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图者知识网!

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

教育考试 时间:2022-08-23

【www.tuzhexing.com--教育考试】

一方面,职工工资仅为社会平均水平的一半;另一方面,企业称经营困难,没能力涨工资——沈阳公交行业企业和职工的利益诉求似乎陷入了一个无法打破的僵局。然而,经过17天共12轮的工资协商,今年6月底劳资双方最终达成共识,通过了一份工资集体合同。

  作为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的工资集体协商,如何发挥作用?劳资双方利益在工资协商中如何平衡?记者近日实地调研,采访主导和参与沈阳公交行业工资协商的各方人士,还原协商全过程,探究其中得与失。

  一个月工作27天,每天开车超过13小时,行车里程2860公里,其中加班里程1160公里。算上加班费,拿到手的月工资为2196元,略高于沈阳市社会平均工资的一半。

  这是刘凯今年5月份的工资。这位沈阳天益巴士有限公司的公交车驾驶员,除去每天在外两顿饭花费的400元钱,拿回家的只有1000多元。

  而从今年8月开始,刘凯和同行们的工资有望得到增长。新近通过的《沈阳市公交行业工资集体合同》规定,公交行业驾驶员、车辆修理工、调度员、管理人员的工资增长不低于15%,后勤及其他辅助岗位职工工资增长不低于10%。

  “至于具体什么时候涨、涨多少,还得看公司的具体方案。”刘凯说:“这次协商让我们知道,还有人惦着我们公交司机。”

  刘凯所说的协商,是指近期沈阳市公交行业进行的首次工资集体协商。这次协商促成了全国首份市级公交行业工资集体合同的诞生。

  逼上协商路

  职工月工资仅为社会平均一半,企业运营陷入恶性循环

  采访中,多位参与工资集体协商的人士告诉记者,沈阳公交行业的劳资双方之所以选择工资集体协商,实在是无奈之举。

  调查显示,目前沈阳市公交行业职工包括加班费在内的月平均工资仅为1948元,只是沈阳市2011年社会平均工资3715元的一半。其中,调度、后勤工资更低,只有1200多元,而且都要长时间加班。

  公交司机刘凯,是沈阳市五四奖章获得者、沈阳市劳动模范、“辽宁省十大身边好人”之一。他驾驶的158路公交车是沈阳公交里的“明星车”。他的车里,常年给乘客备着雨伞,还备有座椅套。

  “这些都是自己掏钱。”刘凯对记者说,他一个月工资2000元出头,而女儿上幼儿园每月就要2000多元,“要不是我媳妇搞个体,这日子都过不下去。”

  劳动强度高、环境差、报酬低,直接导致了许多公交车服务质量下降,引发市民不满。2011年,仅对公交司机投诉就达9882起。一位驾驶员对记者说:“我就挣这点儿钱,家里不理解,社会不尊重,怎么能指望我微笑服务?”

  职工工资待遇低,也严重影响到了公交企业的运营。最直接的就是人员流动性大,公交企业面临着“没人开车”的窘境。

  2011年,沈阳14家公交企业共招收驾驶员1640人,到今年4月,大部分都跳槽了,只剩下100人还在公交驾驶员岗位上。沈阳客运集团负责人王忠福告诉记者,收入低导致服务差,服务不好导致利润低,利润低又没法改善职工收入,不是跳槽,就是消极怠工——这种恶性循环严重制约着企业和行业发展。

  了解到双方面临的困境,今年年初,沈阳市总工会将组织公交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提上了日程。

  先学“如何协商”

  劳资双方各一半共选出30名协商代表,接受专门培训

  选择工资协商,首先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协商”——协商代表如何产生?协商基础又在哪里?为组织和推动工资协商,沈阳市总工会和交通局共同成立了公交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领导小组。

  为了确立对等的协商主体,沈阳市总工会和交通局又共同推动成立了城市客运交通工会联合会和城市公共交通行业协会。其中,联合会主席汤泓任协商职工方首席代表,协会理事长朱志刚任行政方首席代表。

  “不涨工资,企业必然在恶性循环中陷入死境;涨工资,又会陷入没钱买油的境地。如果各自为政,各家公司工资水平不统一,恐怕又会加剧职工频繁跳槽的现象。”作为行政方代表之一的王忠福这样表述参加协商的初衷。

  为了参加协商,14家公交企业分别选出了自己的代表,大多是熟悉企业经营的公司负责人;职工方的14名代表则从公交企业的一线职工和工会工作人员中选出。再加上两名首席代表,参加协商的30名代表最终产生。

  同时,辽宁省工交农建工会、沈阳市委党校、人社局、总工会、交通局等单位的专家还组成了顾问组,负责从法律法规上对合同文本起草和集体协商工作进行指导,并在协商中及时为双方代表解答有关的法规和政策问题。

  5月28日,30名代表接受了专门为此次协商进行的培训。记者了解到,培训的主要内容是, ,讲解公交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法律依据、相关政策、协商原则、方式方法以及程序。培训中,还向代表们通报了公交行业职工薪酬福利调查的结果。

  这些,似乎为协商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然而,最艰难的环节才刚刚开始。

  协商“拉锯战”

  从唇枪舌剑到达成一致,17天经历4轮正式协商与8轮非正式协商

  “太难了!”说起协商,多位参与者异口同声。从6月8日第一轮开始,到6月24日最后一轮结束,这次工资协商共经历了17天,进行了4轮正式协商和8轮非正式协商。

  职工方代表郭君说:“要让企业从口袋里拿出钱来,你说说有多难?而且,企业也的确有企业的困难。”她告诉记者,多轮协商都成为“拉锯战”,经常从上午九点持续到下午两三点,再从下午两点持续到晚上六点,仍无法达成一致。

  记者了解到,工资协商的最大难点,集中在年度工资增长幅度和岗位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问题上。

  职工方一开始提出,公交司机月基本工资应该涨到4000元,行政方表示不可接受;行政方表示,经过测算可把驾驶员最低工资定为1425元,职工方表示不能接受。

  协商进行了一轮又一轮,双方唇枪舌剑,摆事实、讲道理、谈感情、论发展……

  行政方代表王忠福回忆,在私下讨论时,行政方内部也有分歧。有代表说,现在社会上饭馆招个打杂的,一个月还有1800元的工资呢,还管吃管住。有代表立马反问:“涨工资,钱从哪来?”买车成本、燃油费用、车辆损耗和修理费用对公交公司都是难题。

  针对双方的分歧,6月22日至24日,沈阳市总工会组织了多次非正式协商,并分别做双方的工作:对职工方,向代表们说明,职工要理解企业的困难,第一年适当提高待遇,提高服务质量,企业收入增加了,才能更有资本给职工提高待遇;和行政方的协商进行了5个半小时,总工会反复做工作,涨工资可以稳定职工队伍,对企业发展有好处,是互利共赢的……

  6月24日,双方代表再次坐在一起。经过一番争论,30位代表终于同时举起代表同意的绿色小牌,驾驶员每月最低工资标准定为1600元,各工种每年工资涨幅定在了15%和10%。

  至此,工资集体合同文本中的18条,全部达成一致,形成了《沈阳市公交行业工资集体合同》。这份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合同,最终实现了工资增幅和最低工资标准向一线职工倾斜,驾驶员、车辆修理工、调度员等主要工种的最低工资标准分别上调了45.5%、36.4%和31.8%。

  工资协商得与失

  建立行业工资协商共决机制,但劳资双方信息不对等成为协商主要阻力

  6月28日,协商形成的工资集体合同经沈阳市城市客运交通行业首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覆盖了全市全部14家公交企业、1.5万名公交职工。沈阳市总工会副主席段阳表示,此次集体协商工作建立了公交行业工资协商共决机制、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使职工劳动经济权益得到了保障。

  据介绍,2006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沈阳市总工会把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和签订集体合同作为维护职工劳动权益的两大手段进行推广。调查发现,2011年签集体合同的职工工资比没签的高25%,目前全市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96.5%。

  此次协商之前,今年年初沈阳市总工会完成了餐饮行业的工资集体协商。沈阳市总工会下属城建交通农林工会主席詹军介绍,之所以选择在行业层面上集体协商,是因为这样确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对整个行业所有企业都有约束力。每个企业的经济状况不同,行政负责人对职工待遇的态度也不同,进行全行业协商,可以给企业一定的压力,更好地保障职工权利。

  詹军说,此次公交行业协商成功,离不开总工会的主导作用。从最开始的推动协商,到协商中的斡旋,工会都起到了重要的协调作用。另一方面,劳资双方代表的充分沟通、互相妥协,也是协商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

  记者了解到,协商中双方的一个重要分歧是,最低工资标准是否包含五险一金。职工方认为,应是扣除五险一金后的;行政方认为,这样企业需要掏更多钱,压力太大。后来职工方做出了让步。“我们在这儿让步了,他们也会在别的地方让步的。”职工代表郭君说。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在分析沈阳此次实践时,肯定了工会在其中的积极作用。他同时也指出,此次协商作为个案的成功有其特殊性,包括政府与市总工会积极推动、劳资双方有基本共识,这并不是所有地区、所有行业都具备的。

  郭君认为,职工以后应加强对企业的了解,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职工工资的构成等,才知道在协商中怎么为自己争取利益。詹军也表示,职工方代表对企业经营情况,尤其是收入和支出的情况了解不够充分,双方信息 不对等,是协商中一个重要困难。

  从7月开始,沈阳市各个公交企业将各自开展二次协商,协商结果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确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和增幅。按照总工会要求,各企业须在7月底前完成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詹军介绍说,沈阳市公交行业今后每年都将进行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

本文来源:http://www.tuzhexing.com/jiaoyu/1196369/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