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图者知识网!

天津科技大学考研论坛,天津科技大学考研

大学 时间:2022-01-24

【www.tuzhexing.com--大学】

261日语二外

  日语二外考试包括三部分内容:语汇、文法和读解。

  1.语汇

  1.1要求掌握体言、用言的性质和特征。包括:数词的用法、コソアド体系和指示词、常用的形式体言。动词的活用形、自动词和他动词、授受关系的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的活用形。

  1.2要求掌握连体词、副词、接续词、感叹词的性质和特征。包括:状态副词、程度副词、叙述副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感叹词。

  2.文法

  2.1要求掌握使役、被动、可能、敬语、否定、希望、推量、比况、样态助动词的性质和特征及其用法。

  2.2要求掌握格助词、接续助词、副助词、终助词的性质和特征及其用法。

  3.读解

  3.1要求了解以意义和性能进行表现的方式。包括:理由、逆接、条件、结果、追加、范围、目的、时间、说明、文末、敬语的表现方式。

  《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中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光村图书出版株式会社,1988年第一版

  262 德语二外

  考查要点:

  1. 词汇和语法

  1.1 掌握德语基本词汇与短语2000个左右。

  1.2 掌握《大学德语》修订版第一、二册中所涉及的名词变格、动词变位、动词时态、语态等基本语法知识并能在阅读和写作中综合运用这些知识。

  2 阅读

  2.1 具备阅读不同体裁(故事、随笔、报道等)和不同题材(经济、历史、文化、新闻、科技等)一般德语资料的能力。

  2.2阅读速度为50个词左右/每分钟;阅读文章生词量为3%—10%之间

  3. 翻译

  3.1 具备短语和句子的德译汉或汉译德基本能力,或短文的德译汉基本能力。

  《大学德语》(第一册、第二册),姜爱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三版

  263 法语二外

  考查要点:

  1. 词汇和语法

  1.1 掌握法语基本词汇与短语2000个左右。

  1.2 掌握法语中动词变位、动词时态、语态等语法知识并能综合运用这些知识。

  2 阅读

  2.1 具备阅读不同体裁(故事、随笔、报道等)和不同题材(经济、历史、文化、新闻、科技等)一般法语资料的能力。

  2.2 阅读速度为50个词左右/每分钟;阅读文章生词量为3%—10%之间

  3. 翻译

  3.1 具备短语、句子和短文法译汉或汉译法的基本能力。

  《新大学法语》(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 李志清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二册(2003年6月出版);第三册(2004年4月出版)

  264 英语二外

  考察要点:

  1. 词汇和语法

  1.1 掌握英语基本词汇与短语4000-5000个,并熟悉常用搭配。

  1.2 掌握英语中时态、语态、从句、一致性、虚拟语气等语法知识并能在阅读和写作中综合运用这些知识。

  2 阅读

  2.1 具备阅读不同体裁(故事、随笔、报道等)和不同题材(经济、历史、文化、新闻、科技等)一般英语资料的能力。

  2.2 阅读速度为70个词左右/每分钟;阅读文章生词量为3%—10%之间

  3. 翻译

  3.1 具备短语、句子和短文英译汉或汉译英的基本能力。

  《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二版)(一、二、三、四册) 李荫华/夏国佐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年4月第2版

  337 产品设计

  要求能够综合应用产品设计课程及其它有关课程(机械设计基础、设计素描、设计速写、设计色彩、造型材料与工艺、综合造型基础、人机工程学等)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具体课题设计,考察学生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初步解决产品结构、产品造型、产品色彩、人机关系等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要求考生能根据给定的设计任务,确定设计目标,构思初步方案,并根据要求,对所设计产品的造型、结构、尺寸、材料、制造工艺、人机关系和色彩等进行初步方案评价,在此基础上确定最佳方案;对最佳方案进行详细设计并用快速表达的方法(设计素描、速写)加以表达。

  《产品设计》,刘和山编著,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338 生物化学(仅限报考生物工程专业 业学生参考)

  基础:

  一、了解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和根本任务及其方法。

  二、了解生物化学发展史、主要代表人物的贡献和我国取得的代表性成就。

  要求内容:

  一、 蛋白质的概念、组成特点;氨基酸的定义与分类、必需氨基酸定义与种类;20种编码氨基酸的分子结构式、组成分类特点、三字母缩写;氨基酸的两性解离和等电点及其应用;氨基酸分离方法及其原理;氨基酸常用检测方法与原理;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与空间各级结构定义、类型、特点、维持的化学键;蛋白质的变性与沉淀关系;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及其原理;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及其原理;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二、 生物催化剂酶的定义、化学本质;酶与一般催化剂的共性及其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特性;酶蛋白与辅助因子定义与功能;活性中心与必需集团;酶具有高催化效率的因素;酶的催化作用机理;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酶促反应动力学;米氏方程及其应用;可逆抑制与不可逆抑制特点与类型判断;酶活力与比活力的概念和计算。

  三、 辅酶与维生素的关系及其在代谢中的功能。

  四、 生物氧化、无氧氧化和有氧氧化、高能键概念;高能磷酸化合物概念与种类;氧化磷酸化偶联学说;呼吸链种类与P/O比关系;底物水平磷酸化概念,氧化磷酸化的抑制剂和电子传递抑制剂。

  五、 EMP与TCA代谢途径及代谢特点(包括物质代谢过程特点;能量代谢分析及其依据);TCA代谢回补途径;HMP代谢途径的生理意义;糖异生代谢方式与生理意义;乙醛酸循环代谢方式与生理意义;糖代谢的应用如柠檬酸发酵发酵机制。各糖代谢途径中关键的不可逆步骤,关键的限速酶和调节机理。

  六、 甘油三脂的水解;甘油分解代谢方式;脂肪酸的分解代谢(经β-氧化)过程、场所、能量代谢分析及其依据;软脂酸全合成途径、过程、场所、催化酶系特点、关键酶;大于16碳脂肪酸碳链的延长方式、场所;双键的生成场所;必需脂肪酸定义与种类。

  七、 氨基酸分解代谢的转氨基、氧化脱氨基及联合脱氨基等三种共同代谢途径的优缺点;鸟氨酸循环的原料来源、中间产物、代谢场所、意义;氨、二氧化碳与酮酸的代谢去向;谷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等氨基酸完全氧化的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分析;生糖氨基酸与生酮氨基酸的定义;谷氨酸发酵菌株的生化特性及发酵条件控制方式。

  八、 嘌呤核苷酸与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的原料来源;嘌呤核苷酸与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的特点;嘌呤核苷酸与嘧啶核苷酸补救合成途径的定义与意义;嘌呤核苷酸与嘧啶核苷酸分解代谢产物的特点;核酸代谢异常与健康的关系;脱氧核苷酸的生物合成特点。

  九、 核酸的概念、分类与组成特点;DNA的一级结构与二级结构定义、类型、特点、维持的化学键;RNA的一级结构与空间结构特点与维持的化学键;核酸的变性、复性与分子杂交概念与应用;核酸含量测定方法及其原理;常用的核酸分离纯化方法。

  十、 DNA复制特点与规律;DNA复制过程要点及参加复制的酶和辅助因子种类与功能。

  十一、RNA转录特点与规律;RNA转录过程要点及催化转录的酶工作方式;转录产物的转录后修饰。

  十二、蛋白质翻译遗传密码种类;遗传密码的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密码子与反密码子关系;氨基酸的活化;起始复合物形成、多肽链的延长与翻译的终止等三个阶段过程与特点;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类型;蛋白质翻译的能量代谢。

  十三、酶活力的快速调节方式及其原理(变构调节、共价修饰调节、酶原激活);酶量调节-操纵子定义、结构特点及对酶合成的诱导型(乳糖操纵子)与阻遏型(色氨酸操纵子)调节方式与原理;分支代谢途径的反馈调节方式与特点。

  《生物化学》 董晓燕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版

  601 自命题数学

  暂无.

  610 英语语言基础

  主要考查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1. 听力和阅读能力达到英语专业八级水平。

  2. 词汇量应不少于10000。

  3. 能在三十分钟内完成不少于300词的各种题材作文,要求观点明确,结构合理,论述严谨,用词恰当,基本无语法错误。

  4. 能对各种题材和体裁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忠实原文且译文流畅。

  5. 具备英语国家文化的基本常识。

  《高级英语》(一、二册) 张汉熙、王立礼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年6月修订版

  611艺术基础

  1、中国工艺美 术史

  (1)熟练掌握工艺美术的定义、特征、分类

  (2)熟练掌握中国工艺美术的历史发展脉络和艺术成就,对历代经典工艺美术成就能够进行深刻理解(如原始社会的彩陶;夏商周三代的青铜器;秦汉以及魏晋的青铜器、漆器与染织;隋唐时期的陶瓷、染织、金属工艺、漆器;宋代的陶瓷、染织;元明清的陶瓷、漆器、染织、景泰蓝、家具等),要理解每个历史时代的工艺美术审美风格。并且要理解古代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

  (3)了解一些古代工艺美术设计的重要思想(如先秦诸子言论以及《考工记》、《营造法式》、《天工开物》、《髹饰录》、《雪宧绣谱》等重要的工艺著作的设计思想)

  2、设计概论

  (1)理解设计的定义、特征、分类、本质意义

  (2)理解设计与艺术、设计与科技、设计与文化、设计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3)理解传统手工艺设计与现代工业设计的特征、联系与区别

  (4)理解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设计思想和设计风格(例如“形式追随功能”、“少即多”、“少则烦”、“功能主义”、“非物质设计”、“绿色设计”等)

  3、设计史

  (1)宏观理解设计的产生与发展

  (2)掌握现代设计的发展历史主要设计运动与思潮以及设计流派(例如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主义运动、包豪斯、后现代主义、波普主义、高技术派、解构主义等),掌握二战之后欧洲各国的设计成就和风格特色,熟知设计史上著名的设计师与经典设计作品。

  《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 尚刚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2月第1版

  《艺术设计概论》 李砚祖 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9年3月第1版

  《世界现代设计史》 王受之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年9月第1版

  612分子生物学

  一.蛋白质: 掌握蛋白质的组成单位及其性质,理解蛋白质的结构

  二.核酸: 掌握DNA,RNA的结构特点与功能

  三.掌握遗传信息的传递: DNA的复制;转录与加工,遗传密码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一)DNA的复制

  1.DNA的结构,DNA的构成,DNA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高级结构。

  2.DNA的复制,DNA的半保留复制,复制起点、方向和速度,复制的几种主要方式。

  3.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DNA复制特点,DNA的复制调控。

  4.DNA的修复,四种主要修复方式。

  5.DNA的转座,转座子的分类和结构特征,转座机制,转座作用的遗传学效应,真核生物的转座子。

  (二)生物信息的传递(上)——从DNA到RNA

  1.RNA的转录,转录的基本过程,转录机器的主要成分。

  2.启动子与转录起始

  启动子的基本结构,启动子的识别,酶与启动子的结合,-10区和-35区的最佳间距,增强子及其功能,真核生物启动子对转录的影响

  3.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mRNA的特征比较

  4.终止和抗终止,不依赖于ρ因子的终止,依赖于ρ因子的终止,抗终止。

  5.内含子的剪接、编辑及化学修饰,RNA中的内含子,RNA的剪接,RNA的编辑和化学修饰(三)生物信息的传递(下)——从DNA到蛋白质

  1.遗传密码,三联子密码及其破译,遗传密码的性质。

  2.tRNA,tRNA的结构、功能及种类,氨酰-tRNA合成酶。

  3.核糖体的结构,rRNA,核糖体的功能

  4.蛋白质合成的生物学机制,氨基酸的活化,肽链的起始、延伸和终止,蛋白质前体的加工,蛋白质合成抑制剂,RNA分子在生物进化中的地位

  5.蛋白质运转机制

  翻译-运转同步机制,翻译后的运转机制,核定位蛋白的运转机制,蛋白质的降解

  四.基因表达与调控:掌握细菌操纵子,阻遏物与激活物,正调控和负调控(乳糖操纵子,色氨酸操纵子),诱导物和共阻遏物,理解cAMP 的调控

  五.基因工程:了解基因工程的工具酶,基因工程载体;掌握基因文库的构建和目的克隆的鉴定,聚合酶链反应,分子杂交原理合DNA测序原理,克隆策略与体外重组。

  《分子生物学》(1~6,9,10章) 陈启民等 南开大学出版社

  《现代分子生物学》(1~4, 10章) 朱玉贤 高等教育出版社

  《生物化学》(核 酸与蛋白质部分内容)魏述众等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613 药物化学

  一、药物的结构与命名

  掌握常见或重点药物的结构特征及其命名规则。

  二、药物的合成

  掌握常见或重点药物的合成路线、合成方法。

  三、药物的理化性质

  掌握常见或重点药物的酸碱性、稳定性、水解性、鉴别反应等理化性质。

  四、药物的作用与代谢

  掌握常见或重点药物的作用靶点和体内代谢途径和产物。

  五、药物的用途

  掌握常见或重点药物的用途。

  六、药物的构效关系

  掌握常见或重点药物所涉及同类药物的构效关系。

  七、新药设计与开发

  初步掌握药物作用的生物靶点、体内过程、药物-受体相互作用的化学过程及影响药物疗效的立体因素;掌握新药开发的基本途径、基本方法、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了解新药从发现到上市的几个研究阶段和过程。

  《药物化学》 郑 虎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六版

  614 分析化学

  第一部分 化学分析

  一.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掌握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免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的表示方法;测量误差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熟悉逸出值的舍弃、计算结果。了解系统检验的方法。

  二.滴定分析法概论:掌握滴定分析的特点及滴定分析对反应的要求,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基准物质的条件,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和有关计算。

  三.酸碱滴定法:在理解酸碱质子理论和各种类型滴定曲线的基础上,掌握指示剂的选择原则,会处理简单酸碱平衡和各种溶液滴定pH计算,酸碱滴定条件的判断,滴定误差。熟悉各种类型的酸碱滴定方法。

  四.非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法:掌握非水滴定法的基本原理,溶剂的三个性质,溶剂的两个效应,非水滴定溶剂的选择;以冰醋酸为溶剂、高氯酸为标准溶液滴定弱碱的原理和方法。了解甲醇钠为标准溶液滴定弱酸的原理和方法。

  五.配位滴定法:掌握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本原理,重要的滴定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程度的计算以及条件电位的概念和影响条件电位因素的有关计算;碘量法有关原理,溶液配制,指示剂选择,应用等;各种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定量计算。了解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原理、特点、应用等。

  六.氧化还原滴定法:掌握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本原理,重要的滴定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程度的计算以及条件电位的概念和影响条件电位因素的有关计算;碘量法有关原理,溶液配制,指示剂选择,应用等;各种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定量计算。了解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原理、特点、应用等。

  七.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掌握银量法的三种指示剂终点的原理及条件。了解银量法的应用范围。掌握重量分析对沉淀的要求,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沉淀条件,沉淀的称量形式与结果的计算。

  第二部分 仪器分析

  八.光谱分析法概论:熟悉光谱分析法的理论基础。了解光谱分析法的分类及发展概况。

  九.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掌握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定性定量方法。了解紫外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十.荧光分析法:掌握荧光法的基本原理,定量方法。了解荧光仪器的基本部件、类型及应用。

  十一. 红外吸收光谱法:掌握红外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简单光谱解析方法。熟悉一些有机化合物的典型光谱。了解红外分光光度计。

  十二、核磁共振波谱法:掌握核磁共振波谱法的基本原理,一级光谱的特点和简单光谱的解析方法。

  十三、质谱法:掌握分子量和分子式的测定及分子结构推断方面的应用。熟悉质谱法的基本原理,离子的类型和特征质谱峰。

  十四、色谱分析法概论:掌握一般色谱法的基本原理。熟悉色谱法分类。

  十五、平面色谱法:掌握平板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及操作要点。

  十六、气相色谱法:掌握气相色谱法的基本理论,色谱柱与检测器,分离条件选择与定性定量方法。

  十七、高效液相色谱法:掌握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各类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条件的选择,定性定量方法。熟悉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组成及应用。

  《分析化学》 李发美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六版

  616化学海洋学

  主要包括下面几部分:

  1、绪论:化学海洋学的研究领域;化学海洋学的发展历程; 化学海洋学的学科特点。

   2、海水的化学组成及其空间分布:影响海水化学组成的因素;海水中化学物质的分布(营养盐、溶解氧、常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质、悬浮物)。

  3、海洋中的常量与微量元素:海水中的常量元素(种类);盐度、氯度、pH值、碱度的定义和在海水的量值范围;海水中的微量元素;元素的逗留时间(逗留时间长短与元素地球化学活性、及该元素在海水中浓度大小的关系)。

  4、海水中的气体:海空气体交换(海水中气体的来源);海洋中的溶解氧(在海水中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海洋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海水中的溶解度,二氧化碳与海洋生物活动、地球化学循环、地球气候环境的联系);海洋中的活性与非活性气体(定义和种类)。

  5、海洋生物地球化学与营养盐:氮、磷、硅在海水中的主要存在形式和营养盐在海水中的空间分布;生原要素的概念;海水中的有机物;海水中营养盐、无机碳、有机碳、溶解氧的协变。

  6、海洋同位素化学:海洋中稳定同位素(氘、氧18等);海洋中放射性同位素(碳14、钾40、三大天然放射系);同位素化学方法在海洋学中的应用(测年、推测古代海水温度、估计沉积速率、研究海洋环流或水团运动)。

  7、海水化学模型及元素的化学存在形式:海水化学模型的概念;影响元素化学存在形式的因素;影响常量元素的存在形式的主要过程;影响微量元素的存在形式的重要过程;元素的有机存在形式。

  《化学海洋学》 郭锦宝 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7年8月

  《海洋化学》 张正斌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4年10月

  619专业理论

  1、中国工艺美术史

  (1)掌握工艺美术的定义、特征、分类

  (2)掌握中国工艺美术的历史发展脉络和艺术成就(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彩陶是重点;夏商周三代的工艺美术,青铜器是重点;秦汉以及魏晋的工艺美术,青铜器、漆器与染织是重点;隋唐工艺美术,陶瓷、金属工艺、漆器是重点;宋代工艺美术,陶瓷、染织是重点;元明清的工艺美术,陶瓷、漆器、染织、景泰蓝、家具是重点),并且要理解每个历史时代的工艺美术审美风格。

  (3)了解一些古代工艺美术设计论著及重要思想理念(如先秦诸子言论以及《考工记》、《营造法式》、《园冶》、《天工开物》、《髹饰录》等著作及其重要设计思想)

  2、设计概论

  (1)理解设计的定义、特征、分类、本质意义

  (2)理解设计与艺术、设计与科技、设计与文化、设计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3)理解传统手工艺设计与现代工业设计的特征、联系与区别

  3、设计史

  (1)掌握现代设计的发展历史主要设计运动与思潮以及设计流派(例如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主义运动、包豪斯、后现代主义、波普主义、高技术派、解构主义等),掌握二战之后欧洲各国的设计成就和风格特色,熟知设计史上著名的设计师与经典设计作品。

  (2)理解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设计思想和设计风格(例如“形式追随功能”、“少即多”、“少则烦”、“功能主义”、“非物质设计”、“绿色设计”等)。

  《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 尚刚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2月第1版

  《艺术设计概论》 李砚祖 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9年3月第1版

  《世界现代设计史》 王受之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年9月第1版

  620 普通生物学

  要求学生全面认识和掌握生命科学最基本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树立生物体具有形态、结构与功能统一的观点、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以及生物具有多样性和进化论的观点;培养观察、分析生命现象的综合能力。从微观到宏观各个层次上了解生命系统多样性和统一性及生命系统本质的一致性。强调对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

  要求掌握:

  1)绪论:了解生命的共同特性

  2)第一部分 细胞和生物大分子

  了解细胞的化学组成、细胞的形态结构、细胞代谢、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

  3)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了解营养、气体交换——呼吸、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运输、免疫、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神经系统、感受器和效应器、激素、行为、生殖和发育。

  4)第三部分 遗传、进化及生态学

  了解遗传和变异、生物进化和生命的自然史

  主要:《普通生物学——生命科学通论》,陈阅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版。

  辅助:《陈阅增普通生物学》,吴相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版。

  621 日语语言基础

  主要考查日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1. 要求日语文字及词汇、语法的掌握达到日语国际一级N1或专业四级以上水平。

  2. 要求阅读理解水平达到日语国际一级N1或专业四级以上水平。

  3. 考查考生的翻译技巧以及对中日两国语言表达方式的掌握程度,能对各种题材和体裁的文章进行日汉互译,忠实原文且译文流畅。

  4. 能在三十分钟内完成不少于500词的各种题材作文,要求观点明确,结构合理,论述严谨,用词恰当,基本无语法错误。

  基本题型:

  文字(假名、汉字、外来语)部分30分;词汇及语法填空或选择40分;阅读理解20分;日汉对译25分;命题作文35分。

  《日语综合教程》(第七册) 谭晶华总主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年12月

  《历年日语能力考试一级试题》

  711药物化学专业基础综合

  一、药物化学:

  抗肿瘤药,循环系统用药,中枢神经系统用药,化学治疗药,利尿药及合成抗血糖药,新药设计与开发。

  二、有机化学:

  有机反应及机理(包括游离基反应、亲核取代反应、亲电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等), 立体有机化学, 烯烃、炔烃、芳烃、醇、酚、醚、醛、酮及羧酸衍生物性质与制备, 简单的多步骤有机合成。

  三、生物化学:

  生命物质组成与代谢,生命大分子结构与特点,酶,糖代谢,核酸生物化学,蛋白质生物化学,生物膜及生物氧化,代谢调节。

  《药物化学》 郑 虎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六版

  《有机化学》 倪沛洲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五版

  《生物化学》 魏述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第一版

  712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专业基础综合

  一、微生物学:

  原核生物细胞的形态与结构;真菌的形态与结构;病毒;微生物的营养;微生物的生长与控制

  二、生物化学:

  生命物质组成与代谢,生命大分子结构与特点,酶,糖代谢,核酸生物化学,蛋白质生物化学,生物膜及生物氧化,代谢调节。

  三、药物化学

  抗肿瘤药,循环系统用药,中枢神经系统用药,化学治疗药,利尿药及合成抗血糖药,新药设计与开发。

  《微生物学》 路福平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第一版

  《生物化学》 魏述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第一版

  《药物化学》 郑 虎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六版

  《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版

  713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基础综合

  微生物学部分

  微生物主要类群的细胞形态与结构;微生物的营养;微生物的生长与控制;微生物遗传与变异;微生物的生态;传染与免疫。

  生物化学(含食品化学)部分

  生物化学: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酶与辅酶,生物氧化,糖、脂分解代谢,核酸、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食品化学:重点掌握碳水化合物,脂类、氨基酸、肽蛋白质理化性质和营养价值,食品有毒物质的评价方法。

  化学部分

  分析化学: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掌握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免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的表示方法;掌握滴定分析的特点及滴定分析对反应的要求、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基准物质的条件、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和有关计算;酸碱质子理论、指示剂的选择原则、各种溶液pH计算、酸碱准确和分步滴定条件的判断、混合碱测定;氧化还原滴定中碘量法、高锰酸钾法有关原理、应用及计算;掌握EDTA的性质、配位特征、鉻黑T 、二甲酚橙指示剂的应用。

  有机化学:烯烃、炔烃、脂环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胺类化合物的命名、化学性质及主要反应机理。

  《微生物学》 路福平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年第一版

  《生物化学》 金凤燮 中国轻工出版社 2006年第一版

  《食品生物化学》 王淼 吕晓玲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9年第一版

  《食品化学》 谢笔钧 科学出版社 2004年第二版

  《无机及分析化学》 浙江大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第二版

  《有机化学 》 高鸿宾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第四版

  714 药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一、药理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应动力学的基础理论,抗肿瘤药、循环系统用药、中枢神经系统用药、化学治疗药、降糖药及激素类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二、药物化学:

  抗肿瘤药,循环系统用药,中枢神经系统用药,化学治疗药,利尿药及合成抗血糖药,新药设计与开发。

  三、生物化学:

  生命物质组成与代谢,生命大分子结构与特点,酶,糖代谢,核酸生物化学,蛋白质生物化学,生物膜及生物氧化,代谢调节。

  《药物化学》 郑虎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六版

  《药理学》 周宏灏 科学出版社 第一版

  《药理学》 罗学刚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第一版

  《生物化学》 魏述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第一版

  注:《药理学》二选一即可。

  715 药物分析学专业基础综合

  一、分析化学: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滴定分析法概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吸收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质谱法,高效液相和气相色谱法。

  二、有机化学:

  有机反应及机理(包括游离基反应、亲核取代反应、亲电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等), 立体有机化学, 烯烃、炔烃、芳烃、醇、酚、醚、醛、酮及羧酸衍生物性质与制备, 简单的多步骤有机合成。

  三、生物化学:

  生命物质组成与代谢,生命大分子结构与特点,酶,糖代谢,核酸生物化学,蛋白质生物化学,生物膜及生物氧化,代谢调节。

  《生物化学》 魏述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第一版

  《有机化学》 倪沛洲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五版

  《分析化学》 李发美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六版

  801有机化学

  对烷烃、烯烃、炔烃、脂环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酚和醚;羧酸及其衍生物、含氮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以上各类化合物命名、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反应机理。 立体化学包括Z/E标记法和R/S构型。

  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谱要掌握对有机化合物图谱的分析。

  《有机化学》 徐寿昌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年第二版

  802物理化学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化学平衡、溶液和相平衡、电化学、表面现象、化学动力学基础、胶体化学。

  《物理化学》 肖衍繁、李文斌 天津大学出版社 第一版

  803化工原理

  绪论:了解单元操作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及热量和物料衡算,熟悉单位制及单位换算,掌握SI制的基本单位。

  第一章 流体流动

  流体静止的基本方程:掌握压力、密度、平均速度、粘度等基本概念并引申至流体的静力学基本方程,即掌握压强与密度和液位的关系。

  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掌握物料衡算——连续性方程的依据是质量守衡,前提是稳态流动,理解方程的应用——速度与管径的关系。

  机械能衡算——柏努利方程是本节的重点,为管路计算和流体输送机械选型做知识准备。这是本章中最重要的内容,亦是贯穿流体流动的理论的一条主线。理解动能、位能、压力能、能量损失的概念。

  流体流动现象:建立粘度和流动的概念,由此认识层流、湍流的本质,速度分布的不同,为流体阻力计算和传热、传质的强化做知识准备。

  管内流动的阻力与管路计算是本章中心内容,推导阻力计算通式,掌握层流和湍流下直管阻力计算、局部阻力和非圆管阻力计算,并了解因次分析的方法。掌握管路计算要点,重点以简单管路计算为基础,了解复杂管路的相关计算。

  流量测量:了解流量测量的柏努利方程实质和流量测量原理。清楚皮托管,孔板,转子流量计操作原理及使用场合。

  第二章 流体输送

  离心泵:掌握离心泵的操作原理、构造、类型、主要性能参数、特性曲线、允许吸上高度、工作点、流量调节以及选用、安装、操作。重点掌握根据流量和扬程选择泵的型号。

  了解其他类型泵,理解正位移泵的流量调节。了解通风机、鼓风机、压缩机与真空泵。

  第三章 机械分离

  沉降:比较重力沉降与离心沉降,重力沉降速度的计算,掌握斯托克斯沉降定律的计算及旋风分离器有关计算,设计降尘室的必要条件。了解分级沉降,分离器性能估计,理解 旋风分离器高效除尘的原理。

  过滤:理解过滤的基本概念(滤浆、滤液、滤饼、介质、助滤剂等)和基本操作(过滤、洗涤、卸渣、介质再生、重整)掌握有关过滤的基本理论及恒压过滤的有关计算,了解恒压过滤常数的测定,了解过滤设备。

  第五章 传热

  概述:了解传热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了解传热三种基本形式的机理和特点。清楚传热的推动力是温度差(温度梯度)。

  热传导:理解温度场、等温面、温度梯度、传热热阻与推动力的概念,掌握傅立叶定律及其在单、多层平壁和圆筒壁一维稳态热传导计算中的应用。清楚各种物质导热系数的比较。

  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掌握对流传热系数和总传热之间的关系,传热过程总热阻的构成,掌握提高总传热系数的途径,各个传热环节热阻与推动力的对应,掌握对数平均温度差的概念及相关计算,传热面积的计算。理解传热速率方程与热衡算式的关系。

  对流与对流传热系数:掌握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因素,了解因次分析在对流传热中的应用。突出强调强制对流传热系数,特别是圆管内湍流对流传热系数的计算在工程中应用的重要性。了解壁温的计算。

  了解有相变传热(冷凝和沸腾)在工程上的应用和强化途径,掌握有相变的对流传热系数的影响因素。理解沸腾曲线和冷凝时的热阻。

  第六章 传热设备

  了解换热器的种类、适用场合、优缺点般。掌握列管式换热器结构、流程的原则、实际温差的计算及列管换热器的选型步骤。了解换热器的强化途径。

  第七章 蒸发

  了解蒸发操作的基本概念,掌握单效蒸发的物料和热量衡算,蒸发设备的温度差损失。了解多效蒸发的流程、生产能力、效数的限制,了解提高生蒸汽经济程度的措施。

  第八章 传质过程导论

  掌握相组成的表示方法及一维稳态分子扩散的两种方式。层流扩散与湍流扩散,菲克定律,传质当量膜的概念,了解对流传质系数。了解动量、热量与质量三种传递过程存在着类比关系

  第九章 吸收

  概述:清楚工业生产中的吸收过程以及流程,掌握溶剂的选择原则。

  理解有关吸收的基本理论,溶解度的概念,掌握亨利定律描述的是溶质在气液两相间的平衡关系,定律中的系数可以表示溶质溶解难易。理解以“双膜模型”描述吸收过程,各种相组成表示方法对应的传质速率方程。掌握传质推动力与传质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掌握吸收操作线方程和其与平衡线之间的关系是描述吸收过程、物料衡算、推动力、液气比等条件的形象分析和吸收计算的基础。掌握由最小液气比的计算求得操作液气比,最终求得操作液量。

  掌握对低浓度气体吸收的计算(填料层高度的计算),传质单元高度,传质单元数的概念,重点是以平均推动力法和吸收因数法为主计算传质单元高度,并引入吸收的操作型问题的解法。了解吸收的塔板数及解吸操作。

  其他类型吸收和传质理论为一般了解。

  第十章 蒸馏

  二元物系的气液平衡:掌握引入拉乌尔定律定义理想溶液,挥发度,相对挥发度的概念,清楚理想溶液的相对挥发度为两组分饱和蒸汽压的比值,相对挥发度数值越远离1物系越易分离。掌握对于理想溶液由相对挥发度得到平衡关系。

  蒸馏方式:由简单蒸馏引申到精馏,二者的联系是认识精馏的基础。了解简单蒸馏、平衡蒸馏(包括计算)。掌握精馏原理。

  二元连续精馏的分析和计算: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是蒸馏过程计算的基础。重点掌握理论板的概念、塔板效率、回流比的影响、最小回流比的计算、加料板的恒算。掌握理论板同一板上与相邻板间汽液组成关系,即平衡与操作的关系。通过平衡线与操作线联系起来,进料浓度与热状况又把精馏段与提馏段的相互关系加以确定;进料状况、回流比又是涉及到全塔物料衡算的主要内容。因此蒸馏操作的主要计算和概念都是物料与热量衡算的具体内容,是本章教学要求掌握的核心内容。掌握逐板法、图解法求解理论板数,理解单板效率的定义,了解由总板效率求实?板数的方法。

  其他蒸馏方式,多元蒸馏一般了解。

  第十一章 干燥

  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掌握湿空气是由空气~水汽组成,所有性质亦均从空气和水蒸汽两者出发,掌握包括水汽分压、湿度、相对湿度、湿比容、湿比热和焓、干球温度、湿球温度、绝热饱和温度、露点温度等基本概念。理解把上述诸概念表达在图上即为湿度图。了解湿度图的应用。

  干燥器物料衡算及热量衡算:掌握进出干燥器物料与水分的质量衡算以及由它们携带的热量的衡算构成干燥过程相关计算的内容。掌握物料流与热 量流的计算可以得到产率、产量、热效率、热消耗量以及湿空气消耗量。了解由于物料的任何状态均可在湿度图上表示,故亦可用图示出干燥过程的各状态点。

  干燥速度和时间:掌握水分以被除去的难易程度可以分为结合水分、非结合水分;同时以能否除去分为自由水分和平衡水分。这些水分特性决定了在一定空气状态下的干燥速度。掌握以水分移动的机理把干燥分为两个阶段加以描述。掌握恒定干燥条件下不同干燥阶段干燥时间的计算,且降速段干燥时间以近似计算法为主。一般了解各种类型干燥器。

  实验部分:各院校各专业所使用的实验设备不尽相同,故实验部分的重点应是各项实验的内容、原理和实验的目的。

  《化工原理》 姚玉英等 天津大学出版社 上下册(新版)

  804微生物学

  一、基础:

  1.了解微生物及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2.了解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和根本任务。

  3.了解微生物发展史上和主要代表人物的贡献。

  二、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1.了解细菌的形态、大小、结构与功能(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内含物和核质体这些一般构造,芽孢,糖被,鞭毛,菌毛和性毛等特殊构造)、繁殖方式、菌落特征、食品发酵工业中有重要用途细菌的菌名和用途。

  2.理解G+和G-菌细胞壁的组成、构造及革兰氏染色的机理;溶菌酶与青霉素的作用机制;了解4类缺壁细菌的形成、特点和实际应用。

  3.理解液态镶嵌模型、芽孢的耐热机制。

  4.了解放线菌的形态构造、繁殖方式、菌落特点和有重要用途放线菌的菌名和用途。

  5.了解古生菌的主要类群,在进化途径和细胞结构上的特点。

  6.了解蓝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次氏体的主要特点。

  三、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1.了解菌物、真菌、酵母菌、霉菌和蕈菌的范畴;了解真核微生物的细胞构造及原核生物与真核微生物的不同。

  2.了解酵母菌的形态和大小、繁殖方式、生活史、菌落特征、食品发酵工业中有重要用途酵母菌的菌名和用途。

  3.了解霉菌菌丝和菌丝体的类型、特化结构、霉菌的繁殖方式、菌落特征、食品发酵工业中有重要用途霉菌的菌名和用途;熟悉根霉、毛霉、梨头霉、青霉、曲霉的菌体形态和菌落形态。

  四、病毒和亚病毒:

  1.掌握病毒的特性;了解病毒粒的构造、成分、对称机制;病毒核酸的类型。

  2.熟悉噬菌体与宿主的关系。

  3.理解病毒的复制周期(烈性噬菌体的裂解性生活史);一步生长曲线3个时期的特点,潜伏期、裂解量的计算;病毒基因组表达与复制的特点;噬菌体效价的测定方法。

  4.理解温和噬菌体的存在形式、溶源性细菌的特性和溶源转变的现象和本质。

  5.了解噬菌体侵染与异常发酵。

  6.了解病毒多角体的实际应用。

  7.了解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五、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1.了解微生物所需营养物的种类及功能(六大营养要素;生长因子的种类)。

  2.了解微生物的营养类型(以能源和碳源来划分)。

  3.掌握配制培养基的原则;了解四大类微生物常用的培养基、培养基的分类(根据对培养基成分的了解分类;根据物理状态分类;根据用途分类:选择性培养基,加富培养基,鉴别性培养基);理解选择性培养基、加富培养基和鉴别性培养基的应用原理及在特定微生物筛选、鉴别中的应用。

  4.了解特定微生物的筛选方法(选择性培养基,选择性培养条件)

  5.了解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4种方式的特点。

本文来源:http://www.tuzhexing.com/jiaoyu/1136466/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