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图者知识网!

屈原的评价(共10篇)

百科 时间:2023-06-26

【www.tuzhexing.com--百科】

篇一:屈原的评价

关于屈原的评价(500-600字) 希望多一点评论性的语言,少一点屈原的资料

  下面来自百科 并给予一定的删减
  评价分为古今两部分 褒贬不一 希望有用 望采纳^_^!
  前人评价
  汉武帝是汉代第一个热爱屈原作品的皇帝.而所作赋达82篇之多的淮南王 刘安,则是对《离骚》作了很高评价的第一位文学理论家.刘安称《离骚》兼有《国风》、《小雅》之长,它体现了屈原“浮游尘埃之外”的人格风范,可“与日月争光”.其后,司马迁为屈原作传,不仅照录了刘安的这些警句,还进一步把《离骚》和孔子删定《春秋》相提并论.他盛称前者“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是屈原伟大完满人格的写照.可见,司马迁乃是非常崇拜屈原的人.
  但是,后汉的历史学家班固却不尽以司马迁对屈原之评赞为然.他对屈原及《离骚》的思想倾向是有褒有贬的,甚至是以贬为主的.班固批评时,有意避开了司马迁,而径直把矛头指向刘安.他指出,称屈原和《离骚》可“与日月争光”云云,“斯论似过其真”.班固的人生观是“全命避害,不受世患”.他以为屈原应像《诗·大雅》所谓的“‘即明且哲,以保其身’斯为贵矣!”他批评屈原不应“露才扬己,责数怀王,怨恶椒兰,愁神苦思,强非其人,忿怼不容,沉江而死”.他也不同意屈原把大量的神化传说融入作品中,多称昆仑、冥婚、宓妃虚无之语,皆非法度之正,经义所在.但班固也并不否认屈原的作品“弘博丽雅,为辞赋宗.后世莫不斟酌其英华,则象其从空.”因此,他对屈原的评价是:“虽非是明智之士,可谓妙才也.”
  后汉的王逸则不满于班固这样的庸俗之见.他盛赞屈原“膺忠贞之质,体清洁之性,直如石砥,颜如丹青;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此诚绝世之行,俊彦之英也”.至于梁代的刘勰的《文心雕龙》,又概括王逸的观点,写了《辨骚》一章,除证明屈原作品有异于《风》、《雅》的四点以外,也有同乎经典的四事.
  宋洪兴祖是继王逸之后整理、注释《楚辞》的又一著名学者.他曾得诸家善本,参校异同,成《楚辞补注》一书.洪氏对北齐颜之推所谓的“自古文人,常陷轻薄,屈原露才扬己,显暴君过”之说,甚为不满.他从儒家伦理观念出发驳之云:“屈原,楚同姓也.同姓无可去之义.”而孔子是提倡士“见危授命”的.因此,洪氏为屈原的自沉辩护说:“同姓兼恩与义,而屈原可以不死乎?”那么,屈原又为什么不离开楚国呢?洪氏以为,这是由于当时“楚无人焉,屈原如去国,则楚必从而亡”.因此他说:“屈原虽被放逐,又徘徊而不去楚,其意是生不得力争强谏,死犹冀其感.”(按:指楚王悟而改行)由此亦可见,屈原“虽死犹不死也”.
  朱熹是我国哲学史上有深远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古籍整理名家.他对《诗经》和《楚辞》的研究均有重要贡献.他为《楚辞》作的《集注》也足以媲美其《诗集传》.朱熹是一个有民族气节的政治家,他注《离骚》中“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云,此乃是屈原“托为此行,周流上下,而卒返于楚焉;亦仁之至,而义至尽也”.如此体会屈原眷恋楚国的思想情感,可谓深入了一层.
  今人评价
  近代学者梁启超首推屈原为“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郭沫若评价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一颗闪耀在“群星丽天的时代”,“尤其是有异彩的一等明星”.闻一多评价屈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人的人”.
  《中国文学史》评价屈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评价屈原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把它与古老的“诗三百篇”相比较,并对于它的特点与贡献做了这样的评论:“较之于《诗》,则其言甚长,甚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所谓“举贤授能”,就是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他还以奴隶傅说、屠夫吕望、商贩宁戚的历史事迹为例,说明了不拘身分选拔人才的合理性.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贵,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
  屈原的“美政”理想反映出了他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及其势力的尖锐对立,表达了他革除弊政的进步要求,而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挽救祖国危亡,使楚国走上富强的道路,让楚国成为最强大的国家.与此相关,屈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和大臣们的叛国,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也表体了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于祖国的决心.
  屈原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奋发图强,做个中兴之主.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险,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半步.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及其“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与意志.
  屈原的作品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其主要表现是他将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融入了艺术的想象和神奇的意境之中.如《离骚》写他向重华陈辞之后御风而行,他先叩天宫,帝阍闭门不纳;他又下求佚女,佚女恰巧不在那里;他去向宓妃求爱,宓妃却对他无礼;他欲求简狄和二姚,又苦于没有好的媒人去通消息.这种上天入地的幻想与追求反映了屈原在现实中对理想的苦苦探求.此外如《九歌》、《天问》等还采用大量神话和历史传说为素材,其想象之大胆、丰富 ,古今罕有.
  除此之外,屈原的作品还以一系列比兴手法来表情达意.如他以鲜花、香草来比喻品行高洁的君子;以臭物、萧艾比喻奸佞或变节的小人;以佩带香草来象征诗人的品德修养 .这种“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使现实中的忠奸、美丑、善恶形成鲜明对照,产生了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屈原的作品形式上参差错落、灵活多变;语言上采用了大量楚地方言,极富于乡土气息;其方言土语大都经过提炼,辞藻华美,传神状貌,极富于表现力.
  影响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的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据《续齐谐记》和《隋书·地理志》载,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自尽.中国民间五月五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
  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 念.
  何其芳:《诗经》中也有许多优秀动人的作品,然而,像屈原这样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在他的作品里打上了异常鲜明的个性烙印的,却还没有.
  屈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的形象.他是人民的理想,是光明和正义的化身,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他高尚的政治情操和理想,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壮怀激烈的气节和风骨,融注着我们民族伟大而悠久的历史精神,显示了民族的无穷力量,也展示了作者强烈的爱憎和战斗的革命风格.

篇二:屈原的评价

关于屈原的评价.150字左右
急.

近代学者梁启超首推屈原为“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郭沫若评价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一颗闪耀在“群星丽天的时代”,“尤其是有异彩的一等明星”.闻一多评价屈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人的人”.
《中国文学史》评价屈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评价屈原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把它与古老的“诗三百篇”相比较,并对于它的特点与贡献做了这样的评论:“较之于《诗》,则其言甚长,甚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篇三:屈原的评价

关于屈原的评论或者人物分析,大概2,300字,

  这是同样来自知道的同道之人写的东西,我找来给你:
  “我觉得这他不符合你说的四种倾向或结局.他是一个复杂体.
  一、历史上关于对屈原评价问题的争议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深受广泛推崇的伟大作家.两千多年来,人们对屈原无端受到谗邪小人的中伤和昏庸的楚怀王的放逐深表同情.屈原在流放过程中,又目睹了楚国的危难和“民生之多艰”,因而,带着满腔的愤懑投汨罗江自杀.
  刘向所编的《楚辞》中收入的《九辩》,王逸认为是屈原弟子宋玉“悯其师忠而放逐”之作.他还认为,宋玉怜屈原“忠而斥弃,愁满山泽,魂魄放失,厥命将落,故作《招魂》欲以复其精神,延其年寿”.宋玉甚至幻想怀王看到《招魂》之后,会觉悟起来召回屈原.请看这个宋玉岂不是古今少见的尊师典范?真不理解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何以要在话剧《屈原》剧本中把宋玉丑化为屈原的叛徒.至于《卜居》和《渔父》,我认为也是屈原的后学悼念屈原之作.
  汉武帝是汉代第一个热爱屈原作品的皇帝.而所作赋达82篇之多的怀南王 刘安,则是对《离骚》作了很高评价的第一位文学理论家.刘安称《离骚》兼有《国风》、《小雅》之长,它体现了屈原“浮游尘埃之外”的人格风范,可“与日月争光”.其后,司马迁为屈原作传,不仅照录了刘安的这些警句,还进一步把《离骚》和孔子删定《春秋》相提并论.他盛称前者“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是屈原伟大完满人格的写照.可见,司马迁乃是非常崇拜屈原的人.
  但是,后汉的历史学家班固却不尽以司马迁对屈原之评赞为然.他对屈原及《离骚》的思想倾向是有褒有贬的,甚至是以贬为主的.班固批评时,有意避开了司马迁,而径直把矛头指向刘安.他指出,称屈原和《离骚》可“与日月争光”云云,“斯论似过其真”.班固的人生观是“全命避害,不受世患”.他以为屈原应像《诗·大雅》所谓的“‘即明且哲,以保其身’斯为贵矣!”他批评屈原不应“露才扬己,责数怀王,怨恶椒兰,愁神苦思,强非其人,忿怼不容,沉江而死”.他也不同意屈原把大量的神化传说融入作品中,多称昆仑、冥婚、宓妃虚无之语,皆非法度之正,经义所在.但班固也并不否认屈原的作品“弘博丽雅,为辞赋宗.后世莫不斟酌其英华,则象其从空.”因此,他对屈原的评价是:“虽非是明智之士,可谓妙才也.”
  后汉的王逸则不满于班固这样的庸俗之见.他盛赞屈原“膺忠贞之质,体清洁之性,直如石砥,颜如丹青;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此诚绝世之行,俊彦之英也”.至于梁代的刘勰的《文心雕龙》,又概括王逸的观点,写了《辨骚》一章,除证明屈原作品有异于《风》、《雅》的四点以外,也有同乎经典的四事.
  宋洪兴祖是继王逸之后整理、注释《楚辞》的又一著名学者.他曾得诸家善本,参校异同,成《楚辞补注》一书.洪氏对北齐颜之推所谓的“自古文人,常陷轻薄,屈原露才扬己,显暴君过”之说,甚为不满.他从儒家伦理观念出发驳之云:“屈原,楚同姓也.同姓无可去之义.”而孔子是提倡士“见危授命”的.因此,洪氏为屈原的自沉辩护说:“同姓兼恩与义,而屈原可以不死乎?”那么,屈原又为什么不离开楚国呢?洪氏以为,这是由于当时“楚无人焉,屈原如去国,则楚必从而亡”.因此他说:“屈原虽被放逐,又徘徊而不去楚,其意是生不得力争强谏,死犹冀其感.”(按:指楚王悟而改行)由此亦可见,屈原“虽死犹不死也”.
  朱熹是我国哲学史上有深远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古籍整理名家.他对《诗经》和《楚辞》的研究均有重要贡献.他为《楚辞》作的《集注》也足以媲美其《诗集传》.朱熹是一个有民族气节的政治家,他注《离骚》中“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云,此乃是屈原“托为此行,周流上下,而卒返于楚焉;亦仁之至,而义至尽也”.如此体会屈原眷恋楚国的思想情感,可谓深入了一层.
  二、我的看法:
  屈原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一个爱国者的悲剧,一个改革家的悲剧,一个正义毁于邪恶的悲剧.纵观他的一生,作为一位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失败了.他的理想和事业永远为后人所惋惜.但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成功了.他忧国忧民、行廉志洁的人品被誉为后世楷模,他气魄宏伟、辞章瑰丽的作品堪称世界文学殿堂的精品,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近代学者梁启超首推屈原为“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郭沫若评价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一颗闪耀在“群星丽天的时代”,“尤其是有异彩的一等明星”.闻一多评价屈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人的人”.《中国文学史》评价屈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评价屈原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所谓“举贤授能”,就是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他还以奴隶傅说、屠夫吕望、商贩宁戚的历史事迹为例,说明了不拘身分选拔人才的合理性.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贵,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
  屈原的“美政”理想反映出了他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及其势力的尖锐对立,表达了他革除弊政的进步要求,而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挽救祖国危亡,使楚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与此相关,屈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于祖国的决心.
  屈原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奋发图强,做个中兴之主.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险,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一步.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及其“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与意志.
  屈原的作品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其主要表现是他将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融入了艺术的想象和神奇的意境之中.如《离骚》写他向重华陈辞之后御风而行,他先叩天宫,帝阍闭门不纳;他又下求佚女,佚女恰巧不在那里;他去向宓妃求爱,宓妃却对他无礼;他欲求简狄和二姚,又苦于没有好的媒人去通消息.这种上天入地的幻想与追求反映了屈原在现实中对理想的苦苦探求.此外如《九歌》、《天问》等还采用大量神话和历史传说为素材,其想象之大胆、丰富 ,古今罕有.
  除此之外,屈原的作品还以一系列比兴手法来表情达意.如他以鲜花、香草来比喻品行高洁的君子;以臭物、萧艾比喻奸佞或变节的小人;以佩带香草来象征诗人的品德修养 .这种“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使现实中的忠奸、美丑、善恶形成鲜明对照,产生了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屈原的作品形式上参差错落、灵活多变;语言上采用了大量楚地方言,极富于乡土气息;其方言土语大都经过提炼,辞藻华美,传神状貌,极富于表现力.
  影响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的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据《续齐谐记》和《隋书·地理志》载,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自尽.中国民间五月五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篇四:屈原的评价

求司马迁对屈原的评价 不要文言文【屈原的评价】

这篇文言文节选自班固《汉书·司马迁传》 1.赋赋,中国古典文学的一屈原的《招魂》全篇的铺张夸饰,对汉大赋的影响不言而喻.赋自诞生之日便

篇五:屈原的评价

司马迁对屈原的评价为何

【屈原的评价】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篇六:屈原的评价

对屈原的认识与理解

屈原和每一个出身高贵的公子哥一样的高傲与自负,或许他最大的不同与最难得的品质便是他追求完美的执着.他并没有在物质与权势的欲望中选择沉沦,而是尽他所能的追求自身品格与道德的完美.奈何生逢 浊世,黑暗的现实最终将那仅存的清白送到了另一个世界,屈原,这片清白的忠实守护者用生命将他捍卫!【屈原的评价】

篇七:屈原的评价

说说你对屈原的认识?(端午节临近)

记得第一次知道屈原是吃粽子,那时父母跟我说是为了纪念屈原投河而做的.将粽子投入河中是为了让鱼不吃屈原的尸骨.后来上了小学就知道屈原是楚国的五闾大夫,印象中似乎被楚怀王疏远了.还知道他有两个学生(不好意识,忘了他俩的名字),这个是从郭沫若的剧本看的.高中吗,就学了离骚,然后就知道那句“长太兮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以上就是本人的认识啦!

篇八:屈原的评价

对于屈原与司马迁各自人生选择的看法
议论文形式,不少于800字,要新写的,急用!

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
  然而,屈原与司马迁又是很不同的,突出地表现在他们面对苦难的反抗方式上.屈原选择了死亡,而司马迁则选择了奋斗.面对两次遭流放的打击,屈原选择了一条向上的路,世浊己清,人醉己醒.忍受着巨大的孤独与痛苦,始终不肯“变心以从俗”.终于无路可走,只有以死明志,杀身成仁.对于他的反抗,我们只能表示叹服与钦敬,而不能有任何指责与议论.他可以死,也可以活,然而他选择了死.
  而司马迁则选择了另一条道路.遭受宫刑之后,他在破败的官邸中忍受着凄清的长夜,阵阵搅心的疼痛袭来.一个铮铮铁汉变得残缺不全,命运的不公,无理地降临在一个汉子的壮年.人竟要这样艰难无趣地活着吗?绝望沉重地压迫在他敏感的心头.或许,他想到了死.但如果一个人没有彪炳史册的成就,即使他肢体完整又能怎样呢?事业上的侏儒不是与身体上的残缺一样可怕吗?黑夜惊诧了,我们突然看见他那绝望的手握住了那卷没有刻完的竹简.另一只被寒冷舔僵的手,握紧了刀笔……面对宫刑的奇耻大辱,他虽然也是“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巾也”,而且痛苦到“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但他想到未成之作,就有了活下去的动力跟勇气,终于忍辱负重,完成了父亲留下的修史重任.他的丰功伟绩,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让后人只能敬为神明.
  屈原之死,是“一死以明志”,而司马迁,未死志亦明.究其因是因为两人之志不同,所以对苦难的反抗方式也不同所致.屈原志在辅国安民,政治理想是他的精神支柱,他生命中的一切都围绕着政治,当他一再受到打击,政治生命结束的时候,他自己的生命也就结束了.对他来说,辞赋只是“小道”,而他却在不经意间留下了千古绝唱.
  而司马迁志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志向在于他的《史记》,在于史有所传.所以面对苦难,他最大的任务就是活下来,写下去.他不能去死,屈原的死是一种壮烈,而他的死是一种屈服,徒增他的屈辱与软弱.他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为了这个志向活了下来,最终他成功了.汉武帝对他实施了宫刑手术,而他的《史记》则对汉武帝实施了永远的宫刑.他的冷静、公允、胆量,通过《史记》已经“绝唱”了两千多年,恐怕还要继续“绝唱”下去.
  历史的帷幕一层层地拉上了,一个个大时代虚掩在时间的黑夜中.而屈原、司马迁却如历史天幕上的灿烂星斗,在我们的精神家园里熠熠生辉.
  他们都胜利了,屈原的死成就了《离骚》,司马迁用活谱写《史记》.

篇九:屈原的评价

求屈原《国殇》的诗的赏析点评,300字以上

《国殇》是屈原为祭祀神鬼所作的一组乐歌——《九歌》中的一首,内容是追悼和礼赞为国捐躯的楚国将士的亡灵.
乐歌分为两节,先是描写在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中,楚国将士奋死抗敌的壮烈场面,继而颂悼他们为国捐躯的高尚志节.由第一节“旌蔽日兮敌若云”一句可知,这是一场敌众我寡的殊死战斗.当敌人来势汹汹,冲乱楚军的战阵,欲长驱直入时,楚军将士仍个个奋勇争先.但见战阵中有一辆主战车冲出,这辆原有四匹马拉的大车,虽左外侧的骖马已中箭倒毙,右外侧的骖马也被砍伤,但他的主人,楚军统帅仍毫无惧色,他将战车的两个轮子埋进土里,笼住马缰,反而举槌擂响了进军的战鼓.一时战气萧杀,引得苍天也跟着威怒起来.待杀气散尽,战场上只留下一具具尸体,静卧荒野.
作者描写场面、渲染气氛的本领是十分高强的.不过十句,已将一场殊死恶战,状写得栩栩如生,极富感染力.底下,则以饱含情感的笔触,讴歌死难将士.有感于他们自披上战甲一日起,便不再想全身而返,此一刻他们紧握兵器,安详地,心无怨悔地躺在那里,他简直不能抑止自己的情绪奔进.他对这些将士满怀敬爱,正如他常用美人香草指代美好的人事一样,在本篇中,他也同样用一切美好的事物,来修饰笔下的人物.这批神勇的将士,操的是吴地出产的以锋利闻名的戈、秦地出产的以强劲闻名的弓,披的是犀牛皮制的盔甲,拿的是有玉嵌饰的鼓槌,他们生是人杰,死为鬼雄,气贯长虹.英名永存.
依现存史料,我们尚不能指实这次战争发生的具体时地,敌对一方为谁.但当日楚国始终面临七国中实力最强的秦国的威胁,自怀王当政以来,楚国与强秦有过数次较大规模的战争,并且大多数是楚国抵御秦军入侵的卫国战争.从这一基本史实出发,说本篇是写楚军抗击强秦入侵,大概没有问题.而在这种抒写中,作者那热爱家国的炽烈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楚国灭亡后,楚地流传过这样一句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屈原此作在颂悼阵亡将士的同时,也隐隐表达了对洗雪国耻的渴望,对正义事业必胜的信念,从此意义上说,他的思想是与楚国广大人民息息相通的.作为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第一位伟大诗人,他所写的决不仅仅是个人的些许悲欢,那受诬陷被排挤,乃至流亡沅湘的坎壈遭际;他奉献给人的是那颗热烈得近乎偏执的爱国之心.他是楚国人民的喉管,他所写的《国殇》,包括其他一系列作品,道出了楚国人民热爱家国的心声.

篇十:屈原的评价

关于屈原抱石投江这一历史事件你持何看法?500字议论文 急求~~~~~~~~~
文笔要好一点的,围绕这个事情写你的看法,比如赞不赞成屈原当时选择了抱石投江,要有理由.是议论文啊!议论文!拜托了各位大侠们!写得好的话我会追加分的!谢谢----~~!

屈原,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即使在他投江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仍然受到人们的敬仰和怀念,他所创造的楚辞体经久不衰,永垂史册.但是对于他投江而死却存在着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屈原之死重于泰山;有人则认为屈原之死轻如鸿毛.其实这恰恰反映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该怎样正确理解和认识人的价值.在我认为,屈原之死,死得其所.
屈原之死,死于爱国.屈原面对楚国上下昏庸,郢都破灭,没有卖国求荣,而是凭着一颗“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忠肝义胆,与楚国共存亡.他将国家兴衰置于自己得失之上,这种精神永远激励着爱国志士,鞭挞着卖国之人,有如此深远之影响,有如此深远之意义,怎能说死得“轻如鸿毛”呢?郭沫若同志说过:“屈原的死是为民殉国难,是一种为国捐躯精神的再现,他是为正义而死,为真理而死,死得其所.”
屈原之死,死于一种热忱,死于一种抗争.在他生命旅途的最后一站,将生命与信念的光辉和伟大展现给世人;他用生命守住他的灵魂:他用他的死告诉世人,追求信念与自由是永恒的主题;他给芸芸众生以震撼;他在“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的郁闷空气中注入了一股热浪.这种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民主革命宣传家,思想家陈天华或许受了屈原之死的感染吧!他的《猛回头》、《警世钟》成为刺向清政府的两刃利剑,而他为了抗议日本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迫害,愤然投海而死.老舍也倍受屈原的感染吧!在“文化大革命”中,不堪忍受邪恶势力的迫害,愤然投湖自杀,这是对文革动乱的抗争,是对‘文革”的控诉,他们和屈原—样,以自己的生命警醒人们要奋发,要觉醒.他们把生命的意义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正是死的价值所在.
屈原之死给时空注释新的含义.这一道闪光的利剑划破了千年长空,给生与死赋予新的内容.他的精神流淌在每一个中华赤子的热血里,融入炎黄子孙的灵魂中.死已不是一种结束,而是一个伟大的起点.文天祥虽死犹生,丹心照汉青;史可法,身殉孤城,忠心可鉴;更有于谦,千锤万凿,清白人间.选择死亡,并不是平淡的沉沦,更不是无能的表现.屈原之死是一种力量,一种发奋的力量,它如长夜中划空而过的流星,闪出一生最璀璨的光辉.我说,屈原之死,价值永恒,价值无限.虽然人生的意义在于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人生中也有为了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在某种条件下,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续生命的音响和光彩.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峰,绝妙的音乐、多是悲壮的旋律.而高尚的情操,却在壮烈的牺牲中.人生留迹于大地之间,本应该有惊人之举.卓尔不群的泰山睥睨群峰,汪洋恣肆的长江啸傲百川,佰剑于长城的秦皇汉武,在史册中群视千秋.
生命的长短无关紧要,紧要的是生命的意义.屈原不随俗而毅然沉江,以身殉国,生命之光与日月争辉,长与短,因之失去意义.古往今来,多少生命在历史的星河中默默产生,又默默消亡,而又有几颗能够像屈原这样2000多年后的今天仍熠熠闪烁.他的死,有力地维护了他那不随波逐流,不苟且偷生的人格尊严;他的死,充分显示了他的忠贞爱国,至死不渝的高尚情操;他的死真正体现了他那昭真理而不惜牺牲生命的人生价值.鲁迅曾经说过,人的生命是可贵的,但真理更可贵.屈原虽死,而真理传于四方,这样的死,死得其所.生与死,是一对矛盾.孟子说过:“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也如裴多斐所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也就是说,为了真理,自由,正义,牺牲自己的生命是值得的.但同时,我们要珍惜生命.罗曼•曼兰说过:“以死来鄙薄自己,背叛自己,否定自己的信念是世界上最大的错过.”
屈原投江是一曲壮烈的悲歌,一捶击破昏暗的响鼓,一声震撼历史长河的惊雷,屈原是矗立于人类心中的永远丰碑.

本文来源:http://www.tuzhexing.com/zhishi/1288052/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