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图者知识网!

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颈椎病牵引手法视频

医学类 时间:2015-06-20

【www.tuzhexing.com--医学类】

【摘要】 目的 观察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作用机制。方法 将138例颈椎病患者分为推拿手法治疗组83例和牵引+超短波组55例,对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推拿手法在改善颈肩痛、伴上肢痛、麻木等方面有着显著性作用(P<0.05);对因压迫神经血管引起的肌肉萎缩的作用极其有限,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推拿手法治疗本病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可靠。

  【关键词】 推拿;神经根型颈椎病;颈痛;肢痛;麻木

  颈椎病是因颈椎椎间盘、椎体、椎间关节退行性变而导致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脊髓引起相应的症状和体征。颈椎病的发病率约为10%~15%,好发于中老年人、长期伏案工作者。颈椎病根据其受累的主要部位和所产生的表现,通常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等四型,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比较多见,发病率也较高。关于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牵引、理疗、针灸、医疗体操、按摩、局部封闭等。本文拟研究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推拿手法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作用。
  1 临床资料
  1.1 纳入标准 根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颈椎病的诊断标准:(1)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2)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录像者,往往呈慢性发病。(3)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4)颈部活动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5)X线正位摄片显示: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CT及MRI检查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本组病例均有X线照片,部分病例行CT、MRI检查。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客观检查结果,且具有典型放射痛的区域与神经根支配区域分布一致的患者符合上述标准可诊断为颈椎病纳入本研究。另根据X线摄片、CT、MRI、抗“O”、血沉等检查结果排除颈肌筋膜炎、风湿病、颈部软组织损伤等病例。
  1.2 病例资料 根据上述纳入标准,138例颈椎病患者均选自2002年11月~2005年5月在湘雅二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治疗的病人。其中男57例,女81例;年龄24~75岁,平均43.5岁。其中颈肩痛138例,臂痛93例,上肢及手麻木107例,颈部弹响26例,颈部活动受限79例;体征:颈部压痛113例,上肢感觉减退76例,肌力减退、肌腱反射减弱119例,臂丛牵拉试验阳性123例,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93例;X线表现:颈椎生理曲度变直66例,椎间隙变窄37例,骨质增生94例,椎间孔变小63例,项韧带钙化22例。将上述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83例,对照组55例。
  1.3 方法 对照组使用治疗方法:牵引为主,辅以颈部超短波治疗,必要时给止痛药。治疗组方法:除采用对照组的治疗方法外,另加用推拿手法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3.1 颈椎牵引的方法 采用枕颌带电脑间歇牵引法,电动牵引床为日本伊藤公司产TM-300-1型。患者取坐位颈前倾20°~30°,每次20min,每日1次。牵引重量从6kg开始,每1~2次加1kg,按患者适应情况逐渐增加到12~15kg。
  1.3.2 超短波治疗 采用上海产LDT-CD31型超短波治疗仪,双颈部对置法,微热,每次10~15min,每日1次。
  1.3.3 推拿手法 (1)“蝴蝶双飞”推按头项部:双大拇指桡侧偏峰端着力于两侧风池穴处,手腕自然伸展,自上而下,双手同时做一指禅推法的摆动操作。(2)拿颈项部:自上而下,从风池穴开始向下捏拿,另一手扶头,固定,使患者头部充分放松。动作连绵不断,力量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一直到颈肩交界处反复3~5遍。(3)项肩背部:从颈肩交界处向两侧延伸至手臂肩部做拿、揉、法。放松肌肉、经络2~3遍。在一手做法同时,另一手配合做颈椎的被动屈伸、侧屈、旋转活动,操作5min。(4)弹拨按揉颈项部:患者端坐,医生站立其背后,以一手大拇指指腹着力于颈椎一侧,虎口张开,像拨琴弦样自外向内弹拨揉按病变节段上下棘突旁开0.5~1寸处约1min,手法要深沉缓和,使力量透达深层,以患者有较强烈的酸胀感为佳。(5)弹拨按揉肩部:在肩肿内上角附近寻找敏感压痛点或条索或结节状反应物,在其上施加弹拨按揉手 手法约1min。(6)拿肩井穴:拿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处的肩井穴1min,以患者有酸胀感为佳。若患者肩部肌肉紧张,酸痛明显,可延长本法操作时间。(7)摇颈椎:患者端坐,医生站立在其侧?方,一手托患者下颌部,另一手扶持其头顶部后侧,手协同将头摇转,顺、逆时针各5~7次,注意摇颈时应缓慢柔和,转动幅度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切忌暴力,同时头颈部不宜过度后伸前屈。(8)颈椎旋转定位扳法:患者取坐位,术者站于其侧后方,用一手拇指顶住偏歪棘突旁,令患者前屈颈部至术者拇指下感到有棘突滑动时,保持此前屈角度,向患侧缓慢旋转至有抵抗时,发力做一个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动,同时抵住棘突的拇指协调用力,向对侧推动,常可听到“喀哒”声响,或拇指下有棘突跳动感。
  1.3.4 推拿疗法注意事项 (1)推拿手法一定要轻柔,切忌暴力。(2)颈椎扳法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操作时务必稳、准、干脆,切忌追求关节复位时的弹响,以免发生意外。(3)在推拿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头痛、头昏、心慌或上肢麻木、疼痛加剧应暂停治疗。(4)旋转摆动时要在牵引颈椎时进行,以免发生意外。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规定,本病的疗效判定标准:治愈:颈肩臂痛消失,上肢无麻木;显效:颈肩臂痛及上肢麻木明显减轻;有效:颈肩臂及上肢麻木减轻、改善,但仍有颈酸无力;无效:症状无改善[1]。同时按照颈痛伴上肢痛、上肢麻木的程度以及上肢肌萎缩的程度分为5级(0~4分),症状完全消失为0分,在可忍受的范围内依照疼痛的严重程度依次评为1~3分,症状严重到不能忍受为4分。对治疗方法及其疗效做出评价。
  2.2 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比较 (略)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5
  3 讨论
  颈椎病其发生机制很复杂,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动力性因素,主要由于慢性劳损、外伤等原因导致椎节失稳后钩椎关节松动、移位而波及两侧上下横突孔,出现轴向或侧向移位而刺激或压迫椎动脉。二是机械性因素,包括钩椎关节囊创伤性反应、骨质增生、椎间盘髓核脱出等。三是血管因素,主要表现为血管动力学异常、动脉硬化性改变、血管变异等。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颈椎及其软组织退变,椎间盘萎缩性退变,椎间隙变窄,关节突间关节囊松弛,椎体易移位或滑脱,小关节错位,导致椎间孔变小,压迫相应的神经根。同时由于肌肉劳损、慢性炎症、水肿渗出等问题存在,最后形成筋结、条索、肿块,导致颈痛。推拿治疗有舒筋活络、活血通脉、理筋整复的作用,对缓解症状极其有效。
  从表1可以看出,推拿手法在治疗颈椎病时,对临床的主要症状和体征上的治疗效果是不一致的。(1)推拿手法在改善颈痛、颈痛伴上肢痛、上肢麻木等方面有着显著性作用(P<0.05),但对因压迫神经血管引起的肌肉萎缩的作用极其有限,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2)推拿手法治疗本病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着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5)。
  推拿治疗颈椎病的机制:有效地纠正颈椎关节的错位、紊乱、滑膜嵌顿,改变突出物的位置,因而改善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对脊髓、神经根的压迫[2~10]。配合超短波治疗,能改善患部血液供应,促进炎性反应物的吸收,缓解组织痉挛或挛缩,松解粘连,解除或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使受损伤的神经根恢复正常功能[7~10]。其方法简便、安全,能够有效地缓解或解除症状。因此推拿疗法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中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论文参考网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管理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9.
  2 汪强.综合治疗颈椎病210例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2):207.
  3 王庆华.手法加中药导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6例.吉林中医药,2005,25(2):34.
  4 刘志诚,孙凤岷,陆珍千,等.推拿牵引对外周单胺类物质的调整作用.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1,7(2):6.
  5 李补常.电针配合推拿治疗颈椎病86例.针灸临床杂志,2005,21(1):40.
  6 孙正伟.指拨经络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按摩与导引,2005,21(1):9-10.
  7 刘志诚,孙凤岷.推拿按摩镇痛和调整作用的研究.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1,7(5):3.
  8 王永炎,王沛.今日中医外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92 6-1021.
  9 伊智雄,刘春英.实用颈背腰痛中医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78-401.
  10 伊智雄.实用中医脊柱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59-460.

本文来源:http://www.tuzhexing.com/kaoshi/475402/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