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图者知识网!

柯棣华简历照片,柯棣华妻子郭庆兰照片,柯棣华儿子柯印华资料

留学生活 时间:2023-03-23

【www.tuzhexing.com--留学生活】

  

  柯棣华生前照片

  柯棣华简历

  柯棣华,印度人,著名医生,国际主义战士。

  柯棣华原名德瓦卡纳思·桑塔拉姆·柯棣尼斯(kwarkanath s. kotnis 1910年10月10日 - 1942年12月9日),出生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绍拉浦尔市,家庭出身属于较高的种姓,但由于兄弟姊妹共有8人,生活并不富裕。他的母亲有残疾,父亲有民族解放思想,幼年时即随同父亲参加抵制英国货的斗争。后来考入孟买著名的g.s.医学院,因为参加反对英国殖民者的斗争,被迫辍学。又以顽强不屈的精神重新考学,终于于1936年从孟买助学医学院毕业并考取英国皇家医学院。

  二战爆发后,他没有去英国上学,参加了巴苏大夫领导的一个五人援华医疗队,于1938年到中国,为国民革命军救助伤员,他感觉国军并没有全力抵抗日本侵略军。于是在1939年2月前往延安,参加了八路军医疗队,在晋察冀边区全力抢救和日本军队作战的伤员,并以自己的身体试验治疗当时在边区流行的传染病。1941年接替牺牲的白求恩大夫,成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院长。

  1941年他和卫生学校的教员郭庆兰结婚,婚后生有一子,由当时晋察冀边区司令聂荣臻起名为柯印华。柯棣华于1942年7月7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由于癫痫病发作,在前线逝世,年仅32岁。

  1949年将他和白求恩大夫安葬在石家庄华北烈士陵园,陵园中惟有的两座雕像是他和白求恩大夫。

  

  柯棣华生前照片


  柯印华简历

  柯印华,印度援华医生柯棣华与中国妻子郭庆兰的独生儿子,1967年6月1日,印华在四医大附属医院,因医护人员失职,静脉注射发霉葡萄糖,在血液中造成恶性循环,不治身亡,年仅25岁。

  柯印华是中印友谊的结晶。他的父亲柯棣华医生1938年加入了由印度国大党派遣的援华医疗队并来到中国,后加入八路军在延安及河北工作。柯棣华医生后来也来到白求恩卫生学校,并担任了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首任院长。他的母亲郭庆兰当时在白求恩卫生学校担任护士教员,1941年10月25日,柯棣华大夫与郭庆兰女士喜结良缘。1942年8月23日郭庆兰生了一个儿子,柯棣华亲自接生。孩子的降生为这对夫妇和他们的朋友带来了巨大的欢乐,柯棣华给他的中国兄弟八路军卫生处军医李得奇写信:“老弟:报告你一件喜事,郭庆兰生了一个男孩。今天是第三天,他睁了睁眼睛观察周围。这孩子白皮肤,大眼睛,高鼻子,长睫毛,黑黑的两道眉,长的样子像我,但皮肤像郭庆兰。取了我们两人的优点,未取缺点。”

  时任八路军晋察冀边区司令员、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的聂荣臻将军亲自为孩子起名为“柯印华”。“印”表示印度,“华”表示中国,这个名字寓意着中印将世代友好。

  1967年6月1日,印华在四医大附属医院,因医护人员失职,静脉注射发霉葡萄糖,在血液中造成恶性循环,不治身亡,年仅25岁。

  印华病危的消息报告了周恩来,他非常生气,立即指示:一定要尽一切努力挽救印华的生命,并指示用飞机从天津送去抢救药物;但已经晚了。

  聂荣臻也看到了印华病危的报告,他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抢救印华的生命;当他从军医大学领导口中获悉印华逝世的消息后,一向不发火的聂帅震怒了,拍了桌子,怒喝道:“孩子本来没大事,吃点消炎药就好了,你们怎么搞的 真是乱弹琴!”

  郭庆兰抱着儿子印华的骨灰盒在首都京西宾馆受到聂荣臻接见,他特别难过,内疚地说:“你的儿子我没有保护好!对不起柯棣华同志呀!”说完涕泪满面。

  印华的骨灰安放在石家庄华北烈士陵园。

  印华的噩耗传到巴苏华那里,他悲痛地说:“中印友谊的桥梁断了,谁还能架起来这座桥呀 ”

本文来源:http://www.tuzhexing.com/liuxue/1259597/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