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图者知识网!

有理数减法教案(共10篇)

学习资讯 时间:2023-10-02

【www.tuzhexing.com--学习资讯】

篇一:有理数减法教案

有理数的加减法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2. 通过学习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3.通过加法运算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依据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难点是省略加号与括号的代数和的计算.
由于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所以加减混合运算实际上就是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了解运算符号和性质符号之间的关系,把任何一个含有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算式都看成和式,这是因为有理数加、减混合算式都看成和式,就可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
(二)知识结构

(三)教法建议
1.通过习题,复习、巩固有理数的加、减运算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与技能,讲课前教师要认真总结、分析学生在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常犯的错误,以便在这节课分析习题时,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改正.
2.关于“去括号法则”,只要学生了解,并不要求追究所以然.
3.任意含加法、减法的算式,都可把运算符号理解为数的性质符号,看成省略加号的和式.这时,称这个和式为代数和.再例如
-3-4表示-3、-4两数的代数和,
-4+3表示-4、+3两数的代数和,
3+4表示3和+4的代数和
等.代数和概念是掌握有理数运算的一个重要概念,请老师务必给予充分注意.
4.先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相加,可以使运算简便.
5.在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如
12-5+7 应变成 12+7-5,而不能变成12-7+5.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会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
2.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通过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揭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渗透事物间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建议
(一) 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重点是运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熟练进行减法运算.解有理数减法的计算题需严格掌握两个步骤:首先将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然后依据有理数加法法则确定所求结果的符号和绝对值.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难点,突破的关键是转化,变减为加.学习中要注意体会:小学遇到的小数减大数不会减的问题解决了,小数减大数的差是负数,在有理数范围内,减法总可以实施.
(二)知识结构

(三)教法建议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后强调指出:由于把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从而减法转化为加法.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当引进负数后就可以统一用加法来解决.
2.不论减数是正数、负数或是零,都符合有理数减法法则.在使用法则时,注意被减数是永不变的.
3. 因为任何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再规定几个带有减法的运算律,这样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记忆.
4.注意引入负数后,小的数减去大的数就可以进行了,其差可用负数表示.
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中的符号法则和绝对值运算法则;
2.能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弄清有理数加法与非负数加法的区别;
3.三个或三个以上有理数相加时,能正确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运算过程;
4.通过有理数加法法则及运算律在加法运算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5.本节课通过行程问题说明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合理性,然后又通过实例说明如何运用法则和运算律,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依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难点是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理解.
(1)加法法则本身是一种规定,教材通过行程问题让学生了解法则的合理性.
(2)具体运算时,应先判别题目属于运算法则中的哪个类型,是同号相加、异号相加、还是与0相加.
(3)如果是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如果是异号两数相加,应先判别绝对值的大小关系,如果绝对值相等,则和为0;如果绝对值不相等,则和的符号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和的绝对值就是较大的绝对值与较小的绝对值的差.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二)知识结构

(三)教法建议
1.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在学习新课以前可以适当复习小学中算术运算以及正负数、相反数、绝对值等知识.
2.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规定的,而教材开始部分的行程问题是为了说明加法法则的合理性.
3.应强调加法交换律“a+b=b+a”中字母a、b的任意性.
4.计算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加法算式,应建议学生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不要盲目动手,应该先仔细观察式子的特点,深刻认识加数间的相互关系,找到合理的运算步骤,再适当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加法运算更为简化.
5.可以给出一些类似“两数之和必大于任何一个加数”的判断题,以明确由于负数参与加法运算,一些算术加法中的正确结论在有理数加法运算中未必也成立.
6.在探讨导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行程问题时,可以尝试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用动画演示人或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两次运动的过程,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有理数运算法则.【有理数减法教案】

篇二:有理数减法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6和7的加减法教案【有理数减法教案】


1.5 / 2 - (3/2 + 4/5)
2.7 / 8 +(1/8 + 1/9)
3.5 / 6 +(1/2 + 2/3)
4.9 / 7 - (2/7 - 10/21)
5.3 / 7 + 49/9 + 4/7
6.8 / 10 + 15/36 + 3/27
7.5 / 2 - (3/2 + 4/5)
8.7 / 8 +(1/8 + 1/9)
9.9 / 7 - (2/7 - 10/21)
10.1 / 5 +(3/7 + 8/10)
进球关闭式:
1.1 / 3 + 3/4 + 1/5
2.3 / 8 + 8/3 - 1/2
3.5 / 6 + 1/12 + 3/4
6.19 / 8 - 1/2 - 3/4
7.7 / 25 + / 10 - 2/5
10.8/15 + 7/3- 8/5
14 2/3 + 1/6 + 3/24 + 2/21
5 \ 2 - (3 \ 4 \ 5)
7 \ 8 +1 \ 1 \ 9
9 \ 7 - (2 \ 7-10 \ 21)
240 \ 400 +12 \ 400-150 \ 400
2 \ 3 +5 \ 9-2 \ 5 \ 9
186 \ 240 +88 \ 240 252 \ 240
6 \ 7 +2 \ 15 \ 13 \ 15
8 \ 9 +1 \ 1 \ 3 \ 4
2 \ 3 +5 \ 9-2 \ 5 \ 9
7/8 +(1/8 + 1/9)
9/7 - (2/7 - 10/21)
1/2 +3/4-3 / 10 = 19/20
2/9 5/6 + 1/3 = 25/18
4/5-3/10 2/3 = 7/6
1/2-3/4 +3 / 8 = 1/8
5/6-1/3 +3 / 10 = 1/5
7/12-5/24 2/3
1/2-1/3-1/6
4/7 +5 / 11 +5 / 7
5/8 + 2/11 + 9/11
17/24 +5/12-11 / 24
,11 / +1/6-5 / 24
5/6-5/7 +1/6-1 / 7
4/5-(1/4 + / 5)
1-1/4-3/4
5/7 +5 / 8 +2 / +4 / 9
1. 3/7×49/9 - 4/3
2. 8/9×15/36 + 1/27
3. 12×5/6 - 2/9×3
4. 8×5/4 + 1/4
5. 6÷3/8 - 3/8÷6
6. 4/7×5/9 + 3/7×5/9
7.5 / 2 - (3/2 + 4/5)
8.7 / 8 +(1/8 + 1/9)
9. 9×5/6 + 5/6
10. 3/4×8/9 - 1/3
11. 7×5/49 + 3/14
12. 6×(1/2 + 2/3)
13. 8×4/5 + 8×11/5
14. 31×5/6 - 5/6
15.9 / 7 - (2/7 - 10/21)
16. 5/9×18 - 14×2/7
17. 4/5×25/16 + 2/3×3/4
18. 14×8/7 - 5/6×12/15
19. 17/32 - 3/4×9/24
20. 3×2/9 +三分之一
21. 5/7×3/25 + 3/7
22. 3/14××2/3 +1 / 6
23. 1/5×2/3 + 5/6
24. 9/22 + 1/11)÷(1/2
25. 5/3×11/5 + 4/3
26. 45×2/3 + 1/3×15
27. 7/19 + 12/19×5/6
28. 1/4 + 3/4÷三分之二
29. 8/7×21/16 + 1/2
30. 101×1/5 - 1/5×21
31.50 +160÷40
32.120-144÷18 +35
33.347 +45×2-4160÷52
34(58 +37)÷(64-9×5)
35.95÷(64-45)
36.178-145÷5×6 42
37.812-700÷(9 31×11)
38.85 +14×(14 +208÷26)
39. (284 +16)×(512-8208÷18)
40.120-36×4÷18 +35
41. (58 37)÷(64-9×5)
42. (6.8-6.8×0.55)÷8.5
43.0.12×4.8÷0.12×4.8
44. (3.2×1.5 +2.5)÷1.6(2)3.2×(1.5 +2.5)÷1.6
45.6-1.6÷4 = 5.38 +7.85-5.37 =
46.?7.2÷0.8?1.2×5 = 6-1.19×3-0.43 =
47.6.5×(4.8-1.2×4)= 0.68×1.9 +0.32×1.9
48.10.15-10.75×0.4-5.7
49.5.8×4.2×3.74(3.87-0.13)
50.32.52-(6 9.728÷3.2)×2
1.125 * 3 +125 * 5 +25 * 3 +25
2.9999 * 3 +101 * 11 *(101-92)
3(23/4-3/4)*(3 * 6 2)
4. 3/7×49/9 - 4/3
5. 8/9×15/36 + 1/27
6. 12×5/6 - 2/9×3
7. 8×5/4 + 1/4
8. 6÷3/8 - 3/8÷6
9. 4/7×5/9 + 3/7×5/9
10.5 / 2 - (3/2 + 4/5)
11.7 / 8 +(1/8 + 1/9)
12. 9×5/6 + 5/6
13. 3/4×8/9 - 1/3
14. 7×5/49 + 3/14
15. 6×(1/2 + 2/3)
16. 8×4/5 + 8×11/5
17. 31×5/6 - 5/6
18.9 / 7 - (2/7 - 10/21)
19. 5/9×18 - 14×2/7
20. 4/5×25/16 + 2/3×3/4
21. 14×8/7 - 5/6×12/15
22. 17/32 - 3/4×9/24
23. 3×2/9 +三分之一
24. 5/7×3/25 + 3/7
25. 3/14××2/3 +1 / 6
26. 1/5×2/3 + 5/6
27. 9/22 + 1/11)÷(1/2
28. 5/3×11/5 + 4/3
29. 45×2/3 + 1/3×15
30. 7/19 + 12/19×5/6
31. 1/4 + 3/4÷三分之二
32. 8/7×21/16 + 1/2
33. 101×1/5 - 1/5×21
34.50 +160÷40
35.120-144÷18 +35
36.347 +45×2-4160÷52
37(58 +37)÷(64-9×5)
38.95÷(64-45)
39.178-145÷5×6 42
40.812-700÷(9 31×11)
41.85 +14×(14 +208÷26)
43.120-36×4÷18 +35
44. (58 37)÷(64-9×5)
45. (6.8-6.8×0.55)÷8.5
46.?0.12×4.8÷0.12×4.8
47. (3.2×1.5 +2.5)÷1.6
48.6-1.6÷4 = 5.38 +7.85-5.37 =
49.7.2÷0.8?1.2×5 = 6-1.19×3-0.43 =
50.6.5×(4.8-1.2×4)=
51.5.8×4.2×3.74(3.87-0.13)
52.32.52-(6 9.728÷3.2)×2.5
53. [(7.1-5.6)×0.9-1.15]÷2.5
54.5.4÷[2.6×(3.7-2.9)+0.62]
55.12×6÷(12-7.2)-6
56.12×6÷7.2-6
57.0.68×1.9 +0.32×1.9
58.58 +370)÷(64-45)
59.420 +580-64×21÷28
60.136 +6×(65-345÷23)
15-10.75×0.4-5.7
62.18.1 +(3-0.299÷0.23)×1
63. (6.8-6.8×0.55)÷8.5
64.0.12×4.8÷0.12×4.8
65. (3.2×1.5 +2.5)÷1.6
66.3.2×6 +(1.5 +2.5)÷1.6
67.0.68×1.9 +0.32×1.9
68.10.15-10.75×0.4-5.7
69.5.8×4.2×3.74(3.87-0.13)
70.32.52-(6 9.728÷3.2)×2.5
71. [(7.1-5.6)×0.9-1.15]÷2.5
72.5.4÷[2.6×(3.7-2.9)+0.62]
73.12×6÷(12-7.2)-6
74.12×6÷7.2-6
75.33.02(148.4-90.85)÷2.5
1)76. (25%-695%-12%)* 36
77/4 * 3/5 + 3/4 * 2/5
78.1-1 / 4 +8/9/7 / 9
79. +1/6/3 / 24 + 2/21
80./15 * 3/5
81.3/4/9/10-1/6
82/3 +1 / 2)/ 5/6-1/3] / 1/7
83/5 +3/5/2 +3 / 4
84. (2-2/3/1/2)] * 2/5
85. +5268.32-2569
86.3 +456-52 * 8
87.5%6325
88/2 +1 / 3 +1 / 4
2)89 +456-78
3)5%+. 3/7×49/9 - 4/3
4)9×15/36 + 1/27
5)2×5/6 - 2/9×3
6)3×5/4 + 1/4
7)94÷3/8 - 3/8÷6
8)95/7×5/9 + 3/7×5/9
9)6/2 - (3/2 + 4/5)
10)8 +(1/8 + 1/9)
11)8×5/6 + 5/6
12)1/4×8/9 - 1/3
13)10×5/49 + 3/14
14)1.5×(1/2 + 2/3)
15)2/9×4/5 + 8×11/5
16)3.1×5/6 - 5/6
17)/ 7 - (2/7 - 10/21)
18)19×18 - 14×2/7
19)5×25/16 + 2/3×3/4
20)4×8/7 - 5/6×12/15
21)7/32 - 3/4×9/24
22)1,2/3÷1/2-1/4×2/5
2,2-6/13÷9/26-2/3
3,2/9 +1 / 2÷4/5 3/8
4,10÷5/9 +1 / 6×4
5,1/2×2/5 9/10÷20分之9
6,5/9×3/10 2/7÷五分之二
7,1/2 +1 / 4×4/5-1/8
8,3/4×5/7×4/3-1/2
,23-8/9×1/27)÷(1/27
10,8×5/6 2/10÷4
11,1/2 3/4×5/12×4/5
12,8/9×3/4-3/8÷四分之三
13,5/8÷5/4 +3 / 23÷9/11
23)1.2×2.5 +0.8×2.5
24)8.9×1.25-0.9×1.25
25)12.5×7.4×0.8
26)9.9×6.4(2.5 0.24)(27)6.5×9.5 6.5×0.5
0.35×1.6 +0.35×3.4
0.25×8.6×4
6.72-3.28-1.72
0.45 6.37 4.55
5.4 6.9×3 - (25-2.5)2×41846-620-380
4.8×46 +4.8×54
0.8 +0.8×2.5
1.25×3.6×8×2.5-12.5×2.4
28×12.5-12.5×20
23.65-(3.07 +3.65)
(4 +0.4×0.25)8×7×1.25
1.65×99 +1.65
27.85-(7.85 +3.4)
48×1.25 +50×1.25×0.2×8
7.8×9.9 +0.78
(1010 309 4 681 6)×12
3×9146×782×6×854的
5.15×7/8 +6.1-0.60625
1. 3/7×49/9 - 4/3
2. 8/9×15/36 + 1/27
3. 12×5/6 - 2/9×3
4. 8×5/4 + 1/4
5. 6÷3/8 - 3/8÷6
6. 4/7×5/9 + 3/7×5/9
7.5 / 2 - (3/2 + 4/5)
8.7 / 8 +(1/8 + 1/9)
9. 9×5/6 + 5/6
10. 3/4×8/9 - 1/3
11. 7×5/49 + 3/14
12. 6×(1/2 + 2/3)
13. 8×4/5 + 8×11/5
14. 31×5/6 - 5/6
15.9 / 7 - (2/7 - 10/21)
16. 5/9×18 - 14×2/7
17. 4/5×25/16 + 2/3×3/4
18. 14×8/7 - 5/6×12/15
19. 17/32 - 3/4×9/24
20. 3×2/9 +三分之一
21. 5/7×3/25 + 3/7
22. 3/14×2/3 + 1/6
23. 1/5×2/3 + 5/6
24. 9/22 + 1/11)÷(1/2
25. 5/3×11/5 + 4/3
26. 45×2/3 + 1/3×15
27. 7/19 + 12/19×5/6
28. 1/4 + 3/4÷三分之二
29. 8/7×21/16 + 1/2
30. 101×1/5 - 1/5×21
31.50 +160÷40(58 +370)÷(64-45)
32.120-144÷18 +35
33.347 +45×2-4160÷52
34(58 +37)÷(64-9×5)
35.95÷(64-45)
36.178-145÷5×6 42 420 +580-64×21÷28
37.812-700÷(10 +31×11)(136 +64)×(65-345÷23)
38.85 +14×(14 +208÷26)
39. (284 +16)×(512-8208÷18)
40.120-36×4÷18 +35
41. (58 37)÷(64-9×5)
42. (6.8-6.8×0.55)÷8.5
43.0.12×4.8÷0.12×4.8
44. (3.2×1.5 +2.5)÷1.6(2)3.2×(1.5 +2.5)÷1.6
45.6-1.6÷4 = 5.38 +7.85-5.37 =
46.?7.2÷0.8?1.2×5 = 6-1.19×3-0.43 =
47.6.5×(4.8-1.2×4)= 0.68×1.9 +0.32×1.9
48.10.15-10.75×0.4-5.7
49.5.8×4.2×3.74(3.87-0.13)
50.32.52-(6 9.728÷3.2)×2.5
51. [(7.1-5.6)×0.9-1.15]÷2.5
52.5.4÷[2.6×(3.7-2.9)+0.62]
53.12×6÷(12-7.2)-6(4)12×6÷7.2-6
102×4.5
7.8×6.9 +2.2×6.9
5.6×0.25
8×(20-1.25)
1)127 +352 +73 +44(2)89 +276 +135 +33
(1)25 71 75 29 88(2)243 89 111 57
9405-2940÷28×21
920-1680÷40÷7
690 +47×52-398
148 3328÷64-75
360×24÷32 +730
2100-94 +48×54
51 +(2304年至2042年)×23
4215 +(4361-716)÷81
(247 +18)×27÷25
36-720÷(360÷18)
1080÷(63-54)×80
(528 912)×5-6178
8528÷41×38-904
264 +318-8280÷69
(174 +209)×26 - 9000
814 - (278 +322)÷15
1406 735×9÷45
3168-7828÷38 +504
796-5040÷(630÷7)
285 +(3000-372)÷36
1 +5/6-19 / 12
3倍(-9)+7×(-9
(-54)X1/6x(-1 / 3)
1.18.1 +(3-0.299÷0.23)×1
2. (6.8-6.8×0.55)÷8.5
3.0.12×4.8÷0.12×4.8
4. (3.2×1.5 +2.5)÷1.6(2)3.2×(1.5 +2.5)÷1.6
5.6-1.6÷4 = 5.38 +7.85-5.37 =
6.7.2÷0.8?1.2×5 = 6-1.19×3-0.43 =
7.6.5×(4.8-1.2×4)= 0.68×1.9 +0.32×1.9
8.10.15-10.75×0.4-5.7
9.5.8×4.2×3.74(3.87-0.13)
10.32.52-(6 9.728÷3.2)×2.5
11. [(7.1-5.6)×0.9-1.15]÷2.5
12.5.4÷[2.6×(3.7-2.9)+0.62]
13.12×6÷(12-7.2)-6
14.12×6÷7.2-6
15.33.02(148.4-90.85)÷2.5
答案是没有时间写

篇三:有理数减法教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zg这个
『小学数学说课稿』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什么是周长

·《什么是周长》说课稿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所授内容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的认识. 二,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12838 推荐程度:

『小学数学说课稿』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稿 角的度量

·"角的度量"说课稿教材简析: 《角的度量》这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7~38页的内容.它是在学习了直线,线段和角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学习.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8418 推荐程度:

『小学数学说课』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说课稿

·《 圆 的 认 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85—87页 2、本节课在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19 推荐程度:

『小学数学说课』北师大版六年级上《探索规律》说课稿

·《探索规律》的说课内容一、 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处于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三章最后一节.从这一章开始利用字母表示数(即符号化),它深刻揭示存在于一类实际问题中的共性.有助.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20 推荐程度:

『小学数学说课』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说课设计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说课设计 田芳一、.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33 推荐程度:

『小学数学说课』六年级平面图形复习(一)说课

·六年级平面图形复习(一)说课 这是六年级总复习的一节起始课,之所以选择图形开始作为复习的起点,是.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4 推荐程度:

『小学数学说课』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 “鸡兔同笼”说课稿

·“鸡兔同笼”说课稿 一、说教材说课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11 推荐程度:

『小学数学说课』六年级《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

·六年级《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初中数学六年级第一学期“分数”单元中第二小节《分数的运算》的教学内容.从整个章节看,由.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16 推荐程度:

『小学数学说课』六年级上册《科学记数法》说课稿

·六年级上册《科学记数法》说课稿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科学记数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六章的内容.之前,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10万有.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3 推荐程度:

『小学数学说课』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说课稿

·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本节内容是从一个小狗活动的实例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圆的面积.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在此之前,学生已经.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13 推荐程度:

『小学数学说课』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锐角和钝角》说课稿

·《锐角和钝角》教学反思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锐角和钝角》.学生在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中,已经学会如何辨认角和直角,并已经建立.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214 推荐程度:

『小学数学说课』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认识乘法(说课)

·课题:认识乘法(说课) 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简析: 教材的第一道例题是几个相同的数连加,通过求一共有几只兔和一共有几只鸡的实际问题列出两.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66 推荐程度:

『小学数学说课』江苏版二年级上册《可能性》说课稿

·《可能性》说课稿 一、 说教材: 《可能性》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江苏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的 一个内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直观感受事件发.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77 推荐程度:

『小学数学说课』小学数学说课稿 苏教版第三册《认识厘米》说课稿

·《认识厘米》说课稿 一、 说教材. 我授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六单元中的《认识厘米》.“认识厘米”是“空间与图形”知识板块中的内容.课程标准.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251 推荐程度:

『小学数学说课』小学数学说课稿 三年级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说..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的说课材料谢桥中心小学 韩燕长方形和正方形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五册第无五单元第一节的教学内容.一. 说教材本课题教学前,学.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287 推荐程度:

『小学数学说课』小学数学说课稿 冀教版二年级下 表内除法

·下面由我为大家对冀教版数学第三册的第六单元《表内除法》的有关内容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四大块:认识除法,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个复习和一个实践活动《.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117 推荐程度:

『小学数学说课』小学数学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植树问题”教学设计及说..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及说课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例1、例2.教学目标: 1. 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种和两.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275 推荐程度:

『小学数学说课』小学数学说课稿 上海新教材一年级第二学期《统计》

·一.说教材1.作用.统计来自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第二册第54页应用部分.统计的思想和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有十分广泛的运用.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21世纪,学好统计的初步知识显得日.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954 推荐程度:

『小学数学说课』小学数学说课稿 人教版第十册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本课是从直观形象的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变的一课,下面我就从教材、学情、教法、学.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1471 推荐程度:

『小学数学说课』小学数学说课稿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认识图形的面积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9—41页的《认识图形的面积》.(二)教材地位和作用 “认识图形的面积”是在学生初.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852 推荐程度:

『小学数学说课』苏教版六年级小学数学十二册“量的计量”说课稿

·说教材 “量的计量”这部分内容是把学生在小学阶段学过的计量单位,面积单位、长度单位、体积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汇总在一起,通过整理和对比来进行复习.《新课程标准》指出,复习课是.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677 推荐程度:

『小学数学说课』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认钟表”说课稿

·一、 说教材 1、 说课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76~77页的教学内容. 2、 教材简析:新课标提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505 推荐程度:

『小学数学说课』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说..

·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单元之中的内容,本单元是让学生初步学习对简单物体的观察,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长方形状物体的观察,引导学生认识物体的正面.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448 推荐程度:

『小学数学说课』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复式条形统计图 说课稿

· 复式条形统计图 说课稿教材简析: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单式条形统计图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这节课的内容包括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制.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426 推荐程度:

『小学数学说课』苏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 两位数加一位数说课稿

·教材分析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下册第二单元《加和减(二)》的内容. 百以内加法计算分20以内进位加法,百以内不进位.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836 推荐程度:

『小学数学说课』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圆的认识》说课稿

·《圆的认识》说课稿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编排思想及其在知识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圆的认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八单元第一节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一些常见的由直线.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528 推荐程度:

『小学数学说课』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说课稿

篇四:有理数减法教案

七年级数学的目录

第一章 有理数 → 正数和负数、
有理数、
有理数的加减法、
有理数的乘除法、
有理数的乘方
教学活动-小结-复习题1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 整式、
整式的加减
教学活动-小结-复习题2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 从算式到方程、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活动-小结-复习题3
第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 → 多姿多彩的图形、
直线,射线,线段、
角、
课题学习 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
教学活动-小结-复习题4
这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的数学书目录,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篇五:有理数减法教案

初中人教版数学六册章节目录
要初中人教版数学六册书章节目录
例如第一章有理数;第二章整式……
一点点往下排,要准确无误的,顺便问一下,勾股定理哪一年学的?

【有理数减法教案】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阅读与思考 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实验与探究 填幻方
阅读与思考 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观察与思考 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
1.5 有理数的乘方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1 整式
阅读与思考 数字1与字母X的对话
2.2 整式的加减
信息技术应用 电子表格与数据计算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阅读与思考 “方程”史话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实验与探究 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3
第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
4.1 多姿多彩的图形
阅读与思考 几何学的起源
4.2 直线、射线、线段
阅读与思考 长度的测量
4.3 角
4.4 课题学习 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4
部分中英文词汇索引
电子课本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 相交线
  5.1.2 垂线
  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观察与猜想
 5.2 平行线及其判定
  5.2.1 平行线
 5.3 平行线的性质
  5.3.1 平行线的性质
  5.3.2 命题、定理
 5.4 平移
  教学活动
  小结
第六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6.1 平面直角坐标系
 6.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阅读与思考
 6.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教学活动
  小结
第七章 三角形
 7.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7.1.2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7.1.3 三角形的稳定性
  信息技术应用
 7.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7.2.2 三角形的外角
  阅读与思考
 7.3 多变形及其内角和
  阅读与思考
 7.4 课题学习 镶嵌
  教学活动
  小结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8.1 二元一次方程组
 8.2 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阅读与思考
 *8.4 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举例
  教学活动
  小结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9.1 不等式
  阅读与思考
 9.2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实验与探究
 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阅读与思考
  教学活动
  小结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0.1 统计调查
  实验与探究
 10.2 直方图
 10.3 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
  教学活动
  小结

第十一章 全等三角形
  11.1 全等三角形
  11.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阅读与思考 全等与全等三角形
  11.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1
第十二章 轴对称
  12.1 轴对称
  12.2 作轴对称图形
  12.3 等腰三角形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2
第十三章 实数
  13.1 平方根
  13.2 立方根
  13.3 实数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3
第十四章 一次函数
  14.1 变量与函数
  14.2 一次函数
  14.3 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
  14.4 课题学习 选择方案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4
第十五章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15.1 整式的乘法
  15.2 乘法公式
  15.3 整式的除法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5

第十六章 分式
  16.1 分式
  16.2 分式的运算
   阅读与思考 容器中的水能倒完吗
  16.3 分式方程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6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
  17.1 反比例函数
   信息技术应用 探索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17.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阅读与思考 生活中的反比例关系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7
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
  18.1 勾股定理
   阅读与思考 勾股定理的证明
  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8
第十九章 四边形
  19.1 平行四边形
   阅读与思考 平行四边形法则
  19.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实验与探究 巧拼正方形
  19.3 梯形
   观察与猜想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特殊四边形
  19.4 课题学习 重心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9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20.1 数据的代表
  20.2 数据的波动
   信息技术应用 用计算机求几种统计量
   阅读与思考 数据波动的几种度量
  20.3 课题学习 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0

第十六章 分式
  16.1 分式
  16.2 分式的运算
   阅读与思考 容器中的水能倒完吗
  16.3 分式方程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6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
  17.1 反比例函数
   信息技术应用 探索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17.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阅读与思考 生活中的反比例关系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7
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
  18.1 勾股定理
   阅读与思考 勾股定理的证明
  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8
第十九章 四边形
  19.1 平行四边形
   阅读与思考 平行四边形法则
  19.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实验与探究 巧拼正方形
  19.3 梯形
   观察与猜想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特殊四边形
  19.4 课题学习 重心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9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20.1 数据的代表
  20.2 数据的波动
   信息技术应用 用计算机求几种统计量
   阅读与思考 数据波动的几种度量
  20.3 课题学习 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0

第十六章 分式
  16.1 分式
  16.2 分式的运算
   阅读与思考 容器中的水能倒完吗
  16.3 分式方程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6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
  17.1 反比例函数
   信息技术应用 探索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17.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阅读与思考 生活中的反比例关系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7
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
  18.1 勾股定理
   阅读与思考 勾股定理的证明
  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8
第十九章 四边形
  19.1 平行四边形
   阅读与思考 平行四边形法则
  19.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实验与探究 巧拼正方形
  19.3 梯形
   观察与猜想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特殊四边形
  19.4 课题学习 重心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9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20.1 数据的代表
  20.2 数据的波动
   信息技术应用 用计算机求几种统计量
   阅读与思考 数据波动的几种度量
  20.3 课题学习 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0
第二十一章 二次根式
  21.1 二次根式
  21.2 二次根式的乘除
  21.3 二次根式的加减
    阅读与思考
    海伦-秦九韶公式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1
第二十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22.1 一元二次方程
  22.2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阅读与思考
    黄金分割数
  22.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实验与探究
    三角点阵中前n行的点数计算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2
第二十三章 旋转
  23.1 图形的旋转
  23.2 中心对称
    信息技术应用
    探索旋转的性质
  23.3 课题学习 图案设计
    阅读与思考
    旋转对称性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3
第二十四章 圆
  24.1 圆
  24.2 点、直线、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24.3 正多边形和圆
    阅读与思考
    圆周率Π
  24.4 弧长和扇形面积
    实验与探究
    设计跑道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4
第二十五章 概率初步
  25.1 随机事件与概率
  25.2 用列举法求概率
    阅读与思考
    概率与中奖
  25.3 用频率估计概率
    实验与探究
    П的估计
  25.4 课题学习 键盘上字母的排列规律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5

第二十六章 二次函数
  26.1 二次函数及其图像
  26.2 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
      信息技术应用
      探索二次函数的性质
  26.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实验与探索
      推测植物的生长与温度的关系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6
第二十七章 相似
  27.1 图形的相似
  27.2 相似三角形
      观察与猜想 奇妙的分形图形
  27.3 位似
      信息技术应用 探索位似的性质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7
第二十八章 锐角三角函数
  28.1 锐角三角函数
      阅读与思考 一张古老的三角函数表
  28.2 解直角三角形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8
第二十九章 投影与视图
  29.1 投影
  29.2 三视图
      阅读与思考 视图的产生与应用
  29.3 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9

八年级下勾股定理

篇六:有理数减法教案

对数学的看法文章,深刻点.学术性
长一点,深刻一点。

在学习过程中,错误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对错误进行系统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教师可以通过错误来发现学生的不足,从而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其次,错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揭示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最后,错误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不断尝试的结果.本文就初中学生数学解题错误作一简要分析.
一、对待初中学生解题错误的态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害怕学生出现解题错误,对错误采取严厉禁止的态度是司空见惯的.在这种惧怕心理支配下,教师只注重教给学生正确的结论,而不注重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害怕启发学生进行讨论会得出错误的结论.长此以往,学生只接受了正确的知识,但对错误的出现缺乏心理准备,看不出错误或看出错误但改不对.持这种态度的教师只关心学生用对知识而忽视学生会用知识.例如,在讲有理数运算时,由于只注重得出正确的结果,强调运算法则、运算顺序,而对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注意不够,但后者对发展学生运算能力却更为重要.总之,这种对待错误的态度会对教学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
事实上,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成功的开始.学生所犯错误及其对错误的认识,是学生知识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至今仍然对学生时代的一节数学课记忆犹新.
教师对待错误的惧怕心理和严厉态度转变为承受心理和宽容态度是十分有意义的.因为数学学习实际上是不断地提出假设,修正假设,使学生对数学的认知水平不断复杂化,并逐渐接近成熟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错误不过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做的某种尝试,它只能反映学生在数学学习的某个阶段的水平,而不能代表其最终的实际水平.此外,正是由于这些假设的不断提出与修正,才使学生的能力不断提高.因此,揭示错误是为了最后消灭错误,我们所说的承受与宽容也是相对于这一过程而言的.在教学中给学生展示的这一尝试、修正的过程,是与学生独立解题的过程相吻合的.因而学生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学到的不仅仅是正确的结论,而且领略了探索、调试的过程,这对学生的解题过程会产生有益的影响,使学生学会分析,自己发现错误,改正错误.教师具备这样的承受心理与宽容态度,才会耐心寻找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并做出适当的处理.
二、初中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
学生顺利正确地完成解题,表明其在分析问题,提取、运用相应知识的环节上没有受到干扰或者说克服了干扰.在上述环节上不能排除干扰,就会出现解题错误.就初中学生解题错误而言,造成错误的干扰来自以下两方面:一是小学数学的干扰,二是初中数学前后知识的干扰.
(一)小学数学的干扰
在初中一开始,学生学习小学数学形成的某些认识会妨碍他们学习代数初步知识,使其产生解题错误.
学生习惯于算术解法解应用题,这会对学生学习代数方法列方程解应用题产生干扰.而初中需要列出方程,表明学生对已知数和未知数之间的相等关系的把握程度.
总之,初中开始阶段,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常可追溯到小学数学知识对其新学知识的影响.讲清新学知识的意义、范围、方法与旧有知识的不同,有助于克服干扰,减少初始阶段的错误.
(二)初中数学前后知识的干扰
随着初中知识的展开,初中数学知识本身也会前后相互干扰.
例如,在学有理数的减法时,教师反复强调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因而3-7中7前面的符号“-”是减号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紧接着学习代数和,又要强调把3-7看成正3与负7之和,“-”又成了负号.学生不禁产生到底要把“-”看成减号还是负号的困惑.这个困惑不能很好地消除,学生就会产生运算错误.
又如,了解不等式的解集以及运用不等式基本性质3是不等式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常常在这里犯错误,其原因就有受等式两边可以乘以或除以任何一个数以及方程的解是一个数有关.事实也证明,把不等式的有关内容与等式及方程的相应内容加以比较,使学生理解两者的异同,有助于学生学好不等式的内容.
学生在解决单一问题与综合问题时的表现也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学生在解答单一问题时,需要提取、运用的知识少,因而受到知识间的干扰小,产生错误的可能性小;而遇到综合问题,在知识的选取、运用上受到的干扰大,容易出错.
总之,这种知识的前后干扰,常常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出现困惑,在解题时选错或用错知识,导致错误的发生.
三、减少初中学生解题错误的方法
由上所述,学生不能顺利正确地完成解题,产生解题错误,表明其在解题过程中受到干扰.因此,减少初中解题错误的方法是预防和排除干扰.为此,要抓好课前、课内、课后三个环节.
(一)课前准备要有预见性
预防错误的发生,是减少初中学生解题错误的主要方法.讲课之前,教师如果能预见到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可能产生的错误,就能够在课内讲解时有意识地指出并加以强调,从而有效地控制错误的发生.例如,讲解方程x/0.7-(0.17-0.2x)/0.03=1之前,要预见到本题要用分式的基本性质与等式的性质,两者有可能混淆,因而要在复习提问时准备一些分数的基本性质与等式的性质的练习,帮助学生弄清两者的不同,避免产生混乱与错误.因此备课时,要仔细研究教科书正文中的防错文字、例题后的注意、小结与复习中的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等,同时还要揣摸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心理过程,授业解惑,使学生预先明了容易出错之处,防患于未然.如果学生出现问题而未查觉,错误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则遗患无穷,不仅影响当时的学习,还会影响以后的学习.因此,预见错误并有效防范能够为揭示错误、消灭错误打下基础.
(二)课内讲解要有针对性
在课内讲解时,要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要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弄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对于规律,应当引导学生搞清它们的来源,分清它们的条件和结论,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以及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教师要给学生展示揭示错误、排除错误的手段,使学生会识别错误、改正错误.要通过课堂提问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对学生的错误回答,要分析其原因,进行针对性讲解,利用反面知识巩固正面知识.课堂练习是发现学生错误的另一条途径,出现问题,及时解决.总之,要通过课堂教学,不仅教会学生知识,而且要使学生学会识别对错,知错能改.
(三)课后讲评要有总结性
要认真分析学生作业中的问题,总结出典型错误,加以评述.通过讲评,进行适当的复习与总结,也使学生再经历一次调试与修正的过程,增强识别、改正错误的能力.
综上所述,学生的学习过程经历了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其间正确与错误交织,对错误正确对待、认真分析、有效控制,就能够使学生的学习顺利进行,能力逐渐提高.

篇七:有理数减法教案

初中数学人教版各章是什么

七年级上册(61)
第1章 有理数(19)
第2章 整式的加减(8)
第3章 一元一次方程(18)
第4章 图形认识初步(16)
七年级下册(62)
第5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14)
第6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7)
第7章 三角形(8)
第8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12)
第9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12)
第10章 数据库的收集整理与描述(9)

八年级上册(62)
第11章 全等三角形(11)
第12章 轴对称(13)
第13章 实数(8)
第14章 一次函数(17)
第15章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13)
八年级下册(61)
第16章 分式(14)
第17章 反比例函数(8)
第18章 勾股定理(8)
第19章 四边形 (16)
第20章 数据的分析(15)

九年级上册(62)
第21章 二次根式(9)
第22章 一元二次方程(13)
第23章 旋转(8)
第24章 圆(17)
第25章 概率初步(15)
九年级下册(48)
第26章 二次函数(12)
第27章 相似(13)
第28章 锐角三角函数(12)
第29章 投影与视图(11)


(二)体例结构
各章基本结构如下:
各节结构根据内容需要而确定,基本上包括以下部分:


            

本套教科书有彩色版、双色版和黑白版等多种版本,配有教师教学用书以及其他教学参考资料(包括电子音像制品).
本套教科书的实验工作得到实验区广大师生的大力支持,经过培训、回访和专项调查,教科书的编写者收集了许多有益的反馈意见,其中有些意见已被采纳,各册教科书的局部修订已经陆续进行.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本套教科书将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质量,教科书的编写者愿为教材建设作出新贡献.

2007-06-22 原创作品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7~9年级)

各章目录及课时参考(修订版)(新)

七年级上(61)

第1章 有理数(19)
1.1 正数和负数(2)
阅读与思考 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
1.2 有理数(4)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4)
实验与探究 填幻方
阅读与思考 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4)
观察与猜想 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
1.5 有理数的乘方(3)
数学活动
小结(2)

第2章 整式的加减(8)
2.1 整式(2)
阅读与思考 数字1与字母X的对话
2.2 整式的加减(5)
信息技术应用 电子表格与数据计算
数学活动
小结(1)

第3章 一元一次方程(18)
3.1 从算式到方程(4)
阅读与思考 方程史话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移项与合并(4)
实验与探究 无线循环小数化分数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4)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4)
数学活动
小结(2)

第4章 图形认识初步(16)
4.1 多姿多彩的图形(4)
阅读与思考 几何学的起源
4.2 直线、射线、线段(3)
阅读与思考 长度的测量
4.3 角(5)
4.4 课题学习: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盒(2)
数学活动
小结(2)

七年级下(62)

第5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14)
5.1 相交线(4)
观察与猜想 看图时的错觉
5.2 平行线及其判定(3)
5.3 平行线的性质(3)
信息技术应用探索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5.4 平移(2)
数学活动
小结(2)

第6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7)
6.1 平面直角坐标系(3)
阅读与思考 用经纬度表示地理位置
6.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3)
数学活动
小结(1)

第7章 三角形(9)
7.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2)
信息技术应用画图找规律
7.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3)
阅读与思考 为什么要证明
7.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2)
实验与探究 多边形的三角剖分
7.4 课题学习 镶嵌(1)
数学活动
小结(1)

第8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12)
8.1 二元一次方程组(1)
8.2 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4)
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3)
阅读与思考 一次方程组的古今表示及解法
8.4 三元一次方程组(2)
数学活动
小结(2)

第9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11)
9.1 不等式(4)
阅读与思考 用求差法比较大小
9.2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3)
实验与探究 水位升高还是降低
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
阅读与思考 用不等关系分析体育比赛
数学活动
小结(2)

第10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9)
10.1 统计调查(3)
实验与探究 瓶子中有多少粒豆子
10.2 用直方图描述数据(2)
信息技术应用 利用计算机画统计图
10.3 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2)
数学活动
小结(2)

八年级(上)(62)
第11章 全等三角形(11)
11.1 全等三角形(1)
11.2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6)
阅读与思考 全等与全等三角形
11.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2)
数学活动
小结(2)

第12章 轴对称(13)
12.1 轴对称(3)
12.2 轴对称变换(3)
信息技术应用 探索轴对称的性质
12.3 等腰三角形(5)
实验与探究 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不等关系
数学活动
小结(2)

第13章 实数(8)
13.1 平方根(3)
13.2 立方根(2)
13.3 实数(2)
阅读与思考 为什么说 不是有理数
数学活动
小结(1)

第14章 一次函数(17)
14.1 变量与函数(5)
信息技术应用 用计算机画函数图象
14.2 一次函数(5)
阅读与思考 科学家如何测算地球的年龄
14.3 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3)
14.4 课题学习选择方案(2)
数学活动
小结(2)

第15章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13)
15.1整式的乘法(4)
15.2 乘法公式(2)
阅读与思考 杨辉三角
15.3 整式的除法(2)
15.3 因式分解(3)
观察与猜想 型式子的分解
数学活动
小结(2)

八年级下(61)

第16章 分式(14)
16.1 分式(3)
16.2 分式的运算(6)
阅读与思考 容器中的水能倒完吗?
16.3 分式方程(3)
数学活动
小结(2)

第17章 反比例函数(8)
17.1 反比例函数(3)
信息技术应用 探索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17.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4)
阅读与思考 生活中的反比例关系
数学活动
小结(1)

第18章 勾股定理(8)
18.1 勾股定理(4)
阅读与思考 勾股定理的证明
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3)
阅读与思考 再谈面积证法
数学活动
小结(1)

第19章 四边形(16)
19.1 平行四边形(6)
阅读与思考 平行四边形法则
19.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6)
实验与探究 巧拼正方形
19.3 梯形(2)
观察与猜想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特殊四边形
数学活动
小结(2)

第20章 数据的分析(15)
20.1 数据的代表(6)
20.2 数据的波动(5)
信息技术应用 用计算机求几种统计量
阅读与思考 数据波动的几种度量
20.3 课题学习 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2)
数学活动
小结(2)

九年级上(62)

第21章 二次根式(9)
21.1 二次根式(2)
21.2 二次根式的乘除(2)
21.3 二次根式的加减(3)
阅读与思考 海伦——秦九韶公式
数学活动
小结(2)

第22章 一元二次方程(13)
22.1 一元二次方程(2)
22.2 降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6)
阅读与思考 黄金分割数
22.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3)
数学活动
小结(2)

第23章 旋转(8)
23.1 图形的旋转(2)
23.2 中心对称(3)
信息技术应用 探索旋转的性质
23.3 课题学习 图案设计(2)
数学活动
小结(1)

第24章 圆(17)
24.1 圆(5)
24.2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6)
24.3 正多边形(2)
阅读与思考 圆周率π
24.4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2)
实验与探究 设计跑道
数学活动
小结(2)

第25章概率初步(15)
25.1 随机事件(2)
阅读与思考 概率论的起源
25.2 简单事件的概率(6)
阅读与思考 概率与中奖
25.3 频率与概率(3)
25.4 课题学习 键盘上字母的排列顺序(2)
数学活动
小结(2)

九年级下(48)
第26章 二次函数(12)
26.1 二次函数(6)
实验与探究 推测植物生长量与温度的关系
26.2 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1)
信息技术应用 探索二次函数的性质
26.3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3)
数学活动
小结(2)

第27章 相似(13)
27.1 图形的相似(2)
27.2 相似三角形(6)
阅读与思考 奇妙的分形图形
27.3 位似(3)
信息技术应用 探索位似的性质
数学活动
小结(2)

第28章 锐角三角函数(12)
28.1 锐角三角函数(6)
28.2 解直角三角形(4)
阅读与思考 一张古老的三角函数表
数学活动
小结(2)

第29章 投影与视图(11)
29.1 投影(2)
29.2 三视图(5)
阅读与思考 视图的产生与应用
29.3 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2)
数学活动
小结(2)

总课时数 61×5+3+48 = 356
代数课时数 163
几何课时数 154
统计概率课时数 39

篇八:有理数减法教案

我现在小升初,所以想要预习一下.
最好帮忙把初中的课程有什么说一下,

第一章 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1.2 有理数1.3 有理数的加减法1.4 有理数的乘除法1.5 有理数的乘方全章复习与测试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2.1 整式2.2 整式的加减全章复习与测试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3.1 从算式到方程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全章复习与测试第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4.1 多姿多彩的图形4.2 直线、射线、线段4.3 角4.4 课题学习 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全章复习与测试综合复习与测试期中练习与测试期末练习与测试

篇九:有理数减法教案

关于初中数学的N多概念定义
啊这个是要背的啦……
先这么多吧:
平方根、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实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
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加减乘除运算法则、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
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及基本性质、整式分式的概念、
整式加减运算、乘法运算准则
PS:能答几个就答几个吧……好的我会加分的.

平方根,又叫二次方根,对于非负实数来说,是指某个自乘结果等于的实数,表示为(√),其中属于非负实数的平方根称算术平方根.
一个数与准确数相近(比准确数略多或者略少些),这一个数称之为近似数
有效数字是指在分析工作中实际能够测量到的数字
整式的加减
代数式.代数式的值.整式.
单项式.多项式.合并同类项.
去括号与添括号.数与整式相乘.整式的加减法.
具体要求:
(1)掌握用字母表示有理数,了解用字母表示数是数学的一
大进步.
(2)了解代数式、代数式的值的概念,会列出代数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会求代数式的值.
(3)了解整式、单项式及其系数与次数、多项式次数、项与项数的概念,会把一个多项式接某个字母降幂排列或升幂排列.
(4)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去括号、添括号的法则,熟练掌握数与整式相乘的运算以及整式的加减运算.
(5)通过用字母表示数、列代数式和求代数式的值、整式的加减,了解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和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整式的乘除
l·整式的乘法
同底数幂的乘法.单项式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多项式的乘法.乘法公式:
(a十b)(a一b)=a2-b2
(a±b)2=a2±2ab+b2
(a±b)(a2±ab+ b2)=a3±b3
具体要求:
(1)掌握正整数幂的运算性质(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会用它们熟练地进行运算.
(2)掌握单项式与单项式、单项式与多项式、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会用它们进行运算.
(3)灵活运用五个乘法公式进行运算(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三次).
(4)通过从幂运算到多项式的乘法,再到乘法公式的教学,初步理解“特殊———一般——一特殊”的认识规律.
2·整式的除法
同底数幂的除法.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具体要求:
(1)掌握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性质,会用它熟练地进行运算.
(2)掌握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会用它们进行运算.
(3)会进行整式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较简单的混合运算,灵活运用运算律与乘法公式使运算简便.
1.分式
分式.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最简分式.
分式的乘除法.分式的乘方.
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通分.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
具体要求:
(l)了解分式、有理式、最简分式、最简公分母的概念,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会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分式的加、减与乘、除、乘方的运算法则,会进行简单的分式运算.
2.零指数与负整数指数
零指数.负整数指数.整数指数幂的运算.
具体要求:
(l)了解零指数和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了解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可以推广到整数指数幂,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
(2)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

【有理数减法教案】

篇十:有理数减法教案

求有理数加减法

一、填空题(本题共24分,每空2分)
1. 的倒数是__________,相反数是__________,绝对值是__________.
2.若|x|+|y|=0,则x=__________,y=__________.
3.若|a|+a=2a,则a≥__________.
4.若|a|=|b|,则a与b是__________.
5.如果a、b都在原点的左边,那么(-a)+(-b)__________0.
6.如果m

本文来源:http://www.tuzhexing.com/jiaoyu/1317171/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