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图者知识网!

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2011年国家公务员申论

教育考试 时间:2021-05-22

【www.tuzhexing.com--教育考试】

科学发展,促进生产经济健康发展

  一、给定材料

  材料一:

  从飞机飞临景洪上空的一刻起,任何人只要在空中仔细辨认,便会发现鸟瞰中的绿洲并非天然林,多数是橡胶。随后如果你出机场前往热带植物园、橄榄坝等景点,你会发现沿路的山坡上种植的都是橡胶树。

  在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象明彝族乡曼寨村,记者见到当地村长波温扁。据他介绍,由于近年来胶价上涨,当地村民几乎把所有能种的土地都种上了橡胶,整个曼寨就有胶林超过4000亩。波温扁家里有100多亩橡胶林,他说胶林如果全部成材,按照现在干胶每公斤17元的价格算,每年可以有8万多元的收益。

  然而,橡胶产业的发展已经使得许多生态问题显现。在曼寨村,波温扁介绍,一年下来他要在家里的100亩胶林中施用500公斤化肥,80公斤硫磺粉,15件草甘磷(每件约20斤),还有大量有毒农药氧化乐果。据专家介绍,这些化肥和农药的施用将随着雨水的冲刷进入江河,不仅造成区域的水污染,还将随着国际河流的流向产生国际问题。除此之外,生态专家还指出大规模种植橡胶在气候变暖、有雾日减少、地下水减少、水源涵养等方面存在的隐忧。

  象明乡的案例并非孤例,在记者采访的景洪、勐腊、勐海、勐仑等地,橡胶大有星火燎原之势,远看一片葱茏,但是正如西双版纳州州长刀林荫所说,“青山无绿水,胶林无鸟飞”。当地州政府实际在2003年之后就出台了包括看死“一区两林”(保护区、国有林和集体林),限制橡胶面积,禁止土地二次流转等一系列措施。

  但是由于近些年胶价上涨,使得农民种植热情空前膨胀,同时来自本地农垦系统的职工、外省的商人、基层政府官员也介入到橡胶种植的圈地过程中,政府控制农民在轮歇地种植橡胶存在较大难度。当地百姓流传一句顺口溜:“正处副处不如我的10棵橡胶树,正厅副厅不如我的10棵老茶树”。

  在西双版纳的农村,农民从当地国营农垦系统买来4元一棵的橡胶苗,再付上2元一个胶坑的技术人员挖坑费,长项投资便可以开始,7年后一般可以开始割胶,一直可以持续30多年,更新的胶树还可以卖到400元左右一棵。

  西双版纳州州长刀林荫告诉记者,现在全州的胶林面积已经达到330万亩,在取消农特税之前的2003年,胶产业为当地提供财政2.1亿,占到当年全州财政收入的近一半。

  刀林荫介绍,西双版纳州对橡胶产业发展很谨慎,在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遏制橡胶产业的无序发展、惩治林业腐败、停止土地承包流转,尽可能减少胶林产业的负面影响。

  对于西双版纳州州长刀林荫来说,橡胶产业存在的问题是她一直所关切的,素有生态州长之称的她,在看到媒体报道“大规模毁林种胶”之后,先是大吃一惊,随后她的注意力不再集中在辩解“大规模”是否存在,而是关注橡胶产业与生态之间矛盾的解决之道。

  “我生长在这片土地,对西双版纳的环境我再熟悉不过,再珍惜不过,”刀林荫说,“西双版纳本来就没有一块荒地,任何一片土地撂荒几年就是小森林,所以说这里‘毁林种橡胶’是没有错的,但是需要搞清楚时间,近年来绝没有大规模毁林这件事。”

  在景洪市勐罕镇,人们还可以见到1948年定植于橄榄坝的“版纳胶源”,那是钱仿舟、李宗周等一批爱国华侨从国外肩挑马驮运来2万多株橡胶苗,初衷是“橡胶强国”。记者在调查走访中也了解到,从1951年到1953年,国家林业部组织了中外专家、学者近千人,对云南进行广泛考察,得出“车里(景洪)、镇越(勐腊)等县完全有条件植胶”的结论。自1956年起,国家决定在云南建立国营农场20个,发展橡胶100万亩,紧跟着数万屯垦戍边大军从全国各地来到西双版纳,开始了当地橡胶发展的“知青时代”。

  “橡胶问题对我来说最主要不是经济问题、三农问题、国家战略物资问题,归根到底是生态问题,我必须对西双版纳的环境问题负责。”刀林荫说。

  “现有的胶林已经发展到330多万亩,接近当地生态承载的极限。现在云南各地正在推行林权制度改革,而该改革中规定的‘山有其主,主有其责’等内容,在西双版纳实行存在突出矛盾,如果按照改革推行,将被全部种上橡胶树,故此目前当地政府对国有林、保护区、集体林、水源林不纳入林权制度改革范畴,并严格看守保护‘一区两林’。”刀林荫说。

  刀林荫给出西双版纳州近几年出台的关于橡胶产业的政策列表:

  2000年,政府决定控制面积,在原有橡胶面积基础上提高科技,减小农垦和民营的产量差距,进行提质增效。

  2002年,胶价上涨,农民普遍在轮歇地上种胶,面积从30亩至100亩不等。农民之间也相互租富余的轮歇地,国营农场的一些工人 人开始进入村寨租地种胶,与此同时来自外省的商人也进入西双版纳圈地种胶。

  2005年,政府强制各乡镇不准扩大橡胶;2005年底,政府采取停止土地流转的政策。

  2007年,继续实行严格的天然林、水源林、国有林、集体林的保护政策,同时在部分乡村试点,进行生态补偿费的收取,进行公益林建设。

  6月12日的大规模毁林报道对她来说并不全是坏事——14日她就邀请了由国家南亚热带作物办公室、国际橡胶组织现任主席、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等一大批专家,到西双版纳进行关于橡胶产业生态影响的调研。

  对她来说,国内外专家学者、公众、媒体对西双版纳的生态关注是一种幸事,“危机”更多时候蕴藏着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当记者采访国际橡胶组织现任主席、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陈秋波时,连续提出几个公众关切的疑问:橡胶树是否存在生态问题?大规模种植橡胶是否存在生态问题?橡胶产业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值不值得质疑?

  对此,陈秋波博士给出的是三个否定的答案——橡胶种植并不存在所谓的生态问题。橡胶在他看来不仅存在经济价值还可以发挥生态效益,“橡胶产业发展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不容质疑,橡胶绝对没有生态危害。对橡胶树是抽水机的指责是毫无道理的,任何植物都是个抽水机,而且橡胶林也有同样的生态价值,可以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陈秋波说。

  与陈博士持相同观点还有国家南亚热带作物办公室主任龚菊芳,她在对西双版纳进行调研之后,对当地政府反映的橡胶产业可能存在的生态影响有另一番理解。“一些媒体反映的胶林种植造成部分地区地下水减少和当地饮水困难是不属实的,主要是当地水库建设滞后,20多年没有清淤,造成水质下降,同时当地人口的增加以及生活习惯也加剧了水源的耗费,与胶林没有关系。”

  “这些批评是毫无道理的,比如有人说橡胶树破坏生态,造成生物的消失,并举出胶林扩大多少,便会产生哪些生态影响之类的说法。要知道一些动物不再出现并不代表它灭绝了,胶林里面经常有人作业,动物自然不会出没,胶农经常打点橡胶树,鸟儿自然不会做窝,但是这并不代表这些动物都灭绝了。”陈秋波说。

  在陈秋波看来,许多生态影响是管理不当造成的,“现在公众常说的水土流失问题,实际上如果在种植橡胶时候后覆盖一些地表植物,同样会保持水土,如果不把胶树下的草全部清除,也不会造成一些病虫害的宿主转移。”

  “橡胶产业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是不容质疑的,这种争论早该停止了。”他说。

  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园长陈进看来,不合理规划下的大规模种植,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据该园2006年8月发表于英文杂志《山区研究和发展》的《勐仑新增橡胶林的环境和社会经济影响》一文介绍,在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勐仑县,橡胶种植从1988年到2003年猛增了324%,从4042公顷增至13104公顷。其中来自轮歇地的新增胶林面积占23%,来自森林覆盖区域的新增面积占42%。

  陈进介绍,雾日的减少和胶林的大规模种植直接相关,科学研究已经证实,西双版纳当地雾的来源主要是天然林。而胶林的广泛种植使得当地的水平衡受到影响,并最终对当地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基因资源造成严重威胁。

  记者在西双版纳州气象局了解到,在景洪、勐海和勐腊几个橡胶主产区,年平均雾日数从20世纪70年代的115天、128天和159天,锐减到2005年的30天、97天和98天。

  记者在景洪、勐海和勐腊调研中发现,由于种植户过度开垦,加剧了天然林的片段化进程,并逐步从低海拔向高海拔地区蔓延,全州区域生态布局结构的合理性和整体生态效益受到严重影响,造成物种单一、生态环境遭破坏、地表水资源逐年减少、地质灾害频发。

  陈进认为大规模种植橡胶造成水土流失,容易使当地河流的水量产生大的波动,遇雨则洪,遇旱则枯。他甚至基于长期的学术研究提出橡胶种植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橡胶胶水的主要成分是‘聚异戊二烯’,而‘异戊二烯’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一种重要物质。”

  “不能以短期的市场价格来驱动整个产业的无序发展,土地利用应科学规划。现在是适合和不适合的地方都在种。甚至是海拔1400米的山坡都在种。目前发展机构单一,不计环境和气候的影响,一旦寒潮来临或是市场出现大的波动,这对当地百姓生计的打击是致命的。”陈进说。

  陈进在记者结束采访之际说道,“如果政府愿意,植物园可以每年向政府出具一份关于橡胶林和天然林发展的详细数据,可以精确到每个乡村。”在陈进看来,在橡胶产业的问题上,最根本的问题是一种生态理念和经济发展生态人文观能否实现。

  “我们不仅要思考人怎么生存? 还要思考生物怎样生存?大象怎么生存?不合理的生态观会导致一个城市的其他发展可能丧失,”陈进说,“我曾经向当地政府建议过,把西双版纳发展成世界的‘香都’——利用当地多元的生态资源,让游客贴近自然,而不是驱车几小时,看一块巴掌大的保留地。”

本文来源:http://www.tuzhexing.com/jiaoyu/1063105/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