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图者知识网!

大肠杆菌多重耐药研究,大肠杆菌耐药现状

医学类 时间:2014-12-18

【www.tuzhexing.com--医学类】


【摘要】   综述了中药消除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质粒的研究,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消除机理,研究对开发中药消除剂的影响。

【关键词】 中药; 大肠杆菌耐药质粒; 消除

  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不同类型的疾病的总称,致病性大肠杆菌是人类和动物临床上最常见的病原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和动物的健康[1]。大肠杆菌病流行菌株血清型的多样性,使得难以进行有效的免疫预防,因此药物防治是一条有效的可选途径。自20世纪40年代抗菌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以来,就出现了细菌的耐药问题,并且日趋严重。大肠杆菌流行病株存在着广泛的耐药性,使得许多抗生素治疗效果不理想。论文论文参考网

  致病大肠杆菌抗生素耐药是基因突变使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内因,耐药基因位于质粒DNA和染色体DNA上。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具有遗传功能的双链去氧核糖核酸,携带有耐药性基因的质粒称为耐药性质粒。耐药质粒广泛存在于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中,几乎所有致病菌皆有,是致病性大肠杆菌产生耐药的主要介导因子,它可以通过菌株间的接合进行传递。质粒基因的突变可引起细菌对新的抗生素产生耐药,通过耐药质粒传递产生的耐药现象在自然界发生的细菌耐药现象中占有重要地位。大肠杆菌耐药株引起的感染在临床上不但有增多趋势,而且其耐药性亦不断发生变迁,大肠杆菌的多重交叉耐药株的出现使大肠杆菌病的治疗变得十分困难。因此,消除大肠杆菌耐药质粒,从而为临床上阻止大肠杆菌耐药质粒的传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 中药消除大肠杆菌耐药质粒

  鞠洪涛等[2]用中草药提取物消除大肠杆菌耐药性及耐药质粒,并取得初步效果。Schelz等[3]研究了10 种植物源挥发油对致病性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K12)质粒的消除效果,发现3 种具有消除作用。王兴旺等[4]研究了苍术提取液对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质粒进行消除试验,消除率分别为4.5 %和1.2 %。陈群等[5]研究黄芩和黄连对大肠杆菌R质粒的消除作用,黄芩和黄连的提取物作为多重耐药性大肠杆菌质粒消除剂,比较了两个时间的消除率差异。关玛丽等[6]证实中药蒌仁对大肠杆菌耐药性质粒有消除作用。雷连成等[7]研究20 株人源和动物源性大肠杆菌在体外经黄连提取物作用后,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庆大霉素和多西环素的耐药性明显被抑制。三黄片(主要成分为大黄、黄芩总苷、盐酸黄连素)作为质粒消除剂,对48 株院内感染大肠杆菌多重耐药株采用连续稀释培养法进行质粒消除实验,研究表明, 三黄片对耐药质粒有较强的消除作用[8]。

  2 中药消除剂存在的问题

  2.1 消除率低很多消除剂,如目前比较肯定的化学消除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异丙嗪,它们在适当的作用浓度和温度下均可达到95 %以上[9,10]。但是这些化学试剂在消除质粒的同时,对人体也会产生一定的危害。近来,有科技工作者对中药进行耐药质粒消除的研究,在这方面,中国已进行初步的探索,取得了部分成绩(如前所述)。但是中药消除剂对耐药质粒的消除率较低,就目前的研究表明,最高消除率仅能达到22.57 %。

  2.2 机理不明确中药消除大肠杆菌R 质粒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中药消除剂往往是依照中药抗菌试验( 确定亚抑菌浓度)的结果来选择。但由于抗菌与质粒消除的机理是不相同的。因此,消除剂的选择存在很大的盲目性[11]。

  3 展望

  由于细菌耐药性大多是由其质粒上的基因控制,如果能消除细菌中的耐药质粒,则可降低或部分消除细菌的耐药性。提高大肠杆菌生存环境的改变,可以影响大肠杆菌的耐药,如果能够辅以抗生素治疗,可能减少抗生素的用量,提高抗生素的疗效,由此看到抗生素新的发展前景[12]。耐药质粒可自宿主细胞内自发消除,但很缓慢,其消除频率为10-2~10-8。近30 年来,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者积极寻找一种有效的方法去消除耐药质粒,以逆转细菌耐药,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论文参考网

  尽管很多化学消除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溴化乙锭(EB)等,具有很高的消除率和稳定性,但是对人体有害或方法本身不适用于人体,在消除质粒的同时,对人体也会产生一定的危害。天然的中药,其毒副作用小,是消除剂研究的方向,但对耐药质粒的消除率较低。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较好的可供体内使用的清除R质粒的方法,要将消除R质粒投入实际临床应用,还有很大的难度。因此加强中药消除R质粒机理的深入研究,才能够探求出安全、高效、经济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质粒消除剂。

  中药消除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质粒的研究刚刚起步,机理研究可以从以下 下几个方面考虑:
  3.1 中药对质粒DNA的干预机理①膜蛋白溶解性测试,改变质粒在细胞膜上的结合位点,使其不能精确复制; ②与质粒DNA分配有关的?白部分或完全失活,质粒DNA复制中间物大量积累,不能产生子代DNA;③嵌入质粒DNA双链中影响质粒复制;④与质粒DNA双链结合,影响复制;⑤影响质粒DNA复制所必需的酶合成与活性;⑥诱导质粒DNA复制抑制剂的产生;⑦诱导质粒DNA耐药基因变异,失去耐药性等等。

  3.2 细胞膜通透性变化影响细胞膜的结构,使膜的通透性增强,促进质粒DNA外流。

【参考文献】
  [1] 尹秀玲, 牛发良. 大肠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23 (1): 49.

  [2] 鞠洪涛, 韩文瑜, 王世若, 等. 大肠杆菌耐药基因定位及耐药质粒消除 [J]. 中国兽医学报, 2000, 20 (6): 561.

  [3] Zsuzsanna Schelz, Joseph Molnar, Judit Hohmann. Antimicrobial and antiplasmid activities of essential oils [J]. Fitoterapia, 2006, 77: 279.

  [4] 王兴旺, 胡 勇, 宋伟舟, 等.苍术对鸡大肠杆菌耐药质粒消除作用的研究 [J].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 20 (2): 123.

  [5] 陈 群, 王胜春. 黄芩和黄连对大肠杆菌R质粒消除作用的实验研究 [J]. 广东医学院学报, 1998, 16 (1): 1.

  [6] 关玛丽, 林 滢, 李泽芬, 等. 中药蒌仁对大肠杆菌(HB101/PBR322)质粒的消除作用简报[J].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995, 11 (1): 25.

  [7] 雷连成, 韩文瑜, 段 艳. 大肠杆菌耐药性抑制剂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J]. 中国兽药杂志, 2004, 38 (2): 18.

  [8] 康 梅, 陈知行, 许秀成, 等. 三黄片对大肠杆菌耐药质粒消除作用的研究[J]. 华西药学杂志, 1999, 14 (5-6): 406.

  [9] Mansi El-Mansi, Karen J. Anderson, Craig A. Inche, Linda K. Knowles, David J. Platt. Isolation and curing of the Klebsiella pneumoniae large indigenous plasmid using sodium dodecyl sulphate[J]. Research in Microbiology, 2000, 151: 201.

  [10] Annamária Molnár, Leonard Amaral, Joseph Molnár. Antiplasmid effect of promethazine in mixed bacterial culture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2003, 22: 217.

  [11] 韩 伟, 张 铁, 钟秀会. 大肠杆菌的耐药机制及中药对大肠杆菌R质粒消除作用的研究[J]. 中兽药医药杂志, 2006, 3: 25.

  [12] 刘辉, 张供领, 许胜勇, 等. 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J]. 山东家禽, 2001, 2: 32.

本文来源:http://www.tuzhexing.com/kaoshi/417264/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