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图者知识网!

县域经济运行分析报告,经济金融运行分析

财会金融 时间:2014-10-04

【www.tuzhexing.com--财会金融】

二00五年我县经济金融运行分析报告   更多2010思想汇报请访问:2010思想汇报

2005年,我县各金融单位继续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信贷政策,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政策,适度加大信贷投放,优化信贷结构,充分发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资金主渠道作用,各项存款稳定增长,各项贷款持续增加,经济总量快速膨胀,经济、金融实现良性互动。
一、前11个月经济运行状况简要分析
截止11月末,全县实现生产总值84.4亿元,同比提高27.8%。其中,第一产业11.6亿元,增长10.1%;第二产业47.7亿元,增长38.6%;第三产业25亿元,增长19.9%,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13.74:56.52:29.74。农业继续呈恢复性增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3亿元,增长12.5%,粮食总产量56.31万吨,增长3.43%。
(一)工业生产快速增长,运行质量明显提高。一是工业生产步入快速发展轨道。1-11月份,限额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95.62亿元,增长52.4%,其中高新技术产值比重达到18.61亿元。二是经济效益总体水平明显提高。限额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68.61%,同比提高9.17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37万元,同比减少66.67%。三是产品销售收入增幅加大,产销衔接良好。1-11月份,限额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94.19亿元,增长38.74%,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9.36%。四是实现利税快速增长。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2.66亿元,增长40.68%,其中实现利润7.82亿元,增长45.08%。
(二)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1-11月份,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101.5亿元,同比增长54.7%,固定资产投资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民营经济投资继续保持全县投资主体地位,前11个月累计投资47.81亿元,增长70.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7.1%。二是工业投入稳步增长,企业发展后劲增强。1-11月份累计投资83.78亿元,增长38.7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达82.54%。其中,工业基建和工业技改投入分别为55.3亿元和28.48亿元,增长45%和27.98%。三是规模以上固定资产增势强劲。1-11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在建投资项目177个,其中5000万至1亿元的项目32个,1亿元以上的项目24个,城镇、农村分别完成投资20.55亿元和26.54亿元
(三)民营经济保持较快发展,推动地方经济的作用明显。1-11月份,全县民营经济实现营业收入225.79亿元,增长35%;上交税金27669万元,增长27.1%,占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的73.16%,其中私营经济实现营业收入143.02亿元,增长45.5%,上缴税金7729万元,增长19.2%。
(四)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消费市场平稳发展。1-11月份,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56877万元,增长44.3%;地方财政收入37822万元,增长38.94%;财政支出51433万元,增长66.52%。由于企业单位预算经济效益好转,机关事业单位加薪、农业丰收等原因,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1-11月份,全县职工平均工资9469元,增长16.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337元,增长12.8%。消费市场购销两旺。1-11月份,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4.5亿元,增长18.6%。
二、金融运行情况分析
2005年以来,全县各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平稳增长,各项贷款持续增加,存款期稳定性增强,贷款结构逐步优化,经营效益稳步增长。
(一)各项存款保持稳定增长,存款稳定性不断增强。截止去年底,全县各项存款余额达38.01亿元,较年初增长6.07亿元,增幅 18.99 %,同比多增2.22 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3.26亿元,较年初减少0.02 亿元,同比少增0.32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金额30.04亿元,较年初增加3.91 亿元,同比多增0.79亿元;人均储蓄存款余额已达5746元,增幅14.99%。企业存款、储蓄存款增加额中,定期存款增加2.91亿元,活期存款增加0.98亿元,分别占两类存款增加额的 74.8%和25.2%,同期相比分别提高14.9个百分点和降低14.9个百分点。存款期限结构趋于合理,稳定性增加,2004年10月29日人行加息的政策效应在基层逐渐显现,存、贷款期限、总量结构的匹配,增强了金融机构经营的稳健性。1、企业存款增长缓慢,资金流动性和支持能力有所减弱。截止去年底,企业存款余额为3.26亿元,比年初减少 0.02亿元,同比少增0.32 亿元。与持续增加的工业贷款相比,企业存款增长相对缓慢。分析原因:一是企业投资持续较快增长,支付贷款较多。据统计,前11个月工业固定资产投入达83.78亿元,其中工业基建和技改投入分别为55.30亿元和28.48亿元,企业生产能力增强,产品链条延长,占压在原材料、应收及预付账款上的资金增多,延缓了资金及时回笼。二是部分行业市场供需发生变化,企业“两项资金占用”明显增加。据对恒源石化、克代尔啤酒、澳泰纺织三家监测企业调查,2005年以来,为应对原油、高粱、棉花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保持产销的衔接,普遍加大了库存。同时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应收账款增加,致使“两?资金占用”水平长期维持高位运行,减缓了资金周转。三是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增加,占压部分流动资金。2005年以来,原油、电力、煤炭等重要工业能源、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一方面造成采购资金增加明显,另一方面压缩了企业获利空间,减弱了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如恒源石化受原油、电力价格上涨(从2005年5月1日起调价)的双重影响,经营利润有所下滑。四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效应逐步显现,出口企业换汇成本增加,出口受到抑制。从2005年7月21日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形成新机制在短时期内抑制了企业出口。我县20余家涉外企业前11个月仅完成自营出口额1572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1.8%。出口量下降,换汇成本增加,使涉外企业存款有所减少。2、储蓄存款增加明显,农村储蓄增势强劲,定期化趋向继续走强。截止去年末,全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30.04亿元,较年初增加3.91亿元,增幅14.99 %,同比多增0.79亿元。增加额中,定期存款2.86亿元,占比73.1%,活期存款1.05亿元,占比26.9%,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5.01个百分点和降低5.01个百分点,存款活期化现象有所改观,稳定性增加。按机构分析,2005年四家国有银行、农信社、邮政储蓄分别新增储蓄12832万元、18628万元和7685万元,占比分别为32.78%、47.59%和 19.63%,农村储蓄增加明显,新增额约占全县增加总额的一半。
分析储蓄存款持续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前十一个月,我县职工平均工资9469元,农民人均现金纯收入4337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16.7%和12.8%。城乡居民收入的稳定增加,为储蓄存款的持续增加奠定了基础。二是适合基层投资的渠道仍然偏窄。储蓄在基层投资中占绝对比重,国债、基金、保险仅占极少的一部分。三是教育、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仍不完善。居民未来保障性储蓄强烈,积少成多,预防将来大额支出。四是消费物价回落,储蓄实际利率抬升,相应增强了居民的储蓄意愿。
(二)各项贷款持续增加,信贷结构逐步优化,对地方经济的资金支持明显加大。截止2005年末,全县各项贷款余额已达23.71亿元,较年初增加3.70亿元,增幅18.51%,同比多增2.88 亿元,新增存贷比61.07%,同比提高39.65个百分点,是近年来贷款增量最多、增幅最大的一年。从贷款分类看,短期工业贷款余额4.72 亿元,比年初增加2.09亿元,同比多增1.74亿元,短期农业贷款余额7.31亿元,比年初增加2.80亿元,同比多增1.58亿元,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主要是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16亿元,比年初增加0.36亿元,同比少增0.19亿元。
县人行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和监测、分析、引导功能,积极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信贷政策,于3月、7月和11月分别召开了货币信贷专题会、上半年金融机构行长(主任)联席会、全县金融运行分析会,引导各金融机构正确领会金融宏观调控意图,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要求,明确信贷投放计划和支持重点,积极组织资金,加大贷款投放力度,着力发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资金主渠道作用。一是支农再贷款投放大幅增加,农信社自主放贷功能增强。自去年初以来,县人行多次组织调查组深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农户开展调查,摸清“三农”资金需求和资金缺口,及时申请和发放支农再贷款,有力地支持了春耕、夏收和秋播生产。2005年,县人行累计向县农村信用社发放再贷款7笔,金额10500万元,余额8000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3200万元和3500 万元。支农再贷款的增加 ,缓解了农信社资的不足,贷款覆盖面增加,基本满足了农户扩大种养、加工、运输规模的资金需求,达到了农民增收、农信社获利的“双赢”目标。二是适度加大对重点行业、支柱企业的贷款投放,大企业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各金融机构按照国家宏观调控要求和地方产业构成,继续加大对石化、造纸、塑编、纺织等重点行业、支柱企业的贷款扶持,支持了这些企业的扩产改造和拓展市场,经营规模和效益整体增长。2005年,各金融机构累计向恒源石化、昌源纸业、澳泰纺织发放贷款8.57 亿元,办理银行汇票承兑和贴现2.98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 23.7%和19.8%,企业短期流动资金需求满足率在85%以上。在信贷资金的支持下,重点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设备更新,延长产品链条,拓宽市场,经营效益和创利税能力显著增强,有力地拉动了全县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三是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调控要求,调整信贷结构,积极支持优质民营经济发展。当前中小及民营企业已作为推动地方经济提速、吸纳人员就业的重要力量。各金融机构正确贯彻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积极调整、优化贷款结构,在有效规避贷款风险的基础上,适度增加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能增加就业机会的优质民营企业及部分中小企业的授信额度。全年共向克代尔啤酒、洛北春集团、豪斯玻璃等企业投放贷款5257万元,办理承兑和贴现2218万元,有效缓解了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困难。同时,对国家产业政策明令限制的水泥、钢铁及一些高物耗、高能耗、低效益企业实行信贷退出或禁入,防范了信贷风险。四是农业贷款大幅增加,对“三农?经济的信贷支持持续加大。截止去年末,全县短期农业贷款余额已达7.31 亿元,较年初增加2.80亿元,新增额占全部贷款增加额的75.70%。信贷支农中,农信社作为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县人行支农再贷款的扶持下,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为契机,简化手续,提高效率,扩大小额农贷和联户联保贷款的覆盖面。并加大对恒源石化、昌源纸业、恒昌工贸等县重点企业、优质民营企业的贷款投入。通过畅通贷款发放渠道,极大地支持了“三农”经济,助推了农民增收。
三、当前经济、金融运行中需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回落,但应密切关注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等问题。随着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贯彻执行,通过严把“土地”,“资金”两大闸门,一个时期以来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截止2005年11月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已达到101.5亿元,同比增长54.7%,与2003年同期相比,增速回落了26.1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速提高了1.8个百分点。由于目前固定资产投资基数的扩大,增速有所回落,但仍在高位运行,一旦宏观调控政策松动,存在反弹的可能性。同时,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不尽合理,基建投入多,技改投入少,短期性投入多,长期、可持续性投入少,使一些项目、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竞争力减弱,仅靠廉价的原材料、劳动力及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维持生产。固定资产投资中仍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不利于地方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二)金融生态环境亟待改善和优化,县域资金外流应引起足够重视。一个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对于增加域外资金的吸引力至关重要。目前在经济金融运行中仍存在诸多不和谐因素,扰乱、破坏了金融生态环境,如个别企业通过破产改制逃废银行债务、资产重复抵押、担保造成抵债资产“贬值”,抑制了一部分企事业单位、个人的正常贷款需求。同时,银企信息不对称,造成银行采信、审贷成本高等,从而造成银行“放贷难”、企业“贷款难”的两难状况。由于资金是一种稀缺性资源,具有趋利性,县域金融生态环境不佳,造成县域大量资金通过银行上存资金、邮政储蓄划走等渠道向大城市、大项目、大企业集中,使县域资金供应相对“贫血”,基层金融机构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明显削弱。
(三)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助学贷款启而不动,不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要求。由于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客户金额 小、审批环节繁琐、执行基准利率,并且下岗失业人员从事的项目大多规模小、获利薄、抗市场风险能力不强,多数金融机构从自身利益和防范风险考虑,不愿涉足此类业务。同时在县域,助学贷款开展过程缓慢,仅有农信社一家开办了商业性的生源地助学贷款,截止去年12月末,累计申请人数167人,累计发放额82万元,对部分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只能是“杯水车薪”,信贷支持明显不足。下岗失业人员贷款、助学贷款等政策性贷款启而不动,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总体目标的实现。
(四)金融支持“三农”、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作用仍然偏弱。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实行集约化经营,大量撤并在农村的营业网点,如临邑县仅有农行在基层乡镇设有网点,形成农信社“一农”支“三农”的局面,金融服务主体、服务形式、服务品种缺位,明显不适应“三农”资金需求规模扩大、贷款主体、贷款期限、贷款用途多样化的变化。当前在临邑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基地、带产业、带农户的格局已初步形成,对吸纳农业富余劳动力就业、拉动农民增收作用明显。但农信社对龙头企业的信贷扶持力度不大。“三农”金融服务主体、服务品种的缺位,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产生不利影响。
(五)中小及民营企业“贷款难”问题依然突出,制约了规模扩张。由于县域大部分中小及民营企业存在管理不规范、财务信息失真、缺乏有效的抵(质)押品、信用水平低等“先天性缺陷”,以及银企信息不对称,获得贷款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同时,企业为提高生产能力和产品竞争力,实现规模扩张,保持较强的投资意愿,存在占压流动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更新设备等行为,从而造成企业资金更趋紧张。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及指导性意见
(一)继续贯彻执行金融宏观调控政策,有效规避信贷投放的大起大落,促进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人行应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引导金融机构按照“有保有压”的调控政策要求,调整信贷投放的投向、投量和节奏,防止信贷投放的大起大落;积极调整信贷结构,适当增加短期信贷投放,促进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加大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及能增加就业机会的中小及民营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发挥其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带动、辐射作用。
(二)多方联动,不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形成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人民银行为桥梁和纽带,各金融机构、各级政府部门、社会群体共同参与的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组织体系,针对扰乱、破环金融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加大治理力度,杜绝各种风险性、苗头性倾向;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在发展地方经济和招商引资中,紧紧结合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与地方产业结构、经济特点紧密结合,同时引导司法部门积极协助银行维护债权。通过多方联动,不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为信贷投放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支撑,增强对域外资金的吸引力。
(三)多措并举,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一是积极利用好贷款利率浮动政策,按中小及民营企业的偿贷能力、借款用途、还款方式、信用等级、经营情况等合理确定利率水平,通过贷款“风险溢价”覆盖贷款损失,适当增加对中小及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二是引导中小及民营企业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规范管理,健全财务制度,树立信用意识,积极参加外部资信评级,提高信用等级和融资能力。三是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利用票据融资,满足短期资金周转需要。四是完善信用中介机构体系,为解决中小及民营企业“融资难”提供金融信用中介支持。
(四)加大对“三农”、下岗失业人员、贫困学生的信贷扶持力度,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针对“三农”资金需求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一方面通过适时发放支农再贷款,引导农信社扩大农贷覆盖面,破解农户“贷款难”;另一方面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特色园区、基地的贷款支持,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引导各金融机构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积极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和助学贷款,扶助下岗失业人员重新就业,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本文来源:http://www.tuzhexing.com/peixun/393776/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