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图者知识网!

添堵,英语不再参加高考

高考政策 时间:2022-12-14

【www.tuzhexing.com--高考政策】


  新华网济南6月29日专电题:“高考(微博)状元”被热炒 “减负”成为空口号——高考“三宗怪状”何时不再“添堵”

  随着各地高考分数近日相继揭晓,围绕高考产生的“高考状元”被过度炒作、高二学生提前进入备考状态、初中生花巨资择校等种种乱象,成为舆论热点。

  高考为何会衍生种种乱象?有专家认为,由于承载着无可替代的人才选拔功能,高考注定会引发各种利益竞逐。杜绝这些乱象,还应当建立多形式的人才选拔模式,让高考不再“独孤求败”。

  “高考状元”炒作 为何乐此不疲

  虽然教育部明令禁止炒作“高考状元”,但对于“高考状元”的追捧却年年如是。

  24日以来,随着高考成绩陆续“揭榜”,除山东等少数省份以外,各地“高考状元”都已先后浮出水面,姓名、学校、分数等信息一应俱全。“高考状元”这一金字招牌,让考生一夜间成为新闻人物。

  令人担忧的是,商业元素已盯上“高考状元”这块金招牌。每年高考结束后,总有一些商家通过奖励、广告等方式,千方百计与“高考状元”扯上关系。“高考状元”代言培训机构、教辅品牌或营养品已经屡见不鲜,今年年初还有媒体曝出湖北、河南等省份的5名“高考状元”成为某内裤品牌的代言人。

  更有甚者,一些“高考状元”还做起了虚假广告。2006年就曾发生过一起“高考状元”做虚假代言的事例。这名2005年中部某省的文科第一名在广告中称自己原本是一名差生,在使用某品牌的家教机后才成为“高考状元”。而事实上,这名考生的成绩一直都不错,且这款家教机2006年才上市。

  【专家点评】山东大学(微博 招生办)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志业说,“高考状元”成为社会炒作的噱头,一方面是由于“金榜题名”在我国社会的传统影响,另一原因是,无论是培养学生的高中还是录取学生的大学,都可以通过“高考状元”来提升影响力,从而获得直接或者间接利益。在当前教育体系下,“高考状元”无疑就是应试教育的标杆,过度包装和炒作,有悖于现代教育理念。他指出,淡化“高考状元”,首先应当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让学有所长的学生都能得到认可。

本文来源:http://www.tuzhexing.com/gaokao/1230246/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