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图者知识网!

城市规划的难点,生物高考重点难点归纳

高考政策 时间:2020-05-20

【www.tuzhexing.com--高考政策】

中部地区城市发展的道路选择

一、城市是中部地区经济崛起的主体和核心

中部地区指晋、赣、豫、鄂、湘、皖六个相邻省份,地处中国内陆腹地,起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的作用。2004年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2005年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中部战略思路进行了勾画。2006年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积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变得分外明朗。“充分发挥中部区位、资源、产业和人才优势,重点加强现代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商品粮基地建设,加强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基地建设,加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现代流通体系和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支持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建设现代装备制造基地和高技术产业基地。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功能,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中部崛起”是我国继特区建设、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改造之后的又一个区域发展战略,如何在国家发展战略西移的过程中迅速崛起,实现中部与西部的共同发展,是中部地区面临的严峻考验。城市是区域经济的主体和核心,区域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区域内城市经济的发展,因而笔者认为,中部地区能否抓住机遇,跳出“中部塌陷”的泥潭,中部六省区的大中城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对中部地区的城市经营进行论证和分析,试图找到一条有中部特色的城市经营道路,最终实现中部地区经济的整体飞跃,实现中西部地区以及全国经济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中部地区六省区城市的战略地位

总体来看,中部地区六省区的城市经济处于全国经济总体水平的中间水平,落后于东部地区而优于西部地区,经过建国五十多年和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中部地区在全国已基本形成如下战略地位:

(一)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和饲料粮基地。中部地区的三江平原、黄淮平原、长江中游平原等,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饲料粮基地,担负着全国粮食品种调剂和需求量日益增大的饲料粮的供应任务。

(二)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中部地区有丰富的水电、煤炭和石油资源,河南、安徽、山西都是煤炭资源大省;中原油田、南阳油田和江汉油田等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三峡、葛洲坝、隔河岩、五强溪以及小浪底等则是我国重要的水电资源基地。

(三)全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中部地区以钢铁、汽车和重型机械等为主要产业,钢铁工业有武钢、包钢、太钢和马(鞍山)钢等大型钢厂;汽车工业有河南的宇通客车、江西的昌河、安徽的江淮汽车、湖北的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等汽车生产基地;重型机械厂有武重和洛重等。中部地区钢铁和汽车产量在全国的比重均超过了其生产总值在全国的比重,表明这两种产品具有地区比较优势。
(四)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桥梁。中部地区以其居中的地位,在东西部间构筑相对公平的发展政策环境、建立彼此沟通的硬件条件和实现空间市场一体化,以及在南北间加强对外开放的交流、扩大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理念的传播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东西互动、南北贯通的桥梁作用。

(五)实现“国内经济大循环”的重要基地。中部地区地处中部,同时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条件,是建立内需型经济,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最佳地区。

三、中部地区特色的城市经营道路

(一)城市经营理论综述。城市经营的理念自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大陆提出后,立即得到了各级政府和有关专家的高度重视,成为21世纪城市政府和理论工作者的新课题。所谓城市经营,是指政府为主导、各城市经营主体共同参与的对城市公共资源进行配置的方式和行为,使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达到协调一致的整体优化,提高城市的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使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这里的城市公共资源包括城市土地、城市政府财政收入和预算外收入、城市政府拥有的国有资产。或者我们还可以把它划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有形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土地、河流、山脉等)和城市基础设施(道路、桥梁、市政公用设施等),无形资源包括城市形象、城市空间、品牌、冠名权等。

(二)中部地区城市经营的总思路。中部地区进行城市经营,既要吸收借鉴东西部地区城市经营的成功经验,又要深刻分析本地区实际、结合本地区特点,在明确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的情况下,抓住发展机遇,利用政策优势,充分发挥本区域的比较优势,并能不断地创造动态的比较优势,力求从长远角度建立城市、区域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中部地区城市经营的总体思路。

笔者在这里强调,中部地区在城市经营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这是城市参与竞争的有力武器,也是城市经济带动周边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优势。同时,任何竞争优势一旦形成并不代表着永远的优势,在竞争中时刻保持动态的竞争观念,在不断打破旧的竞争优势的过程中获得 得新的竞争优势,这才是城市经营的终极目的。因而,动态竞争优势的获得和维持是中部地区城市经营在中部崛起战略中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此外,中部城市应该主动将自己纳入到中部经济体系当中,本着竞争合作的思想参与中部地区经济崛起的大角逐。各个城市应该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做好城市间的分工合作,只有当中部地区城市以城市群或城市圈、城市带的身份出现在竞争舞台上的时候,才会更具竞争实力,实现城市多赢的局面。

(三)中部地区特色的城市经营道路。中部地区特色的城市经营道路,是指中部地区城市的经营不能全盘照搬东部、西部地区城市的成功经营模式,应该借鉴其他城市经营的经验教训,逐步摸索出一条适合中部城市实际情况的城市经营道路。中部地区的城市经济、资源、文化、人口、享有的政策、生态环境等等都不同于东西部地区,城市经营的道路势必会有其特色。笔者将以中部六省区为经济整体,具体探讨中部地区城市经营的道路选择。

1.中部地区城市土地的“规范化经营”道路。土地经营就是政府用市场的眼光看待国有土地,通过运用市场机制和市场规律,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土地资源、资产,实现土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法律还规定“国务院主要行使土地收益的分配权和土地的最终处置权,其他权能通过法律授予地方人民政府,主要是市县人民政府”。可见,政府在城市土地经营中处于支配地位,即具有土地财产管理和行政管理双重职权,土地使用者在对土地行使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力时,受到政府行政权的限制。

中部地区依靠全国10.7%的土地,承载了全国28.1%的人口,如何在城市土地经营的过程中摸索出一条符合中部地区实际的道路,是中部各地方政府携手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议题之一。中部地区城市土地经营虽然已经有所实践,但盲目模仿其他地区土地经营的方式、大量开发和滥用土地资源等现象极其严重,城市政府要想扭转这种局面,必须以制度作为限制,以法律作为约束。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于全国经济平均水平,城市化程度也相对落后,然而,这种现状也反映出中部地区有更大的开发潜力、有更多可用的土地资源,这一“可开发土地资源”的比较优势是中部地区在城市土地经营中获胜的关键,只有合理地收购、储备、规划、开发、出售现有土地资源,最大化土地收益,才会为城市经济带来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政府在整个经营过程当中应该做好各项协调工作,并力求以规章制度作为执行标准,珍惜每一寸土地,合理配置每一份资源。规范化的城市土地经营道路势必会为中部地区带来更多的城市发展、建设的资金,从而为城市经济注入活水之源。

2.中部地区城市资源的“绿色、生态城市经营”道路。中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提供了经济发展的动力,也天然地确定了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边界。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性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随着城市化和城市经营水平的不断提升,中部地区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日渐凸显,资源在短时期内被大量开发和滥采,环境迅速恶化,人们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社会经济活动已严重超过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中部地区部分城市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最为恶劣的城市,甚至成了世界级的环境污染区。如何摆脱此种困境,关键在于如何看待和处理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从经济学角度讲,自然才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大资本,而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必会蕴藏着巨大商机。当科技回到自然,当生产和经营回到自然,当经济回到自然,一条新的历史轨迹即将隐隐浮现。笔者认为,中部地区必须走出原有的资源经营困境,面临不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优势,我们必须在此基础上打造出新的竞争优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经济发展不能忽视环境建设,而应该强化绿色经营的环境意识,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的和谐才是真正的和谐。中部地区有着良好的先天自然生态系统和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山西省地处黄河以东,素有“表里山河”和“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美称,大唐文化、古建文化、宗教文化、晋商文化深蕴其中;安徽省紧靠长江三角洲区,以徽商、徽雕、徽墨而彰显人文荟萃;江西省位于长江中下游交接处的南岸,史称“吴头楚尾、粤户闽庭”;河南省位于黄河中下游,因乃九州中心,而有“中州”、“中原”之称;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的洞庭湖以北,素称之“鱼米之乡”、“千湖之省”;湖南省属长江中下游开放开发带,向有“人文湘楚,山水湖南”之称。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是中部经济崛起的必由之路,抓住发展机遇,传承历史,彰显特色,把城市建设成为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和谐、经济高效、发展持续的生态区和社会——自然——经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类居住区,这是中部经济保持永久竞争优势的核心。

3.中部地区城市产业经营的“循环经济”道路。城市产业经营是通过大力发展工业名 牌,形成以名牌企业集团为支柱的工业体系,来提升城市知名度的一种经营模式。中部地区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煤炭采选业、有色?属采选业、黑色金属采选业等能源原材料采选业以及能源原材料的后续加工产业领域,这些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往往存在比较普遍的高消耗、高排放特点。中部地区崛起,在当前一段时期内还要在很大程度上发挥能源原材料产业的优势,不断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这就需要中部地区在发展这些产业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环境破坏以及资源枯竭之间的关系以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笔者认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中部地区城市产业经营的必由之路。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三R”为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而中部地区恰恰面临资源与环境、经济发展与生态的矛盾冲突,只有在加速经济转型的同时,实现资源节约化、循环利用、集约化生产的经济增长方式,变”有水快流“为”细水长流“,才能真正实现城市发展的循环经济。与此同时,中部地区城市作为资源型城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还要将城市建设、产业优化、老工业基地的改造结合起来,延伸产业链条,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发展接续产业,积极培育具有发展潜力的特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旅游文化等替代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推进城市经济转型。


本文来源:http://www.tuzhexing.com/gaokao/1019050/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