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图者知识网!

走进新课程考试试题集,新课程标准考试试题

试题 时间:2014-02-19

【www.tuzhexing.com--试题】

                         中国教师报     2003-03-21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中过分注重分数的问题严重,因此,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建立“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方式,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综合评价体系的提出,使反对考试者似乎看到了希望,他们主张弱化甚至取消考试,同时,捍卫考试的人也提出了他们的理由。今日话题——



强化对考试的管理 保证评价的真实性
■ 筱  宇
    不可忽视考试的“真实性”。之所以有人要反对考试,是因为“应试教育”。这些年,所有的改革政策总说“不要只看考分”,而实际上人们仍然是只看考分。这是为什么?因为人们都知道,除考试以外的其它评价项目太容易作假了,缺少可信度。“文化大革命”中,不是实行过“工农兵推荐”制度吗?这推荐不也是一种“评价”吗?当初不也是声称这可以破除“分,分,学生的命根”吗?结果如何呢?如果以很容易作假的东西来决定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或一个人的命运的话,客观上就为腐败开了方便之门。所以,关键不在于规定多少看似全面的评价项目,而在于如何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性。
    考试虽然也有作假的可能,但毕竟要难一些。当然,现在考试中的作假之风也越来越严重了。但是,这绝不是用一种更容易作假的东西来取代考试就可以克服的。网上有人在“捍卫高考”,我很理解他们的心情,他们代表了一些没有权力搞不正之风的普通人的担心。
    “应试教育”,问题在“应”不在“试”。从管理角度看,考试是一个评价人才的手段,其弊病在于难以避免片面性。假如能使得考试的结果正好反映我们教育方针所要求的全面发展的效果,那也就没有这个弊病了;从考生角度看,考试是一场竞争,其弊病在于难以避免不正当竞争。除了作弊这种非法的手段外,还有大量“合法投机取巧”的经验在社会上广为传播。所谓“应试教育”的“应”也就是传授这种“合法投机取巧”的经验。如猜题,死记硬背现成答案,等等。假如大家都不去猜题,都独立思考,那么考试结果也就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学习效果了。其实这两个方面是联系的。比如片面性,应该说,多年来我们的考试(特别是高考)采取了多少措施、多少花样,目的都是为了避免片面性。许多措施当时确实有效,但是这种措施的效果是“一次性”的,无法再用。因为马上就有人发明出专门针对这种措施的投机取巧的“窍门”并广为传播。所以,我们无法把行之有效的经验积累起来。也就是说,考试之所以难以避免片面性,就在于投机取巧的不正当竞争风气太盛。 
    曾有人说,不考试就没这弊病了。是这样吗?比如某职业学校宣称废除了学校考试,只要学生被招工单位看中就算合格。我不知实际情况怎样,但是招工的选拔面试就不算考试吗?招工面试就一定比学校的考试弊病少吗?如果社会上出现大量的“招工面试对策”,“面试妙答900例”,“历年招工试题答案汇编”,等等,学生不学业务了,全背这些材料,这就不算“应试教育”吗? 
    考试本身是不能不要的,问题在于不应教人们用投机取巧的态度来对待考试。我们的目的不是要“淡化”竞争,而是要消除不正当竞争。不正当竞争既是一个法制的问题,又是一个道德的问题。对考试的投机取巧风气也是这样,既需要加强管理制止不正当行为,又需要通过诚信教育来消除人们的不正当心理。从管理措施上来说,不是应该“淡化”而是应该“强化”。
    当然,从道德教育方面来说,特别是对儿童,在他们尚未建立竞争意识时,缓一些让他们接触激烈的竞争,是否有可能减少一些不正当竞争的心理欲望?我尚不能否认,所以适当“淡化”考试在比较小的孩子身上有一定意义。但是仅此而已,既然竞争客观存在,就不可能单靠“淡化”让人们看不见它。这有点像50年代曾经有过的幻想:“淡化”货币,吃饭不要钱,是不是可以提高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呢?


精神意识上淡化和物质技术上强化
■ 刘道梁
    从今天的中小学形势来看,任何形式的考试都存在精神意识上淡化和物质技术上强化的要求。
    考试作为教育评价与测量手段,是一个国家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我国是人口大国,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就业压力将会在长时期困扰我国。因此,以分数和成绩作为人才评价的标准,是当今中国社会的必然选择,经济发展程度和人才需求远未到废除考试的地步。
    但是,如果仅仅从考试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看问题也不对。因为考试只是教育评价与测量的手段之一,不是也不可能是教育测量的全部手段,况且考试本身也是教育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当考试的指导思想和考试内容是科学的、全面的并与教育目标相一致时,它就引导教育朝着教育目标前进;相反,当考试内容、方法与评价思想不科学或欠科学或不全面时候,考试的评价功能就变质了。这时考试就由手段异化为目的,严重地妨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而成为教育过程的异己力量。
    中国的高考(当然由于高考带动和左右着日常的各种考试)正走过了由手段向目的的演变过程。今天的高考已经窒息了整个教育的美好意义,已经不能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对其劳动者知识、能力、技能等方面的素质要求,它只能引导着基础教育向片面追求升学率迈进。但考试本身并没有错,任何教育模式都不能缺少考试,这点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所以,从教育发展的人本需要来看,我们应该“淡化”考试,淡化考试在评价教育教学质量中的作用,确立全面科学的考试观、教学观和人才观。
    但是中国现在的社会发展程度确实仍然需要考试,甚至还需要“强化”考试。我们的教育和经济发展还需要考试。像欧美发达国家,社会的发展已经有足够的消化能力,高等学校招生已经能够做到宽进严出,大多数高校甚至无须考试即可报名就读。他们的教育目标也已经完全定位在培养什么样的人,而我们现行教育仍然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劳动者”,也就是能够就业工作的实用型人才。另外就业压力也加强了学校教育中考试的地位。分数的高低几乎成为衡量人才的惟一标准,考试承载了整个社会太多的希望。于是,正常的考试功能被扭曲,整个考试充斥着舞弊和虚假,像已经暴光的广东电白BP机舞弊案和山东曹县替考案等“大案”、“要案”接连不断。在这种考试形势下,从技术上强化就是惟一的选择。有报道说,广东电白为扭转形象,已经在每个考场安装电子探头监考即是“技术强化”的一个很好例子! 


淡化管理观  强化质量观
■ 王振贤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们首先要明确的一个问题是: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和教学质量。考试是检查教师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使教师通过考试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在以后的工作中采取措施,纠正不足,使自己不断进步,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因此,考试只能抓好,不能放松。关键是如何组织考试?如何对待考试?这是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国家推行素质教育以后,广大学校(特别是教学管理部门)取消了统考,开始探索新的评价方式,但在一些地方摸索来摸索去没有找到好的办法,倒是发现不统考了,有些学校教学质量下降了,无奈之下,只好重新操起原来的拿手武器——统考或抽考。其实,考试本无可厚非,只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单靠考试来评价教师已不再合时宜。我认为考试应淡化管理观,强化质量和指导观,不要再把考试当做管理教师的法宝,而应把功夫下在如何利用考试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上,只有这样,考试才能真正发挥其促进教学的目的。
    而综合评价方式还有待完善。我支持综合评价的方式。虽然这种评价方式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漏洞,发现了一些不足,如有时会有失真实性和客观性。但是这种评价方式符合时代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其先进性和科学性的一面,更重要的是它能约束学校和教师转变观念,抛弃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去探索应用现代科学的评价方式。任何一项改革,一开始都会遇到一些困难或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它最终会走向成功。教育改革亦是如此,我们相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经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教育评价方式一定会逐步完善并走向成熟。

九年义务教育应该取消各种考试
■ 李建龙
    “我们应该把我们的小学办成儿童的乐园,把我们的中学办成青春的田野,把我们的大学办成自由的天堂。”这是我们每一位热爱教育的人应该追求的梦想。然而,我们的孩子从入学那天起,就开始经历各种各样的考试。可以说,考试与他们如影随形。
    为了考试,教师只好照本宣科,因为无论他教得多好,多有创新意识,甚至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要成绩不理想,也会被领导一票否决:责任心不强;为了考试,学生只好死记硬背,反复抄写,只有在作文中才有一点儿发挥、想象的余地。因为他们摆脱不了出题者的导向。每考一次,多数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打击一次,特别是那些“学困生”,受到的伤害会更大。因为成绩不理想,他们不但有可能受到老师的批评,还有可能受到家长的指责。长此以往,孩子稚嫩的心理屡受打击,怎能健康和谐地发展,自信心怎能越来越强?考试使老师唉声叹气,心灰意冷,甚至恼羞成怒,影响饱满的教学情绪;考试使学生心理紧张,心力憔悴,甚至心灵受到严重的创伤;考试使家长怨声载道、拳脚相加,甚至诋毁学校、老师;考试束缚着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使他们窒息在狭小的圈子里;更重要的是,考试不能使老师发扬真正的民主,不能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里自主学习……
    新课标规定:“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但是有各种各样的考试卡着,不给老师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何谈“改进教学,改善设计”?
    既然我们实行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孩子们无论怎样都要接受九年学校教育,我们还有甄别和选拔的必要吗?我们为什么不能使教师、学生在一个宽松、和谐、民主、创新的环境中共同成长,为什么还要进行各种各样的考试(包括各类形式的竞赛)?


砸烂当前小学的考试机器
■ 东方师
    多少年来,中国的基础教育像列拥挤的闷罐子车,高考是机车,拖动高中,初中、小学的车厢,满载着莘莘学子,一路狂奔,直奔高等学府。乘客们本该可以慢慢享受的沿途风光、人生阅历,可以经历的种种家庭、社会的实践,可以细细咀嚼的传统文化、时代精华,全部换成根据考试定制的盒饭、快餐——一路颠簸一路“烤”,成长旅途弥漫着压抑、焦虑、失败、自卑……
    考试风气之劣、祸害之深,有目共睹。考虑到种种现实的原因,高考与中考正在进行渐进式的改革。然而,许多地区的小学却依然沿袭着多年不变的考试传统:抓语数放其它,上头统一出试卷,统考统改算成绩,有什么理由容忍并固守小学应试教育的现状呢?
    考试,戕害了学生。语文数学是基础学科,只考语文数学带来的后果是,落实课程计划成为一句空话。事实上,在广大农村地区,传统课程诸如音体美等,新课程如综合实践,它们都成了语数的附属品,一旦语数需要,立即“征用”。这样做,的确夯实了小学生语文数学的基本功——应试的基本功,但艺术、科学、道德、审美、实践等等方面却落了空!考试成绩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许多孩子从一年级起就被贴上“差生”的标签!
    考试,坑害了教师。如果说高考是为了选择人才,那么,小学的考试除了检测学生,还有一半是为教师“服务”——它是战场,是奖台,也是刑具。只要考试的辕一套,甭管哪个教师都会拼死拼活地把一学期从头拉到尾。不拉?小心你的奖金,你的名誉,你的饭碗!
    考试,滋长了惰性管理。长期以来,企业的名言也流行到了学校:质量是生命线。什么是教育质量?最简单最直接最客观的依据就是考试成绩!学年考、学期考、期中考、月考、单元考,但许多的考试不叫考试,改名叫“摸底”、测试或调研,这是因为前几年搞“减负”,为了避讳。精确地测算及格率、优秀率和平均分,是主管部门以及校长、主任的重要工作内容。不便大张旗鼓地张榜公布,就心照不宣地“内部通知”,大会小会地表彰或鞭策。考试成为评价学校、评价教师的近乎惟一的法器。
    考试,成为牟利的机器。虽然下放命题权提了多年,但迄今为止,命题权仍牢牢地掌握在主管部门手中,编订试题——配套复习资料——印刷试卷——组织批改,许多地区的考试产业生意兴隆!财源当然滚滚!学生方面,书包继续沉重,经济负担依然沉重。
    一些进行新课程实验的地区痛切地感到,当前的考试已经成为课程改革的瓶颈。
    砸烂当前小学的考试机器,刻不容缓!中小学教育为什么不能“一国两制”?小学教育应该还“基础教育的基础”的本来面目!


背景资料
新课程标准关于学生评价的部分规定

    ●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学生的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如学生在道德品质、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发展。一般性发展目标是融合在学科学习目标中实现的。
    ●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而不仅仅依靠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即关注过程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实现个体价值。
    ●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和其他评价的方法,如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改变纸笔测验是考试的惟一手段,应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对象等,选择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变过分注重分数、简单地以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类的做法,应对考试结果做出分析、说明和建议,形成激励性的改进意见或建议,促进学生发展,减轻学生压力。
源自《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朱慕菊主编)



简短发言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考试不是取消也不是淡化,而是改革考试是社会的需求,是评价人才的一种手段,它也是社会竞争的产物,是客观存在的现实。那么,需要改革的是,考试制度、考试内容、考试方法。就小学而言:
    从制度上看,减少考试次数,与平时的日常学习活动结合起来。考试的主管部门与地方学校结合起来,出题权尽量给学校,主管部门要备案研究,把握正确的导向。
    从内容上看,改变单一的知识评价,强调综合,多考察学生的主观的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及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从方法上看,由过去的一张考卷,变为多种形式的分项考核。并且要由封闭走向开放。小学的考试不是为了甄别,而是促进。主要是激励他们正确的认识自我,所以,没有必要把考试看得很严肃。 

本文来源:http://www.tuzhexing.com/zhongkao/322206/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