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图者知识网!

河源市直教师招聘试卷,十堰市直学校教师招聘

学校排名 时间:2020-07-13

【www.tuzhexing.com--学校排名】

【网络综合-2006年湖南省湘潭市市直学校公开招聘教师中学语文试卷】:

这篇关于2006年湖南省湘潭市市直学校公开招聘教师中学语文试卷的文章是人才资讯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中学语文教材教法(10分)

1、和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三主四式导读法”是上海特级教师钱梦龙长期探索总结出来的语文教学模式。其中“三主”是指、和以训练为主线。

3、“共鸣”,说明了文学鉴赏的一致性,而“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则说明了文学鉴赏中同时还存在着性。

4、填入下面句子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高中语文课程应注重语文应用、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A.表达交流B.阅读写作

C.审美探究D.实践评价

5、语文课程资源包括哪两个部分?下面判断准确的一项是

A.课堂教学资源课外学习资源B.语文教材资源语文练习资源

C.教学理论资源教学实践资源D.传统教学资源现代教学资源

二、选择题(8分)

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真谛取缔孝悌瓜熟蒂落有的放矢

B.包庇奴婢媲美筚路蓝缕刚愎自用

C.驿站后裔臆断神采奕奕自怨自艾

D.嗜好对峙吞噬恃才傲物舐犊情深

7、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抱负威慑流芳百世源远流长

B.寒暄署名曲意逢迎各行其事

C.偏袒蒙昧重蹈覆辙变换莫测

D.学藉暴躁浮想联翩山清水秀

8、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准确的一句是

A.我们的肌肤每天受到各种侵害,阳光的辐射、空气的污染,都会使肌肤变得干燥、粗糙。您是否想过给自己的肌肤补充一些营养呢?

B.她独自一个人在林间小路上走着、想着、感动着,几乎忘记了一切:已分不清天上淅淅沥沥飘洒着的是雨还是雪?也不知道自己脸上缓缓流淌着的是水还是泪?

C.“民主”这个外来词,最初音译为“德谟克拉西”,《新青年》戏称为“德先生”,以后又译为“惟民主义”、“民主主义”,最后“民主”一词才通行。

D.《新华字典》是我国第一部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由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魏建功主持编纂。正因为是“大家编小书”,才使得一本小小的工具书历经数十年而不衰。

9、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的文章主旨比较隐晦,不是用明白晓畅的文字直接揭示出来,而是借用某种修辞手段或表现手法,含蓄地描写出来。

B.他为家乡主编的致富信息小报,信息量大,可读性强。每月印出来后,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数百份小报就被老乡们索要一空。

C.在当今商品经济的时代,当诗歌失却往昔荣耀而逐渐远离我们的时候,读到这样一首清纯明净、催人奋然前行的祖国颂歌,真是难得的精神享受。

D.他做事认真,待人诚挚,在生活和工作中,确实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了巨大的人格力量,感动和引导着周围的人们。

三、阅读下面几段诗文,回答后面的问题(27分)

(一)

①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直接的物质的生产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②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经济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无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③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④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例如,他曾经密切注视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塞尔•德普勒的发现。

⑤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位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忍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最早的《莱茵报》,巴黎的《前进报》,《德意志—布鲁塞尔报》,《新莱茵报》,《纽约每日论坛报》,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

10、文中空缺处应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分)

A.然而开展因素即使B.所以进展要素即使

C.然而开展要素尽管D.所以进展因素尽管

11、对于所选文段来说,第②自然段中的“不仅如此”有何作用?(1分)

12、第①自然段中“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指什么?请你简要回答。(2分)

13、请你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所选文段的内容。(2分)

(二)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14、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2分)

15、翻译问中划线的句子。(2分)

16、请你简要说明齐国和燕、赵两国灭亡的主要原因。(2分)

(三)

读下面的诗和短文,完成17—18小题。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拭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17、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B.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

C.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

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18、读下面苏轼的诗论并回答问题。

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决非红莲诗。此乃写物之功。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此村学中至陋语也。

请你谈谈苏轼赞扬林逋、皮日休的诗作而批评石曼卿《红梅》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3分)

(四)

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之?”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①,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

 

桓公遂归。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②之过也。使尧在上,咎繇③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

注:①牸牛:母牛。②夷吾;即管仲。③咎繇:人名,法官。

19、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以臣名之(2)公诚愚矣

20、管仲“请退而修政”的原因是什么?“修政”的内容是什么?(2分)

(五)

看树

高林瑜

①在乡村学校,十多年了,我总喜欢看树。在四季的轮回中,树像这幽静的村庄,呈现它自己的色彩。面对一棵树,我所追寻的只是树与天空构成的一种最纯朴的风景,然而这一切给人的感觉,却像心灵散发的一阵阵光芒。

②在春天的田野,我曾看过一棵树。那是一个已被水珠打湿的傍晚,我轻轻地抚摸着一棵枝干像盘龙一样的榕树,它的庞大的树身盖住了一大片庄稼。和煦的风从耳边掠过,心霎时像一泓明静的湖水,一向被忙碌踩乱的日子在心中渐渐沉静了下来。这时,风是最美的问候,把那些曾在往事中褶皱的情感抚摸得平平展展的,似乎把人的每一缕思绪都变得那么纯粹而葱茏了。从此,每当春天,我的心就成了温柔的绿色。

③在夏天的山道上,我推着满装学生课本的三轮车,看过树。阳光火一般灿烂,山道上是一棵棵苦楝树。它们尽力伸着腰肢,向我展示着一种青春的动感与奔放,碧绿的叶子润润地生长着。那树阴给我的心遮上了一把清凉的伞。于是,我用歌声开始装点这长长的山路,用昂扬的心情把不经意间掉进心里的那一点点孤独赶走。这时,最好掬一捧山道旁清澈的泉水,让那一阵阵清凉去廓清那迷茫的视野。然后再摘几片大大的叶子,把阳光全装在心底。

④在秋天的乡村,我带着学生们,看过树,我对他们说,秋天的每一棵树,都负载着一颗成熟的心灵。一棵树也许滋润不了万物,担它能滋润自己的每一片叶子,养熟自己的每一个果子。他们脸上荡满欢笑,如一个个红透的果。然后他们一个个把心贴紧树,紧紧地去拥抱那些树。这时我突然觉得,对于他们,面对一棵树,竟是一种最美的完善。

⑤在老家冬天的高原上,我曾和父亲赶路,看过树。那是一排白杨,它们和我们一样,在朔风中感受一种寒冷。它们是钻天杨,很高大,但脚下却牢牢地抓住一方泥土,头顶一片苍天,在风与雪中挺直着躯干,就像一杆杆坚强的旗帜。我知道,这是一种与脆弱无关的美丽。那一刻,我们只是和树一样在凛冽的冰雪中遥望自己的远方。那是一排挂满冰霜的树,然而它们却至今虔诚地站着,在我记忆的春天。

⑥我喜欢看树,也爱思索树。人的一生就像一条长路,许多人走不到向往的尽头,而树的一生像一片叶子,竟能把一生几乎完美地走完,直到将每一片叶子都染成金黄。我不曾想这是为什么,但我明白,树的四季都在承受烈日和风雨,它坦然地以一种坚毅面对一树同样的叶子。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哲人的话:“永远不要哀叹,像树叶一样用一生绿着,最后成熟一个金色的梦。”这是关于一片叶子的名言。我想,这也是关于每一棵树的名言。很多时候,我在想,不管谁怎么说,我总渴望像树一样活着,坦然地正视自己的一生。

21、请你用自己的话表述作者在四季看树时内心受到的影响和启迪。(2分)

春天看树:

夏天看树:

秋天看树:

冬天看树:

22、你怎样理解“我总渴望像树一样活着,坦然地正视自己的一生。”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2分)

23、下列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2分)

A.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描述树的特征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B.本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方法,其中“树的一生像一片叶子,竟能把一生几乎完美地走完”一句用了比喻和比拟的方法。

C.“我喜欢看树,也爱思索树。”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由前面的议论转到后面的抒情。

D.文中提到树“能够滋润自己的每一片叶子”“直到将每一片叶子都染成金黄”,委婉地传达出一位乡村教师对学生深沉的爱。

E.从整体结构上看,这篇文章6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四、默写填空(5分)

24、①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韩愈《师说》)

②令初下,,;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④,海不厌深;周公吐哺,。(曹操《短歌行》)

⑤被誉为“靖节先生”的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五、(30分)

25、根据下面要求作文。

请以“和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②可以以“和谐”为题,也可以自拟标题。

③可以编述故事、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想,但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④不少于800字。

 

湘潭市市直学校2006年公开招聘教师中学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工具性人文性

2、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3、差异

4、C

5、A

6、C

7、A

8、B

9、C

10、B

11、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1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或“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都必须由经济基础来解释”)。

13、介绍了马克思作为科学家的卓越成就和作为革命家的杰出贡献。

14、亲附、亲近、结交招致

15、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两次击退了秦国的进攻。

16、齐国主要是因为依附于秦国,燕国没有坚持武力对抗而是采取了荆柯行刺的办法,而赵国则是因为错杀了良将李牧。

17、A

18、苏轼认为林逋诗中的“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写出了梅花高洁的品格,皮日休的诗表现了白莲的神韵以及它心中的“情”和“恨”,都能深入到所表现对象的“内心世界”,寄寓了诗人的主观情感。而石曼卿的诗则只是停留在梅花外观形色的描摩比况上,诗句缺少性灵,品位不足。

19、(1)命名(2)确实(或:真)

20、狱讼不正完善法制

21、心灵得到净化心情昂扬振奋得到自我完善的启迪激励自己坚毅执著(意思接近即可)

22、人无论境遇如何,都要从容面对,努力实现自我价值。(意思接近即可)

23、CE

24、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④山不厌高天下归心

⑤陶渊明

本文来源:http://www.tuzhexing.com/kaoyan/1027247/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