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图者知识网!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申论,体育发展方式转变

文艺体育 时间:2021-09-26

【www.tuzhexing.com--文艺体育】

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正在山东精彩上演。

  在全运会开幕之际,胡锦涛总书记对体育战线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希望:“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努力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历史记录下了我们的坚实足迹:从1984年许海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跃居金牌榜第一;从获得金牌后的举国欢腾,到向“失败者”致敬,中国人的体育观念悄悄发生着转变。

  当前,中国体育也正处于一个历史的节点。国家体育总局原局长袁伟民认为,“现在是中国体育转型的最佳时机。”

  当十一届全运会美轮美奂的开幕式呈现在国人眼前;当如意火炬以充满想象、精彩异常的方式被点燃;当“和谐中国、全民全运”的理念一次次唱响,对体育内涵,我们有了新的感悟:它不仅仅是场上一次次激烈的争夺,不仅仅是更快更高更强的竞技和超越,更是百姓幸福快乐的源泉之一,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以这个理念,以群众的期望,以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来衡量体育,确实还有不少差距。正如经济需要转变增长方式一样,体育也需要转变发展方式。

  这种转变,并不是不要竞技体育,放弃奥运金牌,而是要在保持竞技体育优势的前提下,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加强全民健身和群众体育。由“政绩体育”,转向民生体育;一手抓竞技体育,一手抓群众体育,最终实现由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目标。

  应该说,从体育人口比例、体育产业、竞技体育影响力三个方面来判断,我们和世界体育强国相比,差距不小:我们参加正式体育运动、进行体育消费的体育人口还不多,国民的体质和发达国家还有不小差距;还没有像耐克、阿迪达斯那样的体育装备品牌,没有形成体育产业链;奥运会金牌也多分布在举重等“小众”项目,在群众基础广泛的三大球、田径、游泳等方面,还比较薄弱。

  看到差距是为了缩少差距。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型,需要科学的政绩观来引导,指挥棒转变是根本。要下决心改变对各级体育主管部门的衡量标准,给体育管理部门松绑:从单纯的奥运会、全运会金牌数量考核,到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并重,摆脱“20枚银牌不如一枚金牌”误区;金牌数量、全民健身、群众体质、体育产业,综合考察,全面考核。

  10月1日起,《全民健身条例》已经实施。这是个契机,也对各级政府提出了要求,从以人为本的高度,把公共体育服务作为政府基本职能,增加投入,多建些质优价廉的体育场所,早日解决群众健身需求和社会体育资源之间的突出矛盾,让工薪阶层、普通群众能走进体育场馆,充分享受体育带来的健康和快乐——这才是造就体育强国的根本。

本文来源:http://www.tuzhexing.com/peixun/1100817/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