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图者知识网!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论文,心肌梗死的护理论文

医学类 时间:2021-07-13

【www.tuzhexing.com--医学类】


  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其死亡率非常高,发生心源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是心肌广泛缺血坏死,心排血量急剧下降以及神经反射引起周围血管扩张所致。有些患者,尤其是在右心室急性心肌梗死者尚有血容量不足的因素。因此在疾病急性期时,积极挽救濒死的心肌防止梗死扩大,及时处理并发症,并对患者实施完善的整体化护理,以促进患者康复,降低病死率。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35岁。主因心前区压榨性疼痛3h入院。入院后患者上述症状频发伴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口服硝酸甘油不缓解,心电图提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频发室性早搏、室颤,并出现阿-斯综合征(患者出现短暂意识不清,呼吸暂停抽搐1次),血压为80/50mmHg。

  2 临床护理

2.1 一般护理 (1)医护人员立即给予患者非同步直流电除颤,气管插管,建立两路静脉通道,静点多巴胺及利多卡因、洛贝林等药物治疗,给予心电、呼吸、血压监护。经过医护的积极抢救,患者的病情趋于好转并出现自主呼吸。(2)将患者去枕平卧,保持患者呼吸通畅,给予2~4L/min持续吸氧,注意保暖尽量不要搬动患者。(3)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神志、面色。密切观察患者的疼痛部位、性质、有无放射、程度、时间及缓解方式,当患者疼痛不缓解时给予皮下注射吗啡5mg。注意观察心电监护的变化如出现严重心律失常立即通知医生。(4)准确记录输入液体的种类和量,用药时间,记录每小时的尿量,行血气分析,准确测量血压尤其在输入扩张血管的药物时。(5)此患者经过积极抢救病情好转给予卧床休息,限制家属的探视,由护士协助完成饮食、排便、洗漱、翻身等活动。最初的2~3天以流质饮食为主,以后逐渐过渡到半流质、软食和普食,食物宜低脂,易消化,宜少量多餐。嘱咐患者在排便时严禁用力并给予缓泻剂以利排便,以免增加心脏的负担。

2.2 心理护理 (1)对患者作心理上的安抚。休克患者的意识是清醒的,对突然的病情变化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如疼痛、害怕、恐惧、焦虑等,这些反应与休克之间会形成负反馈的恶性循环。由于患者是清醒,也就有可能接受护士给予的良好心理影响。护士要选择适当的语言来安慰患者,耐心解释有关病情变化,以稳定患者情绪,减轻患者痛苦。护士在实施抢救中,说话要轻声而谨慎,举止要轻巧而文雅,工作要稳重而有秩序,以免影响患者心理,使其镇定并增强信心。(2)在休克的恢复期给患者安排安全舒适的体位,可给患者采取
半坐卧位(床头抬高30°),并将下肢抬高30°,以减少腹腔器官对心肺的压迫,利于呼吸与促进冠脉循环,并利于下肢静脉的回流,这样既可促进休克的恢复,又可使患者感到舒适。(3)对患者要亲切关怀,护士要经常观察患者的脉搏、血压、呼吸及尿量等情况,严密观察心电图的变化,并随时记录。要关怀患者,询问患者有何不适,有何要求,耐心解答,为患者排忧解难,使患者心情舒畅,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4)要特别观察患者的精神症状,精 神症状反映了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脑的血液灌注量与供氧量,对疾病情况的判断具有整体性意义。在轻度缺氧时,患者表现以兴奋为主,有不安、烦躁,甚至有躁狂。此期若能得以纠正缺氧,则患者的情绪、意识、行为等可恢复常态。但若是休克继续加重,则脑功能由兴奋转入抑制,表现为淡漠、迟钝与萎靡,继之为谵妄、昏迷,这是危险的信号。如果脑及其它器官的供血改善,缺氧纠正,患者的意识会随之清醒。(5)护士应做好患者亲友或陪伴人员的安慰工作劝导他们不要在患者面前表现出情绪波动而干扰患者心绪的宁静。并指导他们一些简单的生活护理技术,以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早日康复。

论文参考网
  3 健康教育

随着监护水平的提高和治疗手段的进展,心肌梗死在急性期病死率大大已低于10%。度过危险期的患者面临如何延长远期存活时间的问题。远期存活不仅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急性期病情、心肌梗死的部位、面积等因素有关,而且也与患者出院以后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2] 。所以指导患者出院以后,要进食低盐低脂限制热量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合理搭配,避免饱餐,防止便秘。减少应激,戒烟戒酒,适度活动和休息,避免劳累,避免情绪波动。坚持按时按量服药,强调定期复查,在条件允许下做冠脉造影以明确诊断。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渡心肌梗死的康复,也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

4 体会

  现代护理模式提倡的是“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要求护理人员不仅仅面对患者有病的躯体,还要必须面对患者的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不仅仅面对患者,还要面对健康的人。要从多方面考虑,分析患者的健康问题,根据护理程序把健康教育与专业护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患者能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健康。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381.

  2 李改焕.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8.

3 曾熙媛.整体护理理论研究与实践.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6.

本文来源:http://www.tuzhexing.com/kaoshi/1078388/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