项目,完善校本课程体系。[由www.fzsjob.com整理]

  3.透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促使学校在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管理等方面不断提升,带动学校教科研和师资队伍建设,并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4.以学校现阶段的办学思路和发展总体规划为指导,透过不断总结、提炼,构成具有本校特色和校本课程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料目标

  1.以“体验”为主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

  针对现时段我校学生实际,我们提出透过活动体验,获得丰富的经验和参与实践的用心体验,即为人之道、为事之道。这是实施以“体验”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体目标,具体是引导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实现下列目标。

  第一,学会认知。透过经历文本资料的搜集、调查、访问、实验等方法实践,学会自主获取知识的潜力,并从活动中总结经验,逐步养成方法论意识和良好的思维品质。关注自我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发展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潜力,发展问题意识和创新品质。

  第二,学会做事。透过对各种复杂的活动情景的体验,学会合理地应对各种具体的、现实的冲突和问题,妥善地解决实践中的各种问题,逐步学会在现实情景中,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潜力,借助必要的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实践潜力。

  第三,学会交往。综合实践活动一般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展开,指导教师应引导初中生在活动中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学生自己应总结在活动过程中处理人际关系的得失,学会表达、交流与合作。

  第四,学做完人。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获得如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心灵启迪。构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学会对自然负责、对社会负责、对自我负责的职责感,关注自我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方式。

  2.以信息技术为主体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性学习的活动

  学校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总目标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状况,透过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和社会,对学习和生活,对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潜力、实践潜力以及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2.1透过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用心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2了解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一些常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潜力、交往协作潜力、观察分析潜力、动手实践潜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潜力和创新潜力。

  2.3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论证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用心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4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用心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构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职责感。

  2.5透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一支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需求的具有一专多能的教师队伍。

  2.6构建学校新型的课程体系。透过努力,逐步构成具有时代特点、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校本教材体系。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每学年开学初至9月底)

  1.1成立组织机构,制订《黎里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规范落实各项管理制度;

  1.2建立校园网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网页;

  1.3落实柳亚子纪念馆、黎里敬老院、社区活动中心三个综合实践活动基地;

  1.4准备好综合实践活动管理的各种表册。

  2.组织实施阶段(第一学期10月~第二学期5月)

  2.1以教务处、德育处、班团队组织为主体逐步实施以“体验”为主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

  2.2以教务处、教研组为主体逐步实施以信息技术为主体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性学习的活动。

  2.3以综合实践活动组织机构为主体,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动态管理和调控;

  2.4组织综合实践活动工作交流和阶段成果总结;

  2.5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参观学习和培训活动;

  2.6及时收集有关数据,积累资料和活动经验。

  3.总结阶段(第二学期6月)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3篇活动方案

  举行综合实践活动会课评比及成果展示活动,进行总结交流活动,编印案例、学生子课题设计方案、学生心得,评选综合实践活动优秀小组;完成有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工作,确定下阶段综合实践活动思路。

  四、探索有本校特色与校本课程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措施

  1.根据学校现有条件,合理安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时间。其中,初一年级每周安排2课时信息技术课,初二安排1课时,在完成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状况,调配使用信息技术学科,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重点体验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各学科的学习研究中去;初一年级每周单独安排1课时劳技课,初二、初三每周在校本课程课中安排0.5课时,主要学习中国结的编织、折纸等技能,配以布艺、陶艺、雕刻等制作,学生人人动手参与,不断提高发展;活动课安排与公益活动、社会服务、劳动课相结合,由学校德育处、班团队组织根据德育工作安排,从小事出发,以低起点为要求让学生体验为主体的公益活动、社会服务活动,每月安排1次;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思想框架内,有分有合安排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由学校德育处、教务处、班团队组织、思想品德老师负责,明确活动主题,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安排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2.团结协作,分块到位,职责明确。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是“探索与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在这基础上分块到各处室,并各负其责。

  2.1组织保障:由教务处、德育处、教科室、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组成综合实践活动管理小组,指导并督促每个教师、每个班级学生,用心参与并完成活动任务。从下学期起,在初一年级各学科组先挑选一名教师开出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以利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

  2.2资源保障:学校建立综合实践活动素材信息库,并经常性地、有意识地补充资料,以确保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所需的信息来源,定期开放综合实践成果展览室和信息中心资料室及实验室。校电视台及时报道综合实践活动的热点、亮点课题,以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用心性。

  2.3安全保障: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原则上由学生自行组织,独立研究,针对学生身边、学校周边的有关事项进行调查研究,部分课题组如需要利用节假日外出活动的,务必征得各自家长同意,并尽可能由家长陪同进行,由家长负责监护,以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2.4后勤保障:总务处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带给后勤保障。

  五、组织管理

  1.健全组织领导。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校长室负责对课程的开展进行统一的协调;教务处负责培训、教师的工作、课程的组织与落实;信息中心负责信息技术教育;德育处负责开辟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工作,落实好活动基地。

  2.加强过程管理。加强研究、分工合作。期初,由校长室负责制定学校;教务处负责各年级组、信息组和科技教师认真制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以及本学期的主题活动方案,在此基础上,各年级组应加强平时的研讨,每周开展群众备课,相互了解状况、分析状况、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构思对策,并及时记录每一次的活动状况,由教务处负责平时的监督调控,定期召开工作例会,交流做法,解决问题,提高实效,并及时反馈给校长室。

  附:黎里中学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XXX

  六、教学评价

  坚持以“活动促发展”为指导思想,要求其教学评价也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主要是构成性评价、过程评价。

  1.教师评价

  1.1每个教师都有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方案策划课和指导学生课题研究的义务,这作为教师职评、评先、评优的必要条件之一。

  1.1.1从下一学期开始,学校在每个班(初一、初二年级)定期开设“活动”指导课、方案策划课,同学科教师观摩学习,观摩课等同于校级公开课,教务处将记录备案。学校将举办综合实践活动课开放周,对开放周的指导课、方案策划课按市级公开课计分(有外校教师参加观摩、学习)。

  1.1.2每学年学校将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览,开展一次活动成果评比,并在每个年级中评选出一、二、三等奖,编印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文集,从中选出成果突出课题参加上一级相关单位评比。对指导学生综合实践课题获奖的,第一指导教师在评先、评优和职评中以同级论文获奖计分,第二指导教师减半计分;对指导多个学生课题获奖的教师,可累计得分。学校每学年将在每个年级中取3~5名分值较高教师给予表扬、奖励。

  1.2每个学科组都安排一位教师负责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工作,时间为两年,在初二学年末写出结题报告,对研究成果,学校组织人员从中分选一、二档次,按校一、二等奖计入年度考核分值。

  2.学生评价:

  2.1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全员参与,对每个学生完成状况进行检查、登记,作为初中阶段学生学习任务之一,纳入学生成绩考核范围。

  2.2以“重过程、轻结果”为评价原则,鼓励学生用心参与,对学生课题研究的每个环节,进行激励性评价,遵循发展性原则,对有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展示的课题小组及时给予表扬、奖励。

  2.3综合实践活动成果作为学生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必要条件之一。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二):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策划方案

  活动主题:保护家乡的环境活动意图:

  透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身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引起他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认识垃圾的危害与我们日常生活环境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环境保护的重大好处,使学生懂得自己是社会中的一员,要自觉保护家乡的环境,争做环保小特使。

  活动目的:

  1、让学生调查周围及附近一些污染存在问题,认识环保的重要性。

  2、利用假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开展废物回收活动,对周围村民进行环保知识宣传。

  3、丰富科技制作活动,探索科技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勤动手、勤动脑的习惯和潜力。:

  4、透过小制作活动,促进学生用心参与科技活动的兴趣,增强学生环保科技意识。

  5、了解环境污染对人的危害,了解学校及家乡还存在的环境问题。

  6、透过实践解决一些环境问题或提出解决办法。

  7、培养学生观察、调查、发明等综合实践潜力。

  8、以“爱我家乡呵护绿色”为重点组织学生学习有关环保知识,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环保方面的资料,激发学生树立环保意识。针对学生状况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活动形式:

  组建假日小队、撰写分发宣传单、废物回收、废物小制作、书写张贴倡议书、设计广告标语、写心得体会、设计手抄报等。

  活动时间:

  2014年3月—5月

  活动准备:

  1、自愿组合。

  活动主题确定后,让学生们自愿组成小组。在建组过程中,有的学生可能成了“抢手明星”,有的则成了“无人要的弃儿”,有的刚过了半天就改变主意重新组合。这是学生交往合作过程中正常现象,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合作交往教育的一个良好时机。要抓住这一教育时机,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教育,和学生们分析,为什么有的学生很受欢迎,大家都愿意和他合作交往;为什么有的学生不受欢迎,大家不愿和他交往合作;怎样做才能受别人欢迎;在和别人交往合作中有哪些技巧等。透过老师的引导,一个个研究小组组成了。

  2、设计名片。

  研究小组组成后,学生们为了联系方便,互相抄录电话号码和家庭地址,由自己设计个人名片,发展到设计小组名片,讨论给自己的小组提个名字、设计口号。

  3信息收集。

  学校征求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意见,透过发动、宣传,使教师和家长都愿意做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导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双休日在家庭导师的指导下开展调查研究,首先围绕主题收集资料。同学能够去图书馆、新华书店等处寻找。能够透过书报、上网查阅,能够拍成照片。各个小组还能够在小区内实地观察,在公园、广场等地方对群众进行了采访和宣传。

  活动过程:

  一、提出实践课题。

  (话题导入,如在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垃圾废物带来的困扰,谈一谈对垃圾明白多少,如何处理这些废物的方法等等,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1、了解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课外欣赏《地球风光》。参观我们的学校、家乡、祖国最新变化的图片。了解我市绿化美化、空气质量等环境状况,有条件的可写一份合理利用当地资源的考察报告,办环保方面的小报。

  2、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认识垃圾对人类的危害性。(1)(2)

  3、根据讲座的资料,因势利导。

  二、展示实物作品,激发探索兴趣。

  出示饮料瓶制作的坦克模型、毛线长颈鹿、泡花木屋等等。“同学们,这些物手工艺品漂亮吗?想不想来露一手?”

  三、成立假日小队。

  1、给假日小队取名字。

  2、设计假日小队的队旗和口号。

  四、小组分工,各司其职。

  1、宣传小组:组长

  2、废物回收小组:组长

  3、寻找污染源小组:组长

  五、制定活动资料:

  活动周历活动地点活动资料活动效果备注1教室1、学习保护环境的好处和重要性。

  2、提出实践课题1阶梯教室1、组建假日小队。2、设计假日小队的队旗、口号及小组分工,各司其职。3、撰写宣传单2苍霞街道1、寻找污染源2、废物回收

  3、分发宣传单1教室废物小制作2同德社区1、废物分类回收2、分发宣传单3、拓宽视野、获取信息1教室废品工艺制作“秀”、小制作大拼盘1教室1、各小组汇报状况2、写倡议书、设计广告标语3、写心得体会1各小区、教室1、分发倡议书、张贴广告标语2、设计手抄报1教室总结、汇报。评选“环保小卫士”“制作小能手”“最佳设计奖”。六、拓宽视野,获取信息。

  1、透过观看录像,到图书馆、书店、网上等多媒体查找收集资料,做好笔记。

  2、指导查找的范围可包括一些垃圾的处理与环境保护,垃圾的污染与环境,垃圾处理中的科学…

  七、拓宽创新,鼓励求异。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利用可利用资源,设计出有个性的手工艺品。

  八、体验成功的成果。

  展示新风采活动,邀请各中队参观小制作作品。

  九、开展讨论,发出倡议。

  1、让学生围绕自己的亲身体验,各抒已见。

  2、有没有不该成为垃圾的垃圾。

  3、如果有一天不进行垃圾的收集和处理,我们将会怎样?

  4、撰写宣传单。向全校师生甚至向全社会发出倡议——保护环境,从身边小事做起!但是保护环境单靠我们还不行,就应呼吁全社会的人们共同关心环境工作,做一名环保之人。

  十、评选“小卫士、小能手”活动。

  1、交流心得体会。

  2、评选环保“小卫士”、“制作小能手”、“最佳设计奖”(手抄报)

  3、颁发奖章。

  4、本学期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三):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开设的一门实践性课程,是基础课程改革中的一颗明珠,璀璨夺目。它给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在实践操作中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然而现实中,小学生的年龄小、知识面狭窄、抽象思维潜力差等生理和心理特点都决定了,在这一课程实施中要统筹设计,周密计划。

  二、课程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了具有严密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强调以学生的各种经验、社会实践和社会需要的问题为核心,以主题(课题或项目)的形式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从而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潜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潜力。注重学生实践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改变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授受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强调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的亲历和体验。基于以上理论结合我校的生本理念,确立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

  (一)知识目标

  利用各种活动的开展,丰富学生社会知识,提高学生的生活潜力;在劳动技术中学会花卉的种植与管理,制作折纸花卉、小动物。在研究性学习中,了解研究资料知识,学会制作活动方案、多种研究方法、策划各种展示活动。在湿地文化节中,孩子们走进大自然、了解湿地、观察湿地、保护湿地;在学生课堂中,学习各类课外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方案设计更强调学生亲身体验学习的过程,在实践情景中运用并掌握各种实践的方法,使学生获得用心的体验和丰富经验。在各活动载体中,发展学生的多方潜力。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力、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潜力。综合发展学生实践潜力,提高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潜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要养成合作、分享、用心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学生构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以及三者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自我的职责感。

  三、年段分目标

  四、课程资料

  五、课程实施

  (一)课程实施保障

  1、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学校校长为组长,教务处、级部长共同参与的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各年级各阶段活动策划负责人,落实相关的职责任务。

  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组长:胡顺利副组长:张兰英李雪梅三到六年级的级部主任组员:三到六年级的综合实践任课教师和班主任。

  2、课时设置

  根据学校特点,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时安排采用固定课时每周2课时。根据需要可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的办法。

  3、师资力量

  我校个性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我区率先实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专职化,将年轻、求知欲、上进心强的三名教师来担任综合实践老师。三名教师,在区内优质课评选中都获得一等奖,两名获得市一、二等奖。其中他们的研究成果在省市创新大赛中纷纷获奖

  (二)课程实施措施

  1、准备阶段

  (1)成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织学习专项理论。

  (2)召开教师会议,透过学校综合实践方案。

  (3)以年级为单位,选取子课题资料,撰写年级活动计划。

  (4)对教师进行案例撰写和实践操作等方面的培训。

  (5)分析学情,确立主题,设计教案。

  2、实施阶段

  (1)制定学校实施计划。

  (2)分年级组按计划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记录活动过程,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档案,收集记录学生体验、反应。

  (3)定期召开综合实践老师碰头会,对活动进行交流、探讨,对案例进行反思和评价。

  (4)开展学生评价指导、探索并制定具有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评价指导体系。

  3、成果展示阶段

  (1)积累资料,创造性地编写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2)举行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

  (3)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进行反思和总结,以进一步提高质量,完善机制,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六、课程评价

  1、评价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用心性。评价应以主体性、过程性、构成性和发展性评价为主,它应根据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成果和表现状况,对其优点、学习态度和进步状况进行多样性地评价。坚持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表现进行评定、鉴赏。

  2、对学生的评价

  采用:成果汇报式、作品评价式、展示与交流式。

  3、对教师的评价

  侧重于对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组织、规划、管理、指导并方面的潜力和实效。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四):

  为全面贯彻落实课程,大力推进我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规范化、常态化,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意见》、《浙江省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指导纲要(试行)》、《浙江省义务教育段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推荐(试行)》及《温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意见》(温教中〔20XX〕33号)等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以建设具有鲜明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潜力和社会职责感及良好个性品质为目标,以构成形式多样、资料丰富、资源充足、学段衔接的课程体系和培养专、兼职相结合的具有专业素养的课程教师队伍为重点,规范课程实施与管理,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项要求的全面落实。

  二、实施好处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设置、地方管理、学校开发的课程领域,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其资料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重大改革,是促进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有利于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密切教育教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改善学校教育的课程结构;有利于鼓励教师创造性地实施课程,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有利于扩展德育的空间和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利于学校开展特色办学,深化课程文化的内涵。

  三、课程目标

  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习中获得用心体验和丰富经验,构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体验并初步学会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具有问题意识,发展良好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构成强烈的社会职责感,养成合作、分享、用心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课时安排

  根据浙教基〔20XX〕120号精神调整后的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规定:3―6年级每周3课时,7―8年级每周2课时,9年级每周1课时。上述课时均不含信息技术课程,其中各年级的劳动与技术每周均为1课时。所有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科教学均不得挤占综合实践活动课时。

  各校在安排课时时,在确保落实综合实践活动学期总课时并不超过周总课时数、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的前提下,能够随活动需要采取灵活的弹性课时,可集中几天或一周时间搞一项主题活动。全市各类学校每年级每学期至少要设计和指导3个以上的主题活动,每个主题活动不少于3课时。推荐周四或周五安排2节,以充分利用双休日开展活动,周一或周二安排1课时,用于交流、小结或提出下一阶段的活动要求等。

  五、活动资料

  在我省课程设置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领域是研究性学习活动、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也包括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游戏节等)、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科技教育、“绿色证书教育”等活动资料。

  各校可按照亲近与探索自然(人与自然)、体验与融入社会(人与社会)、认识与完善自我(人与自我)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和组织,以主题活动形式开展,具体如:

  (一)文化艺术类主题:如各地的传统文化、家乡风情、家乡名人、运动会标志设计、板报设计、我心中的居室、剪纸艺术、插花艺术欣赏等。

  (二)社会生活类主题:如饮食与健康、乐清方言、本地特产、零花钱压岁钱的去向、学做小记者(节目主持人等)、我心中的明星偶像、贫困学生失学问题、关注外来人口等。

  (三)科学技术类主题:如环境污染及其保护、校园环境调查、垃圾问题、城市与绿化、身边的科学等。

  (四)科技制作发明类主题:如模型制作、发明创作、插花艺术设计、雕刻工艺、电脑设计、纸工、泥工等加工工艺等。

  (五)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如敬老服务、法制宣传、环保卫生、领养绿地、科普活动、军训、社会生产劳动、郊游、参观等。

  各校组织的校班(班团、班队)活动课贴合主题的,可视作综合实践活动课时。

  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可整合学校课程与地方课程进行(3-8年级地方课程《人自然社会》和《话说温州》2本教材,每周1节,各校可根据实际每学期单独教授一种,也能够交错隔周教授一种,但不能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替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六、组织实施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认真落实课程计划,保证国家课程计划的严肃性,是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基本要求。校长作为课程实施的第一职责人,务必提高认识,率先学习,努力实践,使自己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行家。

  (二)建立队伍,完善网络

  1.学校要鼓励教师任教或转岗任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队伍。省、市示范学校力争从本学期起,至少配备1名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其他规模较大的学校(18个教学班以上)从下学期起至少要配备一名专职指导教师,规模不大的学校(18个教学班以下)要配备多名兼职指导教师;要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年级负责人、班级负责人,建立“班级固定、年级协作、学校协调”的教师使用机制,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各个环节都落到实处。

  2.在市教研室教研员指导下,各学区要建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有条件的学校要设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选取组织潜力、职责心、综合素质强的专兼职教师担任组长,配合教导(务)处制定全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组织、指导、参与实施及开展教研活动,从而初步构成市、学区、学校三级教研网络。各级教研机构要定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讨活动,并使之常态化。

  3.市教研室和教师进修学校要分层次、分批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师资队伍培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修班,促进教师观念转变,提高教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潜力。

  (三)整合资源,用心开发

  全市各校要优化组合学校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研究和分析地方、社区的背景和条件,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课程资源,体现课程资源的地方性特色。同时,要关注教师、学生和社会相关人员的人力资源,重视与现代信息技术相伴随的信息资源。要注重整合班团队活动、学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学生心理健康活动、环境教育、禁毒教育等资料,同时充分利用当地博物馆、科技馆、德育基地、科技示范基地等校外活动场所,构成良性互动机制。

  (四)周密组织,认真实施

  1.各校要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校长务必亲自担任组长,同时指定一位校级领导分管、负责课程的规划、组织和落实工作,做好相关部门的协调。要从社区学校资源、师资条件、场地设备和经费等实际状况出发,开齐、开足、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

  2.教导(务)处和教研室要制定全校“综合实践活动总体方案”、“学期课程实施计划”和教师个人工作业绩考核细则,指导和审核各年级的综合实践,及时做好全校,做好每个活动主题资料的收集、整理、存档等相关工作,为以后的教学教研积累素材。

  3.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教师职责制。根据学校学期课程实施计划,确定每位教师每学期应承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任务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要制定活动周历表,以“周”为单位落实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料,及时监督、检查课程实施与计划执行状况,做到专时专用。

  4.各校在日常公用经费中要确定必须比例用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开发、师资培训、活动开展等。

  5.加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力度,市教育局争取在2015年至少建成2个具有必须规模、能满足当地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综合实践基地。

  七、过程管理

  科学地组织和有效地管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的保证。

  (一)组织形式力求灵活多样。

  小组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组织形式,各校可根据实际状况采取小组活动与个人活动、群众活动有机结合的办法,灵活运用,相互配合。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要求做好活动日记,及时记录活动基本状况。

  (二)教师指导务必细致到位。

  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指导教师务必制定学生活动主题的具体指导方案,编写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包括背景分析、活动目标、活动准备、课时安排、活动过程、场所要求、人员分工、安全措施、活动评价等环节),预设活动展开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困难及其解决方案,并认真指导学生制订计划、实施计划,透过参观访问、实地考察、资料查阅、实验观察、设计制作、志愿者服务等方式进行实践与探究,获取丰富的信息和资料。

  (三)实施过程务必安全合理

  各校务必逐步加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数量、活动小组、活动结果、教师工作、课程资源与教学资料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和过程管理,科学合理地计算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工作量。要增强安全防患意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潜力。各校要制定综合实践活动安全制度和预案,加强与学生家庭、社会相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保证师生开展各项外出活动的安全。

  八、评价奖励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开设的一门实践性课程,是基础课程改革中的一颗明珠,璀璨夺目。它给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在实践操作中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然而现实中,小学生的年龄小、知识面狭窄、抽象思维潜力差等生理和心理特点都决定了,在这一课程实施中要统筹设计,周密计划。

  二、课程目标

  学校要根据整体性、多元化、过程性等原则,运用成长记录袋、活动过程的观察、学生自我反思、师生协商式民主评议、成果展示等多种评价方法,对每一位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作出相应的阶段性评价。在学生评价活动中,教师应注重收集和分析学生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和数据;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善要点,提出改善计划;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过程与结果、个人与小组、评价周期与时空、多元主体评价的必要性与实效性的关系。

  学校要建立专兼职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评价制度,并将其纳入教师的年度考核。对教师的评价,应侧重于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组织、规划、设计、指导、管理、工作态度等方面的潜力、实效的评价。根据温教中〔20XX〕33号精神,常年担任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并取得必须成效的专职教师,其任职时间可按二分之一计入班主任工作年限。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应纳入教师课时总量。任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满三年且成绩优秀的教师,申报高级职称时予以优先推荐。教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质量,应作为教师教学业务考核、晋级、职称评定、评选先进的依据之一。

  市教育局要建立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体系,把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作为教学常规管理年度检查的一项重要资料,从组织领导、课时安排、师资安排、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校本教研实施、管理制度、具体保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考核结果将与学校评先评优及校长年度绩效工资等直接挂钩。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不贴合要求且整改不力的,予以全市通报批评;申报建立各类市级先进学校的,其参评资格予以一票否决;属于省、市示范学校的,警告且整改不力达两次及以上者报请上级有关部门取消示范学校称号。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五):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策划方案

  一、主题名称:我与蔬菜交朋友

  二、主要线索和涉及领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料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性教育四大领域。其中研究性学习的主题资料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这三条线索。我校本学期四年级的研究性主题为“我与蔬菜交朋友”,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要走进社区调查采访,透过各种形式了解让学生学会制订小组活动方案,设计开题报告。学会透过各种途径查资料。学会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锻炼自己的活动潜力。透过活动养成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勤于动手的习惯。学会与他人一齐合作学习,能够透过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养成在活动中正确表达自己的意见,并认真听取他人意见的潜力习惯。学会在活动中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在整个活动中,集教育性、科学性、知识性和时代性于一体,融观察、实践、学习于一炉,真正到达各个领域的统一。

  三、主题设定依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发要依据现有资源,而且要和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在知识、潜力方面得到锻炼,为学生的健康、健全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我校的现有资源和我校学生的实际状况,我们开发了“我与蔬菜交朋友”活动课程,其目的就是让学生透过活动了解蔬菜、认识蔬菜在日常饮食中的重要作用,纠正学生厌食、偏食的不良习惯,构成正确的饮食观念,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使学生透过活动,学习知识,掌握潜力,使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得到培养和发展。

  四、学生状况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越来越丰富,满街的烧烤小吃,肯德基、麦当劳芳香四溢,吸引了许多的小学生。餐桌上的蔬菜与之相比,不及其香、不及其脆。因此许多小朋友都有不爱吃蔬菜、偏食的习惯。透过“我和蔬菜交朋友”这一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了解蔬菜的种类;透过咨询查阅、收集资料,了解蔬菜的营养,逐步培养学生养成爱吃蔬菜、用蔬菜创造生活的好习惯。

  五、主要潜力培养目标设定:散文阅读:

  1.知识与潜力:认识市场上的各种蔬菜,蔬菜有哪些营养。学会利用多种途径收集资料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透过组织主题班会,使学生掌握简单的的活动设计方式,并能对设计方案进行初步的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透过对蔬菜的认识与探究,使学生了解蔬菜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初步树立科学食用蔬菜的意识,体会“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的道理。并在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与人交往与合作的潜力。

  六、活动形式:

  1、组织形式:

  采用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班级活动相结合的方式。

  2、实践形式:

  收集资料和信息。研究、设计。小组合作和交流,规划表达和反思。

  七、活动时间安排:

  1、活动准备阶段:第八周。

  2、活动方案实施阶段:第九周、第十周。

  3、活动评价、总结阶段:第十一周。

  八、活动过程:

  (一)本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对象是四年级学生,共分为四个阶段进行:1.活动准备阶段;2.自主探究、分组合作阶段;3、资料汇总、整理阶段;4、汇报、倡议、评价阶段。每一个阶段都紧承上一个阶段的实践成果,为了使研究有序、有效地进行,我们对学生的研究过程作了一些跟踪指导。

  第一阶段

  1、确定主题,制定活动方案

  2、确定研究专题,自主选取伙伴

  3、制订活动方案,明确研究方法

  具体做法是:

  全班48个同学就自觉地分成4大组,并推选出组长。我针对学生的个人兴趣特点,于是,分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将提出的问题进行合并并归类,提炼出调查研究课题

  (活动准备是开展活动成功的前提,它包括筹划、分组、制定方案等,本环节由学生自主分组,更能激发学生的活动用心性和主动探究的热情。)

  学生透过自评和互评,评出说最具合作精神。

  第二阶段:活动方案实施阶段

  1、深入社会生活,搜集相关信息

  2、交流调查状况,整理资料

  3、确定汇报形式,创作展示作品

  (去电脑房查找的同学上网,为了有效利用起网络,使之成为同学们简便、快捷地资料查询方式,活动前我们对同学们进行了基本培训:1.用搜索站点击出关键词的方法查找相关资料;2.对获取资料进行复制、整理和打印)

  学生透过此阶段活动学会利用网络和图书馆等可利用资源收集查阅资料。透过自评、互评、教师评、评选谁最能利用有效资源查阅相关资料。

  第三阶段:资料汇总、整理

  “我和蔬菜交朋友”成果汇报展示会

  1、分享成果、互动评价

  各小组透过各自不同的形式,交流活动体验,互为评价

  第1小组:蔬菜的种类、习性探秘汇报

  第2小组:蔬菜营养价值汇报

  第3小组:蔬菜的烹饪搭配方法汇报

  第4小组:蔬菜的烹饪技巧汇报

  各个小组的调查研究结束后,孩子们精心准备的资料纷纷上报。有打印的文字资料,有手笔和复印的图画资料,有工整誊抄的数据资料等等。然而,许多文字资料涉猎过广,大都没有经过分类整理,应对一大堆的第一手资料同学们可能会茫然所措了。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们将照片资料和文字资料按资料的不同进行分类。透过自评互评教师评,评选优胜小组。

  第四阶段:倡议、体验、评价

  1、整合展示材料,举办成果展览

  让学生对自己的活动成果进行整理,举办一个成果展览,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我实现的愉悦。

  2、总结

  各小组透过开展研究活动,在指导老师的帮忙下,他们各自完成汇报作品。为了分享各小组的活动成果利用活动课,组织他们进行成果交流。

  在各小组利用课余紧张准备汇报的同时,老师给他们出主意、提意见。我想,群众汇报是一个信息交融的良好环境。汇报的同学从精心准备到展示,大大得到了提高其实践潜力和心理满足感

  (二)成果预设:

  这一节实践课和以往的主题活动一样,要经历前期准备、过程指导、汇报评价三个环节的组织和学习。学生在活动中,其知识潜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将有了必须的收获。

  1、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资料

  为了获取与蔬菜有关的材料,同学们往返与图书室,到网上搜寻,到市场搜集。活动给了孩子们自由吸收养分的广阔空间,把学生从校内引向了校外,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2、社会活动潜力得到增强

  生活是学生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基础,学生在市场观察、做菜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给予的快乐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有指导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网络搜索小队,系列活动的资料如:蔬菜、水果如何合理搭配才最有营养;时入秋季带给有利身体健康的水果、蔬菜;在研究结束之后,大家会感到以后必须要多吃蔬菜、吃多种蔬菜。同时为了中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们就应呼吁全校的小学生都来吃蔬菜。

  终极评价:

  评价资料差异评价(a、b、c)

  自评小组评家长评师评(综评)

  参与状况活动过程活动效果参与热情

  交流合作收集整理资料

  研究汇报形式

  观察视点

  探究潜力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六):

  一、指导思想:

  1、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发展特长,全面提高。

  2、重塑校园文化,提升校本特色,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教学方式,推进基础教育改革进程。

  3、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活动,更好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综合实践的潜力,带领学生走入更广阔的社会活动空间,丰富学生的知识和情感等方面的体验。本学期,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以实践为核心,以校本教材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推进课程改革。

  二、总体目标:

  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构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用心态度。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潜力。

  3、培养学生的乐于合作的情感和善于合作的技能。

  4、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职责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5、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潜力。

  7、了解祖国,了解家乡,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具体措施:

  (一)、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加强理论在实际中的作用。

  1、利用开学初时间,群众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领会新课改理念。

  2、群众讨论各年级主题设定的可行性,制定主题研究方案。

  3、随时根据活动的开展状况更改活动计划、提出活动过程中问题,群众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4、任课教师及时认真地记好教学反思,不断累积教学经验,用心撰写教学论文,共同交流,使全体受益。

  (二)、加大组内教研力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1、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

  2、用心参加校外的教研活动,及时地将最新的教学理念上传下达,做到有继承、有突破、有创新。

  (三)、以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开展实践探究活动,初步构成我校研究特色。

  1、活动以问题和项目为中心,结合学生特点、学校特点、地域特色,将多学科知识整合,将个人与社会整合。

  2、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使每一名的学生的用心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并能够充分认识自身的价值,在活动中使每一名学生都有收获,体验成功的喜悦,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提高搜集、整理、运用信息的潜力;在活动开展中锻炼学生的与人交往的潜力、社会实践的潜力、抗受挫折的潜力;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潜力。

  四、过程开展

  1、明确活动主题: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实际,学期初选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2个主题。

  2、制定活动计划、方案:根据活动主题,认真制定好计划,对于每次活动都要制定详实活动方案,明确目的、资料、方法、步骤、注意事项及预期成果等,做到活动前心中有数。

  3、组织活动:教师要根据计划和方案,同学生一齐亲历实践并给予学生及时恰当指导以解决实际困难,并注意生成性专题以完善活动内涵。

  4、总结反思:帮忙学生及时活动总结,积累经验弥补不足,提出推荐,展示成果,发展潜力。

  五、实施保障

  1、教师要进行专业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业务水平,为课程的成功实施奠定基础。

  2、及时制定各级各类实施计划和方案,做到有的放矢。

  3、强调合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就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课程,因而学科之间的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他不仅仅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更是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前提,因而本学期我们对此项工作尤为重视,并将之列之工作的重中之重。

  4、资源保障:开放校图书馆、实验室、微机室等作为活动基地,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的科学性。

  5、加强管理:落实课程实施职责制,强化过程管理,确保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做到每一次活动全程万无一失,不出事故。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七):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以本地区的自然、历史、人文为研究背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实验为基础,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加强学科有效整合和教师文化沟通,帮忙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潜力,更新教师与学生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构成区域办学特色而不懈努力。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区域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学科整合,学生实践,发展学生的创新潜力、实践潜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具体目标: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结合学科课程的学习,有效进行学科知识的整合与沟通,教育和引导学生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走进自然、主动实践,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初步构成自觉保护和合理开发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潜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见识和行为辨析潜力,初步养成服务社会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构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用心的、科学的人生观。

  4、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问题的潜力。

  三、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按照《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试验稿)》的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3-6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每周平均3课时。依据《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指导》的精神,结合我校教学的实际,综合实践活动全校自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固定1课时,根据需要每周可加2课时的“1+2”课时设置。

  四、具体工作及措施

  (一)师资建设

  由于我校师资力量薄弱,由班主任老师兼任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

  1、加强教师培训

  教师培训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关键,学校要十分重视透过各种形式开展教师培训工作。透过培训促进教师教育观念转变同时,要鼓励、支持教师去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规律,提高开发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潜力。

  2、注意开发利用多种教育资源

  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包括校内资源、社区资源和学生家庭中的教育资源),落实课程计划的要求。要用心创造条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空间。

  学校还要注意发展校外指导教师队伍,构建起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人才资源库。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过程中要用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反对透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

  1、评价理念

  a、整体观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整体观要求在评价中把课程、教学和评价进行统整,使它们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贯穿到活动进行中去。

  b、多元化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肯定学生与世界交往的多元方式。

  c、过程性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要重视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对学生进行评定的作业就应揭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而不仅仅仅是针对他们得出的结论。

  2、评价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式多种多样。在具体操作中,“档案袋评定”和“协商研讨式评定”等方法被认为是十分有效的评价方法。教师在运用这些方法时要注意用文字说明学生活动令人满意或需要改善的地方。

  总之,教师要鼓励每个学生建立自己的综合实践档案,以便使学生深入的了解和肯定自己的潜力,并能与其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体会及进步的喜悦

  五、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中心的综合实践领导小组,在教导处、教研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该活动具体由实践活动指导老师负责日常工作,各任课老师协同配合,确保活动正常有序地进行。

  六、活动安排

  1.9月:制订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组织教师学习《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和与综合实践活动相关的一些案例,激发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热情,召开家长会取得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支持。

  2.10月:指导学生确立研究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3.11月:进行阶段性成果展示。

  4.12月:四、五、六年级各推出一节研究课,大家谈体会。

  5.关于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研讨会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八):

  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继续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思想,实施素质教育,更好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综合实践的潜力,带领学生走入更广阔的社会活动空间,丰富学生的知识、情感等方面的体验。围绕“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让学生在活动学习”的教育理念,进行《我爱家乡》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建立一支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实施的研究》的课题研究为抓手,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

  二.主要措施:

  (一)教师指导要落到实处: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老师指导不能只偏重活动形式,忽略具体活动方法的指导;偏重活动过程与阶段,忽略活动的具体落实程度;偏重书面的方案完成,忽视过程性资料的积累;主题活动不能浮于表面,缺少深度。

  1.指导教师要制定学生活动主题的具体指导方案,编写活动设计,参考设计:主题来源、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

  2.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展开过程可能遇到哪些问题和困难应有预先的设想和解决方案。

  3.指导教师要明确具体任务:

  指导如何选取主题,到哪里去找问题怎样把问题变成研究课题指导制订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包括的资料,如要做什么怎样做做成什么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指导查阅文献资料,需要哪些资料能够从哪里找到这些资料如何整理资料指导学会社会调查,如确定调查的资料,确定调查的对象,设计调查问卷,发放调查问卷,整理调查数据,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等。指导学会整理和分析资料,对记录的目的,记录的原则,记录的方法进行辅导。指导选取成果表现形式,有文字类:课题研究论文;有实物类:模型,音像制品,多媒体制品,网页,广告;在选取成果表现形式的原则、方式方面给予指导。指导学生评价自己的表现和研究成果:能够写小论文、活动日记等。

  4.指导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科学评价。

  (二)管理落到实处

  1.细化管理制度

  (1)制订实施计划:全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计划;年段实施计划;班级实施计划。

  (2)成立年级研究组,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年级负责人、班级负责人。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各个环节都落到实处。

  (3)建立随堂听课制度,将该课程列入六认真检查和考核的项目。加强对该课程实施的随机检查,努力杜绝随意占用该课的状况发生。

  (4)提倡群众备课制度,但不提倡案例共享,每位老师应根据班内实际状况,独立设计特色性方案,积累规范的资料。

  (5)制定奖励制度:制定科学的考核奖励办法,教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质量,作为教师教学业务考核、晋级、职称评定、评选先进的依据之一。对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做出成绩的教师,给予表扬和奖励。

  2.细化研讨制度:

  (1)每学期学校都要开展一次校级综合实践活动观摩活动。面向全校开放,及时作好活动的总结、评价和记录。

  (2)年级组两周一次研讨构成制度,每学年每位老师在校内上一节研讨课。

  (3)注重规范的积累过程性资料,如:学生活动活动方案、活动日记、学生搜集的资料卡、学生调查表等。

  (4)细化学生评价:对学生的评价要注重构成性评价,让学生在课堂观察、开放作业、专题汇报、个案调查、实际操作等评价过程中互相评价,让家长、社会力量参与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九):

  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教会的精神,用心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有关目标,根据各级教育局教研室的工作要求,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习力度,结合本校的特色,加强学科间的整合,用心构建活动的评价体系。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力争让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我校的办学特色。

  二、时间安排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极具开放性,它需要打破传统的学校教学时间管理策略,因此本学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时的安排上,我们采用弹性课时制,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将每周3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当需要走出校门开展实地活动时,能够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与某学科打通使用,或者将几周的时间集中在一天使用。

  三、实施策略

  1、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每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都互相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学生会由本学科生成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捕捉信息的潜力,帮忙学生提炼加工使之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手中的教科书,并在教学中培养自己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素材的意识,使学科教学深入、彻底,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选取具有广泛性。如结合语文的教学可开展阅读实践,生活语文实践的教学活动,结合英语学科开展英语表演等活动,结合数学学科开展生活中的数学调查研究,结合科学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结合信息技术课开展如何收集资料的研究。各种研究采用室内与室外相结合、个体与群体相结合、小组与班级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开展带有学科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

  2、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大舞台。但是很多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熟视无睹,丰富多彩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平淡无奇的。这是因为他们对身边的小事往往习以为常,见怪不怪。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认识身边的小事,不仅仅会理解小事的教育好处,而且会提高思维的品质和研究习惯。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使命。1)赏识活动:即透过多种形式开展赏识活动课,能够帮忙学生学会正确赏识自己、赏识别人、赏识自我,帮忙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进而关注个人专长、潜力、树立自信心,赏识别人,让孩子发现别人长处,学会与别人合作,发展学生合作过程中的人际沟通潜力。2)学会关心:透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会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透过设计系列化的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体系。3)主题教育:透过每月一个主题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潜力,九月份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十月份是我为家乡喝彩,十一月份是争做规范生,十二月份是争做守法小公民。4)体验教育:让学生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潜力、增强社会职责感。如参加社区活动,我的第一桶金,实践小能手的评比等等。透过该学习领域,能够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

  实践潜力,使学生人格臻于完善。

  3、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

  此刻的学生不再是只会读书的机器了,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的焦点问题。对一些公众现象,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渴望被大人们认同,期望得到和大人们一样的成就。我们把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校园,指导他们采用具有个性化的方式展开深度探究,从而获得自己独创性的理解。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旨所在。如透过对自然界观察、参观、饲养、调查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珍爱生命,让学生从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中获得美的体验。

  4、与传统节日相结合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传统的泱泱大国,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精髓是学生学习的极佳资源,为了让学生记住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结合传统的节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由中秋节、重阳节引申开来的以敬老爱老为主题系列活动。结合学校的常规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秋游)进行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等。

  5、与学校工作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课程,虽然没有固定的教材,但并不是没有目标。而这些目标和要求往往也是学校德育工作要到达的。因此,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与学校德育、少先队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起来,互相借鉴、互相渗透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如结合国旗下的讲话资料、红领巾广播栏目,开展行为习惯系列、礼貌道德系列、时事热点系列、自主管理系列等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结合实际工作的需要能够邀请县内各界人士前来学校讲座,如缅怀先烈,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国情教育、消防教育等。

  五、第一学期月份安排

  九月份:

  1、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2、传统节日:教师节、中秋节

  十月份:

  1、学会关心活动

  2、传统节日:国庆节、重阳节

  十一月份:

  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开展综合性学习

  十二月份:

  1、争做合法小公民

  2、各班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整理(各类案例,论文及学生活动体验文章)

  3、修改校优秀案例集,论文集,学生习作集。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十):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四班共有39名同学,因为学生来源复杂,基础不一。所以虽然是高年级学生,他们已具备了必须的实践潜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在本学期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二、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四部分资料。

  总的指导思想:一是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为指导,用心探索课程改革新路,着眼于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培养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促进办学特色的构成。二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资料,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潜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透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潜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职责感;拓展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资料;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并主动参与社会、生活。为学知识、生活、技能的整合建立了操作平台,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带给了可能。

  三、活动目的要求

  1.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增强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潜力。

  (1)走进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

  (2)关心自然环境,自主探究自然问题,具有环保意识;

  (3)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增强环境保护潜力。

  2.主动用心地参与社会活动和社区服务,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潜力,并构成社会职责感和义务感。

  (1)走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2)关心社会现实,主动探究社会问题,用心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潜力;

  (3)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养成社会交往潜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潜力,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1)反省自我,增进自我认识,确立自信,树立人生理想,用心进取。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3)了解与认识现代生产和劳动技术,端正劳动态度,构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进行课题实验和课题研究等。在广泛的调查、采访和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丰富的各种知识,撰写实践性的记录和报告、论文等。

  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潜力,养成主动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潜力和创造精神。

  (1)学会自主提出问题、制定获得方案,并组织实施;

  (2)构成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潜力;

  (3)开展问题探究,体验探究过程,对感兴趣的自然问题、社会问题和自我问题进行深度探究;

  (4)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构成问题意识,发展探究潜力和创新精神。

  四、课程目标

  1.情感目标:透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用心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透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亲身体验实践,开阔视野,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潜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潜力、交往协作潜力、观察分析潜力、动手实践潜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潜力和创新潜力。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索,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践实证的方法。

  4.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用心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用心进取等的良好个性品质,构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职责感。

  五、实践途径和活动安排

  我们将在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三部分资料中筛选出一些有价值的实践活动以竞赛或专题汇报的形式展开,再综合生成出一些专题实践活动,其具体安排如下:

  研究性学习:尝试以研究性学习为重点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合作精神,培养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潜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本学期开展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甲型H1N1调查。

  活动侧重:留心周围的一切,善于观察与思考,从生活中产生问题,转化成课题,让学生自己动手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参加社会实践,解决问题

  社区服务:参加社区服务,定期为环保做力所能及的事,并能做好宣传工作,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活动侧重:绿色环保、慰问孤老、建立知识宣传、卫生清扫等志愿服务活动

  社会实践:近社会、学习知识、开阔眼界;为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提高学生独立生活潜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潜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本学期开展的社会调查活动是:《走近中秋》。

  活动侧重: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接触生活,了解祖国日新月异的计划,了解经济改革的状况,了解我们的国情状况。

  六、活动措施和注意事项

  1.课题的选取力求从本地资源入手,从培养学生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综合潜力进行全盘思考,要对提出的课题进行反复的论证,在开展活动课之前,要尽可能地激发。

  2.透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潜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职责感。

  3.用心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初步构成具有本地、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4.注重与其它学科领域的合理整合,提高综合实践活动实效。

  5.用心开展多种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发具有学校特色、本地资源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资料,与教导处、德育处联手,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6.努力探索对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活动状况的评价机制,注重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性评价。

  7.努力体现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帮忙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构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潜力。

  七、活动评价方面

  1.注重过程性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生评价以过程评价为主,看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的深浅、经历的状态。因此,我们要认真搞好每次活动,不搞走过场,不做表面文章,以学生的真实体验、具体收获为目标,多角度,多层面的合理、客观地评价学生。

  2.注重多元化评价。教师对学生活动评价就注重多元化评价。采用教师点评、学生互评、班级互评、请家长评等多种方式进行。在评价的资料上,应分别从潜力、知识、品德、技能、情感等多方应对学生进行评价。

本文来源:http://www.tuzhexing.com/xiaoxue/1276027/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