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图者知识网!

中药学毕业论文题目,中药学毕业论文

医学类 时间:2023-02-12

【www.tuzhexing.com--医学类】


【摘要】   通过运用中国古代哲学阴阳、五行、天人合一观阐明其对中药学的影响及其作用,从而强调了中国古代哲学观对中药的属性、中药的归属、中药的功用、临证的用药、中药的命名以及天然药的应用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并为中药药性理论的构建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中国古代哲学; 中药学; 阴阳观; 五行观; 天人合一观

  中国古代哲学起源于殷周,西周初年《尚书?洪范》就提出了五行学说。殷周时期《周易》提出“阴阳”观念,同时也有了“天人合一”思想的萌芽。到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成为中国哲学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1]。中国古代哲学对中医药学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论文学术科研网中药学源远流长,有着自身的完整理论体系。由于中药学是以古代哲学思想为基础构建起来的,所以,中药药性理论无不深深地刻上了中国古代哲学观的烙印。要研究中药药性理论的形成,就应探本求源,从中国古代哲学观着手探究其在中药学中的作用,从而揭示中药治病的理论根椐及运用规律。

  1 阴阳观在中药学中的体现

  阴阳两个对立的概念是从商代人对太阳崇拜中诞生出来的,《易传?系辞上》中提出“一阴一阳谓之道。”并指出阴阳是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及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即对立统一的概念。阴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观构成了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这种哲学思想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体现,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1.1 说明中药的属性《黄帝内经》规定了阴阳的属性特征及分类依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火炎热、升腾、轻浮、活动,体现了阳性的特征;水寒冷、沉静、下降,反映了阴性的本质。哲学的阴阳在中医药学的不断发展中其应用也由整体性向具体化延伸[3]。那么反应在中药药性理论中的阴阳,应该是具体化了的阴阳,它表征了中药药性的属性特征。中药有四气之分,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如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大苦大寒为阴药;附子、肉桂、吴茱萸、干姜大辛大热为阳药。中药有五味之别,其阴阳属性则是,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谓:“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如附子、黄芪、尤其是桂枝辛甘而温,为助阳之代表药;而生地、龟版,尤其是白芍酸苦而凉,为益阴之代表药。中药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中,《本草纲目》指出:“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所以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作用的药物,其向外上行而升浮者属阳,如升麻、柴胡、麻黄、苏叶、常山、麝香之类;具有泻下、清热、利水、镇潜、止呕、固涩等作用的药物,其向内下行而沉降者属阴,如大黄、黄连、车前子、牡蛎、代赭石、乌梅之属。由此可见,这些具体的阴阳表达,已经在表征药性对立统一意义的同时,也具有了阴阳所表达的药性的特性。

  1.2 指导临证用药的纲领中医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引起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药物与疾病之间体现了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就是利用药物的阴阳偏性,以纠正人体阴阳偏盛偏衰,使之“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本经》谓“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这是临证治疗疾病的基本纲领。对于阴阳偏盛之实证,若阴胜则寒属实寒证、阴证,当用热(温)之阳药以制其阴。如外感风寒湿邪之证,属表证、阴证、寒证、实证,当首选辛温升散,长于发汗散寒,祛风除湿之羌活治疗方可奏效;对于寒凝经脉的疼痛之阴证,则选辛散温通力强之桂枝,以温经散寒治寒凝血滞之阴证。若阳盛则热属实热证、阳证,则用寒(凉)之阴药以制其阳。如外感风热感冒,多首选味辛性凉,清轻宣散之薄荷疏散风热以解表证;若热盛火炽,心火亢盛之阳证,则选苦寒降泄之黄连为主,以清泻心火。对于阴阳偏衰之虚证,若阴虚阳亢之虚热证,不宜用寒凉直折之品如黄连等,多用具有滋阴壮阳作用的阴柔药物以制阳光,如肺阴虚之虚热,多选用甘寒之沙参治之;若阳虚阴盛之虚寒证,不宜用辛温发散之品如麻黄等,多用具有扶阳益火作用的阳刚药物以消阴翳,如阳衰所致阳痿宫寒证,多选用甘而大热之肉桂补火助阳,益阳消阴。因此,药性的阴阳属性决定了药物的作用偏向,成为临证用药的纲领。

  2 五行观在中药学中的体现

  “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或物质,它们可以象征自然和社会的一切。它们之间具备相生相克、相制的功能,包含万物生生不息的哲学观念。五行的记载最早见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 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战国后期,逐渐出现了五行的相生相克理论。《春秋繁露?五行对》:“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春秋繁露?五行相生》:“比相生而间相克也。”《内经》将这些观点引入其中[2],并将五行配属五脏:心、肝、脾、肺、肾;五味:苦、酸、甘、辛、咸;五气:暑、风、湿、燥、寒;五色:赤、青、黄、白、黑,用以阐释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以及药性理论。

学术科研网
  2.1 说明中药的归属中药的归属换句话说是指中药作用的部位,即一种药物往往主要对某一经(脏腑)或某几经(脏腑)发生明显作用,具有专一性、选择性强的特点,为临证选用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药物的归属与药物的形、色、气、味等特性有关。如五味与五行配合把五脏联系起来,说明药味可决定药物的归属,《素问?宣明五气篇》曰:“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尚书?洪范》也谓:“酸味属木,苦味属火,甘味属土,辛味属金,咸味属水。”就指出了药物的五味归属五脏的一般规律。大凡辛味的药多用于表证而入肺经,如解表药中麻黄、桂枝、防风、荆芥、细辛、薄荷、牛蒡子、菊花等味辛性散,皆能入肺经而治表证。然而,药物的五味对五脏虽有一定的选择性,但是并非绝对的。《素问?宣明五气篇》云:“酸入肝。” 《素问?藏气法时论篇》又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说明入脾的甘味和入肺的辛味也可以入肝,五味各自的功能不限于一脏一腑。又如药物的归属与药物的五色也有关,药物的五色对五脏各有所入,如:色青入肝,色赤入心,色黄入脾,色白入肺,色黑入肾。以药物的色、味结合可以作为药物归属的依据,如药物味辛、色白多入肺经;味苦、色赤多入心经;味酸、色青多入肝经;味甘、色黄多入脾经;味咸,色黑多入肾经。以药物的色味作为药物的归属依据,虽然有一定的缺点,但从药物自身角度分析药物归属还是有一定意义的。

  2.2 概括中药的功用药物有辛、甘、酸、苦、咸之五味不同。五味一方面反应药物真实的味道,另一方面也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素问?藏气法时论篇》曰:“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由此可见,一般具有发散解表、行气活血、温里散寒、化湿开窍作用的药物味多辛,如麻黄、威灵仙、肉桂、陈皮、麝香等;具有补中益气、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等作用药物味多甘,如甘草、大枣、饴糖等;具有收敛固涩作用药物味多酸,如五味子,乌梅等;具有清热泻火、通利大便、降气平喘等作用的药物味多苦,如黄芩、大黄、葶苈子等;具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作用的药物味多咸,如海藻、昆布、芒硝等。

  2.3 确定临证用药的原则临证时,由于药物对某脏腑经络有特定的亲和作用[4],相对而言,就为药物治疗疾病确定了相应的治疗范围,可作为选用药物的一个原则。如心经有火,多选用味苦入心之黄连;脾经有病,可选用味甘大枣以治之;风寒闭肺,可选用味辛之麻黄宣肺平喘;肾阳亏虚的腰膝酸软,痿软无力,可用味咸入肾之鹿茸;肝血不足可选用味酸入肝之白芍养血柔肝。另外,正因为药物对某一脏腑或经络有明显的选择性及专一性,临证时也可作为引经药使用,即引诸药到达病所,加强治疗作用。如用苦寒莲子心为引者,取其引药入心经而清心;治外感风寒证的方剂常常用辛温葱白为引,以加强解表散寒之力。最后,还可根椐五行生克乘侮的规律,掌握疾病传变过程中的生克乘侮关系,利用药物归经的特性,确定用药的原则,来调整各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通过如此用药,实现培土生金、补火生土、培土抑木、滋水涵木、清金制木等法。如肝木乘脾之肝脾不和之证,临证时既要选用入肝经的柴胡等药,又要选用入脾经长于健脾的白术、茯苓等以培土抑木。再如肝阴不足之证,可重用入肾经之生地滋阴补肾,滋水涵木。入脾经的白术、大枣、甘草不仅益气健脾治脾虚证,又可通过培土生金治疗肺气不足之证。

  2.4 命名中药中药数量汗牛充栋,因此中药的命名方法也很多,有以功用命名的,有以产地命名的,有以形态命名的,有以生长季节命名的。但也有根椐五行之中五色而命名的,很多中药具有其自身的颜色。中药中以色黄命名的有大黄、黄连、黄芩、黄芪、黄精等;以色白命名的有白果、白芷、白及、白头翁、白茅根、白芥子、白芍、白术等;以色青命名的有青黛、青蒿、青皮、青果等;以色赤(红色)命名的有赤小豆、赤芍、丹参、赤石脂、朱砂、红花;以色黑(乌色)命名的有牵牛、乌药、乌梅、墨旱莲。由此可见,药物的本色成为中药命名的一个依据。中药有五味的不同,也可依椐其味而命名,如味苦为主的中药有命名为苦参、苦楝皮、苦杏仁的;味酸为主的中药有命名为酸枣仁的;味辛为主的中药有命名为细辛、辛夷的;味甘为主的中药有命名为 甘草的,味咸为主的有命名为咸苁蓉的。

  3 天人合一观在中药学中的体现

  “天人合一”的观点强调天与人以类相合,也反应了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的统一性。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然条件。一方面自然界对人体的生理和病理产生着一?的影响;另一方面作为天然药材的中药的应用对于维护人们的健康又起到重要作用。中药主要来源于大自然,而天然药材的分布和生产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中药绝大部分都来自天然的植物、动物、矿物,中药的产地、采集时间,都直接影响到药物的性味及功用。正如《用药法象》所言:“凡诸草木昆虫,产之有地,根叶花实,采之有时,失其地则性味少异,失其味则性味不全。”我国地域辽阔,中药的有效成分的含量和质量与产地的土壤、气候、日照条件有很大关系。如四川气候适宜,土地肥沃,生长着许多优质药材,比如川芎、川楝子、川牛膝、川天麻等,称之为“道地药材”。此外有些药材对产地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要求很高,如黄连、冬虫夏草多生长高山寒岭;肉苁蓉、锁阳则喜生沙漠地带;地黄嗜于阳坡之地;细辛、蚤休好长于蔽阴之处。此外,采集药材的时候也至关重要。《名医别录》指出:“有根物多以二月、八月采者,谓春初津润始萌,未充枝叶,势力淳浓故也。至秋枝叶干枯,津润归统于下,今即事验之,春宁宜早,秋宁宜晚,华实茎叶,乃各随其成熟尔。”如全草多在植株充分生长或开花时采集;花、叶类则在花苞欲放或盛开时采集;果实、种仁类可在成熟时采集;根茎类一般要求在农历二、八月采集。由此可见,中药的性味以及药效与天地自然协调统一密切相关,因此,中药的来源、产地、采集要顺应天地自然的规律,才能保证药材的优良品质,临证时才有“良药”可用。

【参考文献】
  [1] 于铭松.论中国古代哲学的流变与基本特征[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2:91.

  [2] 高 驰.中国古代哲学对《内经》的影响[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3):67.

  [3] 皋永利.中医之“阴阳”已不完全等同于哲学之“阴阳”[J].亚太传统医药,2006,6:7.

  [4] 高学敏.中药学,第1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8.

本文来源:http://www.tuzhexing.com/kaoshi/1248074/

推荐内容