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图者知识网!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屠呦呦个人资料背景国籍,屠呦呦曾多次落选院士

医学类 时间:2023-10-21

【www.tuzhexing.com--医学类】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 为何中国网友第一个反应是核实其国籍?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与另外两名海外科学奖分享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一华独秀/文

国庆假期尚未结束,天大的喜讯传来——中国又出了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她是个巾帼,是首个获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

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17时30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名单揭晓,来自中国的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奖,她和也是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女士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她是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发现者,在2011年获得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屠呦呦于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祖籍宁波鄞县(今宁波鄞州区)。父亲给她起名“呦呦”,源自中国古籍《诗经》中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萍”。

虽然到目前为止,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华裔也不少,但是内地学者和科学家获得该奖的目前只有两个,一个是屠呦呦,一个就是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至此,中国内地学者和科学家在诺奖上可谓文理兼收。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影响和意义应该更大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几十年来,中国有资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家其实不少,像茅盾、沈从文、老舍、曹禺鲁迅等等。在科学研究方面,像钱学森、竺可桢、钱三强、邓稼先、李四光、华罗庚、陈景润等科学家学者都被认为是最有资格获得诺奖的,但由于历史和国际政治等原因都未能如愿。几十年来年,中国人一直有一种诺奖情结,就像奥斯卡奖情结一样。如今这一情结被打破和变成现实。

屠呦呦获诺奖的消息一公布,网友炸锅并热议不止。许多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她是哪一国的国籍?”纷纷去百度去核实她的身份。待确证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的科学家,这才放心舒了一口气。其实这也是国内网友一直以来的诺奖情结的体现。

从网友核实屠呦呦国籍的行为看,也从侧面说明了,大众对自己的科学家的陌生和缺乏关注和了解,这一现象应该引起重视。

相信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科技文化的大发展,以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以后会有更多的中国人会敲开诺奖大门获得该奖项,对中国人来说,再也不会有什么诺奖情结。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是有国界的!屠呦呦在中医研究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并被国际科学界认可并受诺奖嘉奖,这意义已不止于一个奖项,这是国际对中医科学的嘉奖,是中医在国际上越来越被认可并发挥重大作用的体现。

我们期待更多的中国人获得诺奖,但我们不是为了一个单纯的诺奖苦苦守候,我们是希望通过这个奖项,让土生土长的中国科技文化冲破偏见,走向国际,这也是软实力的体现。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 为何中国网友第一个反应是核实其国籍?

2011年9月,屠呦呦青蒿素研究成果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 为何中国网友第一个反应是核实其国籍?

2011年9月,屠呦呦青蒿素研究成果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 为何中国网友第一个反应是核实其国籍?

2011年,屠呦呦在拉斯克临床医学奖颁奖现场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 为何中国网友第一个反应是核实其国籍?

2011年,屠呦呦在拉斯克临床医学奖颁奖现场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 为何中国网友第一个反应是核实其国籍?

2011年,屠呦呦在拉斯克临床医学奖颁奖现场

-----------------------------

附:屠呦呦简历背景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在北大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毕业后曾培训中医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前后分别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

屠呦呦曾获奖荣誉:

2011年:葛兰素史克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2011年: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

2011年:中国中医科学院杰出贡献奖

2012年:中国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

2015年:哈佛大学医学院华伦·阿尔波特奖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多次落选院士 曾被称为“三无”科学家

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无博士学位和留洋背景是“文革”前的历史条件所致,落选院士则值得探究。据了解,前些年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参评院士,但均未当选。、

像屠呦呦这样做出国际认可的重大科学贡献而落选院士的,在我国并非个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比袁隆平晚一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中科院上海系统所研究员李爱珍,享誉海内外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饶毅……

这些人是因为学术水平不高、科学贡献不大而落选院士吗?答案显然不是。从上述几位“落选院士”的治学为人风格中,人们或许能得到一些启示。袁隆平至今仍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扎在水田里研究超级水稻;李爱珍数十年如一日呆在实验室里搞研究,如果不是因为她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恐怕还不为社会所知;屠呦呦除了“不善交际”,还“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比如在会议上、个别谈话也好,她赞同的意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话,就直言相谏,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屠呦呦的老同事李连达院士语,笔者注);饶毅则是出了名的“敢讲话”,研究之余还在自己的博客和国内外媒体上撰文,批评中国科技体制的弊端、教授不听讲座的浮躁学风等。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四川大学副校长魏于全、中国农大原校长石元春、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虽然因涉嫌学术造假而屡遭检举、质疑,却依然稳坐院士的宝座;相当比例的政府高官和企业高管,顺风顺水地当上了院士,风光于政、学、商诸界。

作为“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两院院士的评选无异于风向标、指挥棒,具有无可替代的引领、示范作用。其评选是否客观、公正,不仅事关院士群体自身的尊严和公信力,更影响着广大科技人员的努力方向和工作热情,甚至海外留学人员的来去选择。

默默工作、不善交际、敢讲真话、贡献卓著的落选院士,涉嫌造假、擅长公关、有权有钱的却顺利当选、风光无限。两相比照,向社会传递了怎样的信号?给公众造成了怎样的印象?

是该检讨、改进两院院士的评选标准、方法和程序的时候了。(本文刊发于2011年10月人民网)

屠呦呦:人物故事

2011年9月,我国在生物医学领域写下新篇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誉的拉斯克奖得主名单在美国纽约诞生,一位81岁的中国女药学家赫然在列,填补了华人十年未获此奖的空白,也造就了第一位在中国独立完成研究的获奖者。以“抗疟神药”拯救千万人生命,自己却安守清贫默默耕耘,她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书写下又一段传奇。

传奇的锻造者,名叫屠呦呦,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青蒿素研发中心主任。

寸草心,几度寒暑报春晖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作为一名药学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从1955年进入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来,她几十年如一日,埋首于深爱的事业中,将一份份漂亮的成绩单回馈给党和人民。

屠呦呦入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病做出贡献;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中药炮炙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屠呦呦最引人瞩目的成就是发现青蒿素,作为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它每年在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并且在与疟疾这种致命疾病的持续战斗中产生了长远的医疗福利。”拉斯克基金会如是说。

为什么屠呦呦可以在平凡岗位上大有作为?或许我们可以从她说过的一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科技工作者,是不该满足于现状的,要对党、对人民不断有新的奉献。”

传承者,古代医书淘到金

1971年10月4日,一双双眼睛紧张地盯着191号青蒿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的最后成果。随着检测结果的揭晓,整个实验室都沸腾了:该样品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时间追溯到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项目背后是残酷的现实:由于恶性疟原虫对氯喹为代表的老一代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如何发明新药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问题。

临危受命,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没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方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屠呦呦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智慧,重新在经典医籍中细细翻找,突然,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牢牢抓住她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一语惊醒梦中人,屠呦呦马上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常用的“水煎”法上,因为高温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她随即另辟蹊径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

追梦人,求索之路无止境

成功,在190次失败之后。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1972年,该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这些成就并未让屠呦呦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里,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治病救人的魔力。正是如青蒿一样的科学追梦人,大爱在左,奉献在右,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生命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绿意盎然,让不同地域、种族的人一起吮吸现代科技的芬芳。

本文来源:http://www.tuzhexing.com/kaoshi/1322829/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